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电源篇】整流及其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指南-超简单解读
开关电源之整流电路
- 1. 什么是半波整流电路?
- 1.1 电路结构与工作原理
- 1.2 输出特性分析
- 2. 全波整流电路如何工作?
- 2.1 电路结构特点
- 2.2 工作过程分析
- 2.3 优缺点对比
- 3. 桥式整流电路有什么优势?
- 3.1 电路组成
- 3.2 工作原理详解
- 3.3 性能特点
- 4. 什么是倍压整流电路?
- 4.1 二倍压整流原理
- 4.2 多倍压整流电路
- 4.3 应用限制
- 5. 滤波电路有哪些类型?
- 5.1 电容滤波电路
- 5.2 电感滤波电路
- 5.3 RC滤波电路(又称π型滤波)
- 5.4 LC滤波电路
- 6. 实践应用建议
要说整流电路,半波整流是最简单、最基础的一位老大哥,虽然效率不高,但理解它是学好其他整流电路的关键。
1. 什么是半波整流电路?
半波整流是一种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通特性,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基础电路。它通过“切除”交流电的半个周期,仅保留另外半个周期来实现整流。
1 开关电源超快学习思路 点击跳转
1.1开关电源的原理、结构和实物入门篇-超简单解读 点击跳转
1.2开关电源的EMI输入电路-超简单解读 点击跳转
1.1 电路结构与工作原理
- 核心元件:电源变压器T1、整流二极管VD1、负载电阻R1
- 正半周工作过程:
- 交流电压正半周时,VD1正极电压高于负极(0V),二极管正向偏置而导通
- 电流路径:T1二次绕组上端 → VD1正极 → VD1负极 → R1 → 地端 → T1二次绕组下端
你看,负载R1上就得到了一个只有正半周的电压,这就完成了‘整流’的第一步
- 负半周工作过程:
- 交流电压负半周时,VD1正极电压低于负极,二极管反向偏置而截止
- 电路中无电流,输出电压为零
正因为‘浪费’了半个周期的电,所以它的输出电压低,波动(纹波)大,就像人一条腿走路,既慢又不稳,一般只用在一些要求不高的小功率电器里。
1.2 输出特性分析
特性类型 | 具体表现 |
---|---|
输出电压极性 | 正极性(上正下负) |
电压波形 | 单向脉动直流电压 |
波形特征 | 仅保留输入电压的正半周波形 |
关键提示:半波整流电路结构简单,但输出纹波大、效率低,适用于对电源质量要求不高的场合。
2. 全波整流电路如何工作?
全波整流(半桥式整流)克服了半波整流只能利用半个周期的缺点,显著提高了电能利用率。
2.1 电路结构特点
- 变压器次级采用中心抽头结构,形成两组匝数相等的线圈
- 使用两只整流二极管(VD1、VD2)
- 负载RL连接在中心抽头与二极管共接点之间
这个中心抽头,就像变压器次级线圈的‘中间头’,把它接地,上下两半线圈就能分别工作了
2.2 工作过程分析
2.3 优缺点对比
优点 | 缺点 |
---|---|
市电利用率高 | 变压器利用率较低 |
输出纹波较小 | 需要中心抽头变压器 |
输出直流电压较高 | 二极管反向电压要求高 |
因为每次只用一半线圈工作,另一闲着,所以变压器没有物尽其用
3. 桥式整流电路有什么优势?
桥式整流电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整流方案,它综合了效率与成本的优势。
3.1 电路组成
· 1个电源变压器
· 4只整流二极管(组成电桥形式)
· 1个负载电阻
桥式整流就像四个工人(二极管)两两一组轮班倒,保证电流总能从正极进去,从负极出来。它虽然多用了2个二极管,但省去了昂贵的中心抽头变压器,总体成本更低,所以成了现在最流行的整流方案。
3.2 工作原理详解
正半周电流路径:
T次级上端 → VD1 → RL → VD3 → T次级下端
负半周电流路径:
T次级下端 → VD2 → RL → VD4 → T次级上端
3.3 性能特点
· 优点:变压器无需中心抽头、二极管反向电压要求较低
· 缺点:需要4只二极管,导通压降较大(约1.4V)
· 适用场合:大多数电源适配器、电子设备电源模块
4. 什么是倍压整流电路?
