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Redis 核心数据结构:String 类型深度解析与 C++ 实战

Redis 核心数据结构:String 类型深度解析与 C++ 实战

前言

在当今数据驱动的世界里,Redis 以其卓越的性能和丰富的数据结构,已成为内存数据库领域的翘楚。无论是作为高速缓存、消息队列,还是分布式锁的实现方案,Redis 的身影无处不在。而在 Redis 提供的所有数据结构中,String 类型无疑是基石中的基石。它不仅是构建其他复杂结构的基础,其自身强大的命令集也足以应对各种复杂的业务场景。

本文将以广受欢迎的 C++ Redis 客户端库 redis-plus-plus 为实战工具,系统性地、由浅入深地剖析 Redis String 类型的核心命令。我们将从最基础的 SETGET 操作讲起,逐步探索包括过期时间设置、条件更新、批量操作、子字符串处理以及原子计数器在内的各种高级用法。

本文旨在为您提供一份不仅包含“如何做”,更解释“为什么这么做”的详尽指南。我们将深入探讨 redis-plus-plus 如何利用现代 C++ 的特性(如 std::optionalstd::chrono、迭代器等)来提供一个既安全又高效的编程接口,并结合完整的代码示例、逐行分析以及最佳实践,帮助您在 C++ 项目中将 Redis String 的威力发挥到极致。


第一章:基础奠基 —— SETGET

SETGET 是 Redis 世界的 “Hello, World!”。SET 用于将一个字符串值关联到一个键上,而 GET 则用于根据键获取其关联的字符串值。如果键已经存在,SET 会无条件地覆盖旧值。

image.png

1.1 基本读写操作

让我们从一个简单的 C++ 函数开始,它演示了最基本的设置、读取和更新操作。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w/redis++/redis.h>// 引入 chrono 字面量,例如 10s
using namespace std::chrono_literals;void test1_basic_set_get(sw::redis::Redis& redis)
{std::cout << ">> 1. 演示 SET 和 GET 基础操作" << std::endl;// 清空当前数据库,确保测试环境纯净// 警告:这是一个危险操作,切勿在生产环境随意使用!redis.flushall();// 1. 首次设置键值对// 调用 SET key "111"std::cout << "设置 'key' 的值为 '111'" << std::endl;redis.set("key", "111");// 2. 读取键的值// 调用 GET keyauto value = redis.get("key");// 3. 安全地处理返回值if (value) {// .value() 从 std::optional 对象中提取实际的值std::cout << "获取到 'key' 的值: " << value.value() << std::endl;} else {std::cout << "'key' 不存在" << std::endl;}std::cout << "\n--------------------------\n" << std::endl;// 4. 更新操作// 再次调用 SET 命令会覆盖旧值std::cout << "更新 'key' 的值为 '222'" << std::endl;redis.set("key", "222");value = redis.get("key");if (value) {std::cout << "更新后获取到 'key' 的值: " << value.value() << std::endl;}
}
代码深度解析
  1. sw::redis::Redis& redis: 函数通过引用的方式接收一个 Redis 连接对象。这是一种高效的做法,避免了不必要的对象拷贝,确保所有操作都在同一个 TCP 连接上进行。

  2. redis.flushall(): 此命令对应 Redis 的 FLUSHALL,会清空整个 Redis 实例中所有数据库的数据。在编写测试用例时,它能确保每次测试都在一个可预测的、干净的环境中开始。再次强调,此命令在生产环境中具有极高的风险,必须谨慎使用。

  3. redis.set("key", "111"): 这是对 Redis SET 命令的直接封装。它是一个原子操作,当此命令执行时,Redis 会确保在设置值的过程中不会被其他命令打断。

  4. auto value = redis.get("key"): redis-plus-plusget 方法并未直接返回 std::string,而是返回一个 std::optional<std::string>。这是一个非常精妙和安全的现代 C++ 设计。

核心概念:std::optional 的威力

std::optional (C++17) 是一个模板类,用于表示一个“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的值。这完美地映射了 GET 命令的行为:

  • 如果键存在,Redis 返回对应的值,std::optional 对象内部会包含这个 std::string 值。
  • 如果键不存在,Redis 返回 nilstd::optional 对象则处于“空”状态。