倍压整流适用于需要高电压、小电流的特殊场合,通过电容充放电实现电压倍增。
4.1 二倍压整流原理
· 正半周:VD1导通,C1充电至接近U2峰值(左负右正)
· 负半周:VD2导通,U2与C1电压串联(约2倍U2)向C2充电
正半周时,电源先给C1‘充能’;到了负半周,电源和已经‘充好能’的C1手拉手(电压串联)一起给C2充电,这样C2上的电压就差不多是电源电压的两倍
4.2 多倍压整流电路
通过增加二极管和电容的数量,可以实现三倍、四倍甚至更高倍数的电压输出:
4.3 应用限制
· 仅适用于负载电流较小的场合
· 负载电流增大时,输出电压下降明显
· 常用于高压发生器、静电设备等特殊应用
这种电路‘劲儿小’,只能输出很小的电流。你要是想让它带个大负载(比如接个电机),它的电压‘唰’一下就掉下来了,所以只能用在高压、小电流的地方,比如电蚊拍、老显像管电视的高压部分。
5. 滤波电路有哪些类型?
整流后的脉动直流含有大量交流纹波,必须通过滤波电路使其平滑。
5.1 电容滤波电路
· 工作原理:利用电容的充放电特性
· 电压上升段:快速充电(时间常数小)
· 电压下降段:缓慢放电(时间常数大)
电容像个‘小水库’,电压高时(峰值)它就‘蓄水’(充电),电压低时它就‘放水’(放电)来维持水位(电压),让水流(电流)变得更平稳。
· 滤波电容选择公式:
RC ≥ (3~5)T/2
其中:R为负载电阻,T为交流电周期
5.2 电感滤波电路
· 工作原理:利用电感对变化的电流产生反向电动势
· 特点:带负载能力强,适用于大电流场合
· 缺点:体积大、成本高、有电磁干扰
5.3 RC滤波电路(又称π型滤波)
R1承载了交流纹波,R1和C2越大,效果越好。但R1过大又会导致压降过大,影响输出电压。
· 优点:滤波效果好于单一电容滤波
· 缺点:电阻R1会产生压降和功耗
· 设计要点:R1小于负载电阻R₂,但要不大不小找个平衡点
这个电阻R1是‘拦路虎’,主要是让它来承担纹波电压。但如果它太大,不光纹波压降大,有用的直流电压也损失得多,所以得选一个不大不小的合适值。
5.4 LC滤波电路
· 综合优势:结合了电容滤波(纹波小)和电感滤波(带载能力强)的优点
· 应用场合:对电源质量要求较高的设备
LC滤波是‘豪华配置’,L(电感)通直流、阻交流,先把大的交流纹波挡住;C(电容)再把剩下的小波纹吸掉,效果最好,常用在高级音响、精密仪器里。
6. 实践应用建议
- 二极管选型:反向耐压值至少为变压器输出电压的2倍以上
- 滤波电容选择:
· 耐压值:大于输出电压的1.5倍
· 容量选择:根据负载电流和允许的纹波大小计算,通常几百到几千微法 - 安全考虑:大容量电容需并联放电电阻,确保维修安全
- 纹波测量:使用示波器AC耦合模式观察纹波电压,应小于输出电压的5%
- 常见整流对比
通过掌握这些整流与滤波电路的基础知识,您已经迈入了开关电源维修的大门。
以后碰到电源无输出、输出电压低、纹波大的故障,就可以按照这个思路:先查保险丝,再测整流桥(四个二极管)有没有击穿短路,最后查滤波电容有没有鼓包、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