这种设计的巨大优势在于类型安全。它在编译时就强制你处理“值可能不存在”的情况,从而避免了传统 C 语言风格(如返回空指针或特殊字符串)可能导致的运行时错误(如空指针解引用)。

  • 检查是否存在: if (value)if (value.has_value()) 是检查 optional 是否包含值的标准方法。
  • 安全获取值: value.value() 是获取内部值的推荐方式。但请注意:如果在一个空的 optional 对象上调用 .value(),程序会抛出 std::bad_optional_access 异常。因此,必须先检查再访问,正如示例代码所做的那样。
  • 带默认值的获取: value.value_or("default_string") 是一个更便捷的方法,如果值存在则返回它,否则返回提供的默认值。

1.2 错误处理最佳实践

在实际应用中,与 Redis 的交互可能会因为网络中断、服务器宕机或配置错误而失败。redis-plus-plus 在遇到这类问题时会抛出 sw::redis::Error 异常。因此,健壮的代码应该将所有 Redis 操作包裹在 try-catch 块中。

void robust_redis_operations(sw::redis::Redis& redis)
{try {redis.set("key", "some_value");auto val = redis.get("key");if (val) {std::cout << "Success: " << val.value() << std::endl;}} catch (const sw::redis::Error &e) {std::cerr << "Redis command failed: " << e.what() << std::endl;// 此处可以添加重连逻辑或错误上报}
}

第二章:掌控时间 —— 为键设置过期策略

在许多场景下,我们存入 Redis 的数据并不需要永久保存,例如用户会话信息、页面缓存、验证码等。为这些“临时”数据设置一个自动过期时间(Time-To-Live, TTL),是 Redis 作为缓存服务器的核心功能之一。

redis-plus-plus 利用 C++11 引入的 <chrono> 库,提供了一种类型安全且语义清晰的方式来设置过期时间。

image.png

2.1 SET 的过期时间选项

SET 命令本身就支持在设置键值对的同时原子性地指定过期时间。

void test2_set_with_expiration(sw::redis::Redis& redis)
{std::cout << "\n>> 2. 演示 SET 带有过期时间的操作" << std::endl;redis.flushall();// 设置 'key' 的值为 '111',并指定 10 秒后过期// std::chrono::seconds(10) 创建了一个表示 10 秒的时间段对象// 也可以使用 using namespace std::chrono_literals; 后的 10sstd::cout << "设置 'key',10 秒后过期" << std::endl;redis.set("key", "111", std::chrono::seconds(10));// 检查刚设置后的剩余时间long long ttl = redis.ttl("key");std::cout << "设置后,'key' 的剩余过期时间 (TTL): " << ttl << " 秒" << std::endl;// 线程休眠 5 秒,模拟时间流逝std::cout << "程序休眠 5 秒..." << std::endl;std::this_thread::sleep_for(std::chrono::seconds(5));// 再次获取剩余过期时间ttl = redis.ttl("key");std::cout << "5 秒后,'key' 的剩余过期时间 (TTL): " << ttl << " 秒" << std::endl;// 验证键是否存在if (redis.exists("key")) {std::cout << "此时 'key' 仍然存在" << std::endl;}// 再休眠 6 秒,确保键已过期std::cout << "程序再休眠 6 秒..." << std::endl;std::this_thread::sleep_for(std::chrono::seconds(6));if (!redis.exists("key")) {std::cout << "总共 11 秒后,'key' 已按预期自动删除" << std::endl;}
}
代码深度解析
  1. redis.set("key", "111", std::chrono::seconds(10)): 这是 set 方法的一个重载版本。第三个参数接收一个 std::chrono::duration 对象。

    • std::chrono 的优势: 直接传入整数 10 可能会有歧义(是秒、毫秒还是分钟?)。而 std::chrono::seconds(10)10s 这样的写法,在编译时就明确了时间单位,大大提高了代码的可读性和健壮性。你也可以使用 std::chrono::milliseconds, std::chrono::minutes 等。
  2. long long time = redis.ttl("key"): 此调用对应 Redis 的 TTL 命令,用于获取一个键的剩余过期时间(以秒为单位)。

    • 返回值 > 0: 键存在,且返回值是剩余的秒数。
    • 返回值为 -1: 键存在,但没有设置过期时间(永久有效)。
    • 返回值为 -2: 键不存在。
应用场景
  • 缓存: Web 页面的片段、数据库查询结果等可以缓存几分钟,到期自动失效,强制应用重新从数据源获取最新数据。
  • 会话管理: 网站用户的登录状态可以存储在 Redis 中,并设置一个合理的过期时间(如 30 分钟)。用户长时间无操作,会话自动过期,需要重新登录。
  • 分布式锁: 为锁设置一个过期时间是一种重要的安全机制,可以防止因持有锁的客户端崩溃而导致死锁。

第三章:精细控制 —— 条件化 SET

在某些分布式场景下,我们不希望 SET 操作总是无条件地覆盖旧值。我们可能需要实现“仅当键不存在时才设置”或“仅当键存在时才更新”的逻辑。这正是 SET 命令的 NXXX 选项的用武之地。

  • NX (if Not eXists): 只在键不存在时,才对键进行设置操作。
  • XX (if eXists): 只在键已经存在时,才对键进行设置操作。

redis-plus-plus 通过 sw::redis::UpdateType 枚举来支持这些选项。

void test3_conditional_set(sw::redis::Redis& redis)
{std::cout << "\n>> 3. 演示 SET 的 NX 和 XX 选项" << std::endl;redis.flushall();// 观察:在 redis-plus-plus 中,NX/XX 选项是与过期时间设置在同一个重载函数中的// 如果不需要过期,可以将过期时间设为 0// 1. 使用 NX: 当 key 不存在时设置std::cout << "尝试使用 NX (NOT_EXIST) 设置 'key'" << std::endl;// 参数:键, 值, 过期时间(0s表示不过期), 更新类型bool success = redis.set("key", "val_nx", 0s, sw::redis::UpdateType::NOT_EXIST);if (success) {std::cout << "成功: 'key' 原本不存在,已设置为 'val_nx'" << std::endl;} else {std::cout << "失败: 'key' 已存在,设置操作被忽略" << std::endl;}std::cout << "当前 'key' 的值: " << redis.get("key").value_or("N/A") << std::endl;// 2. 再次使用 NX: 此时 key 已存在,操作将失败std::cout << "\n再次尝试使用 NX 设置 'key'" << std::endl;success = redis.set("key", "another_val", 0s, sw::redis::UpdateType::NOT_EXIST);if (success) {std::cout << "成功: 'key' 原本不存在,已设置为 'another_val'" << std::endl;} else {std::cout << "失败: 'key' 已存在,设置操作被忽略" << std::endl;}std::cout << "当前 'key' 的值: " << redis.get("key").value_or("N/A") << std::endl;// 3. 使用 XX: 当 key 存在时更新std::cout << "\n尝试使用 XX (EXIST) 更新 'key'" << std::endl;success = redis.set("key", "val_xx", 0s, sw::redis::UpdateType::EXIST);if (success) {std::cout << "成功: 'key' 存在,已更新为 'val_xx'" << std::endl;} else {std::cout << "失败: 'key' 不存在,更新操作被忽略" << std::endl;}std::cout << "当前 'key' 的值: " << redis.get("key").value_or("N/A") << std::endl;// 4. 删除 key 后再使用 XXredis.del("key");std::cout << "\n删除 'key' 后,尝试使用 XX 更新" << std::endl;success = redis.set("key", "another_val_xx", 0s, sw::redis::UpdateType::EXIST);if (success) {std::cout << "成功: 'key' 存在,已更新为 'another_val_xx'" << std::endl;} else {std::cout << "失败: 'key' 不存在,更新操作被忽略" << std::endl;}std::cout << "当前 'key' 的值: " << redis.get("key").value_or("N/A") << std::endl;
}
代码深度解析
  • redis.set(..., sw::redis::UpdateType::NOT_EXIST): 这行代码的意图非常明确——仅当 key 不存在时,才将其值设为 val_nxset 命令的这个重载版本会返回一个 bool 值,true 表示设置成功,false 表示因不满足条件而未执行。
  • sw::redis::UpdateType::EXIST: 逻辑与 NOT_EXIST 相反,要求 key 必须已存在,set 操作才会执行。
核心应用:实现分布式锁

SET key value NX EX seconds 是 Redis 实现分布式锁的经典模式。

  1. 获取锁: 一个客户端尝试执行 redis.set("my_lock", "unique_id", 30s, sw::redis::UpdateType::NOT_EXIST)
    • 如果返回 true,代表该客户端成功获取了锁。unique_id 是一个随机字符串,用于标识锁的持有者。30s 的过期时间是为了防止客户端崩溃导致锁无法释放。
    • 如果返回 false,代表锁已被其他客户端持有,获取失败。
  2. 释放锁: 锁的持有者在完成任务后,需要通过一个脚本(确保原子性)来判断锁的 unique_id 是否与自己持有的一致,如果一致才执行 DEL 命令,防止误删他人的锁。

第四章:效率为王 —— MSETMGET 批量操作

假设你需要一次性设置或获取 100 个键值对。如果使用循环调用 100 次 SETGET,将会产生 100 次独立的网络往返(Round-Trip Time, RTT)。在网络延迟较高的环境中,这会极大地影响程序性能。

Redis 提供了 MSETMGET 命令,允许你在一次请求中处理多个键,将网络开销从 O(N) 降为 O(1)。

4.1 MSET:一次设置多个键值对

MSET 是一个原子性操作,它会一次性设置所有提供的键值对,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例如在事务中)。

redis-plus-plus 提供了多种便捷的方式来调用 MSET

方法一:使用初始化列表

对于固定的、少量的键值对,使用 C++11 的初始化列表(initializer list)最为直观。

image.png

void test4_mset_initializer_list(sw::redis::Redis& redis)
{std::cout << "\n>> 4.1 演示 MSET (使用初始化列表)" << std::endl;redis.flushall();// MSET 可以在一个原子操作中设置多个键值对// 使用 std::make_pair 或 C++17 的类模板参数推导 {"key", "value"} 均可std::cout << "一次性设置 key1, key2, key3" << std::endl;redis.mset({std::make_pair("key1", "111"),std::make_pair("key2", "222"),{"key3", "333"} // C++17 更简洁的写法});// 逐一验证auto value1 = redis.get("key1");auto value2 = redis.get("key2");auto value3 = redis.get("key3");std::cout << "获取 'key1': " << value1.value_or("N/A") << std::endl;std::cout << "获取 'key2': " << value2.value_or("N/A") << std::endl;std::cout << "获取 'key3': " << value3.value_or("N/A") << std::endl;
}
方法二:使用迭代器

当键值对是动态生成并存储在容器(如 std::vector)中时,使用迭代器的方式则更加灵活和强大。

image.png

#include <vector>
#include <string>void test5_mset_mget_iterators(sw::redis::Redis& redis)
{std::cout << "\n>> 4.2 演示 MSET 和 MGET (使用迭代器)" << std::endl;redis.flushall();// 1. 将多个键值对预先组织到容器中std::vector<std::pair<std::string, std::string>> kvs = {{"key1", "111"},{"key2", "222"},{"key3", "333"}};std::cout << "使用 vector 和迭代器进行 MSET" << std::endl;redis.mset(kvs.begin(), kvs.end());// 2. 使用 MGET 一次性获取多个键的值std::vector<std::string> keys_to_get = {"key1", "key_nonexistent", "key3"};// 准备一个容器来接收结果std::vector<sw::redis::OptionalString> result_values;// 创建一个后插迭代器 (back-insert iterator)// 它会将 MGET 的输出逐个 push_back 到 result_values 中auto inserter = std::back_inserter(result_values);std::cout << "\n使用 MGET 和输出迭代器获取 'key1', 'key_nonexistent', 'key3'" << std::endl;redis.mget(keys_to_get.begin(), keys_to_get.end(), inserter);// 3. 遍历并打印结果std::cout << "MGET 返回结果:" << std::endl;for (size_t i = 0; i < keys_to_get.size(); ++i) {const auto& key = keys_to_get[i];const auto& val = result_values[i];if (val) {std::cout << "  - " << key << ": " << val.value() << std::endl;} else {std::cout << "  - " << key << ": (不存在)" << std::endl;}}
}
代码深度解析
  1. redis.mset(kvs.begin(), kvs.end()): mset 的这个重载版本接受一对迭代器,代表一个包含键值对的区间。这体现了 redis-plus-plus 与 C++ 标准模板库(STL)的无缝集成。

  2. MGET 与输出迭代器: MGET 的设计尤为出色。MGET 命令返回一个值的列表,其顺序与请求的键的顺序完全对应。如果某个键不存在,其对应位置返回的是 nil

    • std::vector<sw::redis::OptionalString> result_values: 接收结果的容器,元素类型必须是 OptionalString,以正确处理可能不存在的键。
    • auto inserter = std::back_inserter(result_values): 这是理解此模式的关键。std::back_inserter 是一个由标准库提供的“输出迭代器适配器”。它会创建一个特殊的迭代器,对这个迭代器进行赋值操作(如 *inserter = value),会被神奇地转换为对其关联容器的 push_back(value) 调用。
    • redis.mget(..., inserter): mget 方法在内部获取到 Redis 返回的每一个值后,就通过这个 inserter 迭代器将其“写入”。这避免了在 mget 函数内部创建并返回一个临时 vector(可能涉及额外的内存分配和拷贝),而是直接将结果填充到调用者提供的容器中,既高效又灵活。

第五章:精雕细琢 —— GETRANGESETRANGE 子串操作

有时候我们不需要获取或修改整个字符串,而只关心其中的一部分。GETRANGESETRANGE 就像是为 Redis 字符串提供了数组切片和修改的能力。

image.png

void test6_range_operations(sw::redis::Redis& redis)
{std::cout << "\n>> 5. 演示 GETRANGE 和 SETRANGE" << std::endl;redis.flushall();redis.set("key", "Hello, Redis World!");// 1. GETRANGE: 获取子字符串// 索引从 0 开始,范围是 [start, end] (闭区间)// 获取 "Redis"std::cout << "原始字符串: 'Hello, Redis World!'" << std::endl;std::string substring = redis.getrange("key", 7, 11);std::cout << "getrange('key', 7, 11) -> '" << substring << "'" << std::endl;// 也支持负数索引,-1 表示最后一个字符// 获取 "World!"substring = redis.getrange("key", -6, -1);std::cout << "getrange('key', -6, -1) -> '" << substring << "'" << std::endl;// 2. SETRANGE: 覆写子字符串// 从指定偏移量开始,用新字符串覆盖旧内容// 将 "Redis" 替换为 "C++"std::cout << "\n执行 setrange('key', 7, 'C++')" << std::endl;// SETRANGE 返回被修改后字符串的总长度long long new_len = redis.setrange("key", 7, "C++");auto final_value = redis.get("key");std::cout << "修改后字符串: '" << final_value.value_or("N/A") << "'" << std::endl;std::cout << "SETRANGE 返回的新长度: " << new_len << std::endl;// 如果偏移量超出当前字符串长度,中间会用空字节 (\x00) 填充redis.setrange("key", 25, "End");std::cout << "\n在远超末尾的位置执行 setrange('key', 25, 'End')" << std::endl;std::cout << "最终字符串: '" << redis.get("key").value_or("N/A") << "'" << std::endl;
}
代码深度解析
  • redis.getrange("key", 2, 5): 对应 GETRANGE key 2 5,它提取从索引 2 到索引 5(包括 2 和 5)的子串。Redis 的字符串是二进制安全的,这意味着它可以包含任何字节,包括 \0
  • redis.setrange("key", 2, "abc"): 对应 SETRANGE key 2 abc,从索引 2 开始,用 “abc” 覆盖原有的字符。如果原字符串长度不足,SETRANGE 会自动扩展字符串,并在必要时用空字节填充。
应用场景
  • 位图(Bitmap): 这是 GETRANGESETRANGE 的一个高级应用。通过将字符串视为一个位的序列,并使用 GETBITSETBITredis-plus-plus 也支持)命令,可以实现高效的位图数据结构,用于用户签到、在线状态统计等场景。
  • 固定大小的二进制数据块操作: 当你将一个结构体或复杂二进制数据序列化后存入 Redis 字符串时,SETRANGE 可以让你在不读取整个数据的情况下,精确地修改其中某一部分字段。

第六章:原子之力 —— INCRDECR 计数器

在Web应用中,计数器是一个极其常见的需求,如文章阅读量、用户点赞数、API 调用频率限制等。如果采用传统的“读取-修改-写回”模式,在高并发下会立刻遇到**竞争条件(Race Condition)**问题,导致计数不准。

Redis 的 INCRDECR 命令提供了一种原子性的解决方案。由于 Redis 的命令执行是单线程的,所以 INCR 操作从读取到写回的整个过程不会被任何其他命令打断,从而保证了计数的绝对准确性。

image.png

void test7_atomic_counters(sw::redis::Redis& redis)
{std::cout << "\n>> 6. 演示 INCR 和 DECR 原子计数器" << std::endl;redis.flushall();// 1. 设置一个可以被解释为整数的字符串值redis.set("counter", "10");std::cout << "初始值 counter: " << redis.get("counter").value_or("N/A") << std::endl;// 2. INCR: 将 key 的值原子性地加 1// 命令的返回值是增加之后的新值long long result = redis.incr("counter");std::cout << "\n执行 incr('counter') 后..." << std::endl;std::cout << "  - INCR 命令返回值: " << result << std::endl;std::cout << "  - Redis 中存储的值: " << redis.get("counter").value_or("N/A") << std::endl;// 3. DECR: 将 key 的值原子性地减 1result = redis.decr("counter");std::cout << "\n执行 decr('counter') 后..." << std::endl;std::cout << "  - DECR 命令返回值: " << result << std::endl;std::cout << "  - Redis 中存储的值: " << redis.get("counter").value_or("N/A") << std::endl;// 4. INCRBY/DECRBY: 按指定步长增减result = redis.incrby("counter", 5);std::cout << "\n执行 incrby('counter', 5) 后..." << std::endl;std::cout << "  - INCRBY 命令返回值: " << result << std::endl;// 5. 对不存在的 key 执行 INCR// Redis 会将其视为 0,然后执行操作result = redis.incr("new_counter");std::cout << "\n对不存在的 'new_counter' 执行 incr 后..." << std::endl;std::cout << "  - INCR 命令返回值: " << result << std::endl;std::cout << "  - Redis 中存储的值: " << redis.get("new_counter").value_or("N/A") << std::endl;// 6. 浮点数增减redis.set("float_counter", "10.5");double float_result = redis.incrbyfloat("float_counter", 2.1);std::cout << "\n执行 incrbyfloat('float_counter', 2.1) 后..." << std::endl;std::cout << "  - INCRBYFLOAT 命令返回值: " << float_result << std::endl;
}
代码深度解析
  • long long result = redis.incr("key"): incr 方法对应 Redis 的 INCR 命令。它会尝试将 key 对应的字符串值解析为 64 位有符号整数,对其加 1,然后将新值存回。最关键的是,该方法返回的是执行加法之后的新值。这一点非常有用。
  • 数据类型: INCRDECR 只能对可以被解释为整数的字符串操作,否则 Redis 会报错。
  • 原子性保证: INCR 的原子性是 Redis 最强大的特性之一。它简化了并发编程,让你无需关心复杂的加锁机制就能实现可靠的计数器。
  • 扩展命令:
    • INCRBY/DECRBY: 按指定的整数步长进行增减。
    • INCRBYFLOAT: 按指定的浮点数步长进行增减,这使得 Redis 也可以用作浮点数计数器。
应用场景
  • 网站计数器: 统计页面浏览量(PV)、用户独立访客数(UV)。
  • 限流器(Rate Limiting): 可以为每个用户或 IP 创建一个计数器,例如 rate:limit:user_id:api_endpoint,并为其设置 1 分钟的过期时间。每次请求时执行 INCR,如果返回值超过了预设的阈值(如 100),则拒绝该请求。

总结

通过本文的深入探讨,我们全面地学习了 Redis String 类型的核心命令,并掌握了如何使用 redis-plus-plus 这一优秀的 C++ 库在实际项目中应用它们。

我们从最基础的 SETGET 出发,理解了 redis-plus-plus 借助 std::optional 带来的类型安全;我们学会了使用 std::chrono 为键赋予生命周期,使其能够自动过期;我们探索了 NX/XX 选项在实现分布式锁等场景下的精妙用途;我们领略了 MSET/MGET 结合迭代器模式在批量操作中带来的巨大性能提升;我们还实践了 GETRANGE/SETRANGE 对字符串的局部精细操作,以及 INCR/DECR 家族在构建高并发原子计数器时的核心价值。

Redis String 远不止是一个简单的键值存储。它是一个功能强大、灵活多变的多面手。熟练掌握其各种命令,并结合像 redis-plus-plus 这样设计精良的客户端库,将使您在构建高性能、高并发的 C++ 应用时如虎添翼。希望本文能成为您 Redis C++ 开发道路上一份有价值的参考。


文章转载自:

http://FHIBSDBj.bhpjc.cn
http://qFJIp9Ti.bhpjc.cn
http://NRjBq0fA.bhpjc.cn
http://w82h21sQ.bhpjc.cn
http://hUVoo2ei.bhpjc.cn
http://mhjUbB0W.bhpjc.cn
http://ST2SYu84.bhpjc.cn
http://L88qCD5f.bhpjc.cn
http://7Cqspzc1.bhpjc.cn
http://E8KD6FlO.bhpjc.cn
http://wNLHDfEV.bhpjc.cn
http://wNQL7dQ1.bhpjc.cn
http://5eVYgFxi.bhpjc.cn
http://cBmcWiYT.bhpjc.cn
http://6KbtbeQq.bhpjc.cn
http://at09asjW.bhpjc.cn
http://eE3ywSI7.bhpjc.cn
http://adKb4VBN.bhpjc.cn
http://VIn1hEaI.bhpjc.cn
http://p5w5A5OJ.bhpjc.cn
http://nwSJme9V.bhpjc.cn
http://9yuIQWOa.bhpjc.cn
http://8g15m6MK.bhpjc.cn
http://Jirz9waR.bhpjc.cn
http://hADkplCD.bhpjc.cn
http://cSrSBo2L.bhpjc.cn
http://6gbDJb1i.bhpjc.cn
http://gkoXaLT3.bhpjc.cn
http://FY38xSgB.bhpjc.cn
http://xENFZGXu.bhpjc.cn
http://www.dtcms.com/a/379759.html

相关文章:

  • 【Linux】面试常考!Linux 进程核心考点:写时拷贝优化原理 + 进程等待实战,一篇理清进程一生
  • 根据当前门店经纬度,求出1km内的门店
  • java类冲突
  • 线上的Python服务如何部署?
  • ​​Cinema 4D 2026 核心亮点:AI智能驱动 + 无缝实时渲染​
  • 【Pywinauto库】10.7 pywinauto.controls.uia_controls控件
  • Next.js 字体优化:使用 `next/font` 告别布局偏移和性能瓶颈
  • 腾讯滑块---Js逆向酷狗音乐登入
  • 机器学习算法概述
  • zzz‘sJavaweb知识点总结
  • 【STL源码剖析】二叉世界的平衡:从BST 到 AVL-tree 和 RB-tree 的插入逻辑
  • Altium Designer使用精通教程 第四章(PCB封装库绘制)
  • 基于多模态与主动学习的车船飞机图像识别系统研究与应用技术方案
  • cesium的3dtiles模型矫正工具
  • Win7环境中离线安装Visual Studio 2017的相关问题
  • 解决 Typora 0.11.18 版本过期问题
  • 基于R语言机器学习方法在生态经济学领域中的实践技术应用;十大原理、熵权法、随机森林、神经网络、因果推断全解析
  • 数据结构:并查集
  • Unity Addressable System 本地服务器功能验证
  • 用简单的日期类巩固C++类与对象基本知识
  • python+springboot+uniapp微信小程序题库系统 在线答题 题目分类 错题本管理 学习记录查询系统
  • DeepSeek v3.1和DeepSeek R1在编程风格方面的区别
  • kafka启动小脚本
  • AI-调查研究-76-具身智能 当机器人走进生活:具身智能对就业与社会结构的深远影响
  • 机器学习-机器学习模型简介
  • sVLMs之:《SmolVLM: Redefining small and efficient multimodal models》的翻译与解读
  • 【GPT入门】第67课 多模态模型实践: 本地部署文生视频模型和图片推理模型
  • 机器学习-探索性数据分析
  • AVL树旋转全解析:四步让失衡二叉树“华丽转身”
  • 一文学会CMakeLists.txt: CMake现代C++跨平台工程化实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