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评测工程师学习清单与计划
一、学习总览
基于大模型评测工程师核心能力体系,本学习计划分为三个阶段,总计24周,涵盖理论基础、工具实践和项目实战,最终达到独立设计并执行完整模型评测流程的能力。
二、分阶段学习计划
第一阶段:基础能力构建(8周)
第1-2周:Python与数据科学基础
学习内容:
- Python核心语法(函数、类、装饰器、生成器)
- 数据处理库(Pandas、NumPy)基础操作
- 科学计算与可视化(Matplotlib、Seaborn)入门
推荐资源:
- 课程:Coursera《Python for Everybody》
- 书籍:《Python for Data Analysis》by Wes McKinney
- 实践:Kaggle入门教程(数据加载与清洗)
里程碑:完成10个数据处理小任务(数据过滤、统计分析、可视化呈现)
第3-4周:机器学习基础理论
学习内容:
- 经典机器学习算法(逻辑回归、SVM、决策树)原理
- 模型评估基础指标(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F1值)
- 过拟合/欠拟合及正则化方法
推荐资源:
- 课程:Stanford CS229(前6讲)
- 书籍:《机器学习公式详解》(南瓜书)
- 实践:Scikit-learn官方教程案例
里程碑:使用Scikit-learn实现3个分类模型并完成评估报告
第5-6周:深度学习入门
学习内容:
- 神经网络基础(前馈网络、激活函数、反向传播)
- Transformer架构核心原理(自注意力机制、多头注意力)
- 预训练模型基本概念(BERT、GPT工作原理)
推荐资源:
- 课程:DeepLearning.AI《Deep Learning Specialization》(第1-2门)
- 论文:《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精读
- 可视化工具:Neural Network Playground
里程碑:手绘Transformer架构图并标注关键组件功能
第7-8周:NLP基础与工具链
学习内容:
- NLP核心任务(分词、命名实体识别、文本分类)
- Hugging Face生态系统(Transformers、Datasets、Tokenizers)
- 基础文本预处理技术(词向量、文本向量化)
推荐资源:
- 课程:Hugging Face NLP Course
- 文档:Transformers官方教程
- 实践:使用pipeline实现5个NLP基础任务
里程碑:搭建基础文本分类 pipeline,完成模型微调demo
第二阶段:专业技能深化(8周)
第9-10周:大模型原理与评测体系
学习内容:
- 大模型训练流程(预训练、微调、RLHF)
- 主流评测基准(GLUE、MMLU、HELM)
- 评测维度设计(能力、安全、偏见、效率)
推荐资源:
- 论文:《Holistic Evaluation of Language Models》
- 报告:Stanford HELM评测报告
- 工具:Hugging Face Evaluate库文档
里程碑:设计一个包含5个维度的自定义评测方案
第11-12周:自动化评测工具开发
学习内容:
- Python测试框架(PyTest)应用
- API开发(FastAPI)与服务部署
- 自动化工作流(GitHub Actions/ GitLab CI)
推荐资源:
- 课程:《Python Testing with PyTest》
- 文档:FastAPI官方指南
- 实践:GitHub Actions入门教程
里程碑:开发一个支持3种指标的自动化评测API
第13-14周:性能与安全评测专项
学习内容:
- 模型性能指标(吞吐量、延迟、显存占用)
- 对抗性攻击与防御基础(FGSM、PGD)
- 安全评测基准(TruthfulQA、Toxigen)
推荐资源:
- 论文:《A Survey of Evaluating Large Language Models》
- 工具:TextFooler、Hugging Face Safety Checker
- 实践:OWASP机器学习安全Top 10
里程碑:完成一个模型的对抗性攻击测试报告
第15-16周:多模态与偏见评测
学习内容:
- 多模态模型原理(CLIP、DALL-E)
- 跨模态评测方法(检索精度、生成一致性)
- 公平性指标与偏见检测技术
推荐资源:
- 课程:Stanford CS231n(视觉与语言模块)
- 论文:《Measuring and Mitigating Bias in Machine Learning》
- 工具:IBM AI Fairness 360 toolkit
里程碑:设计一个多模态模型的偏见检测实验
第三阶段:综合实战提升(8周)
第17-20周:开源项目实践
学习内容:
- 参与Hugging Face Evaluate库开发
- 复现顶会评测论文实验(如MMLU、GSM8K)
- 大模型效率评测工具(LM Eval Harness)使用
推荐资源:
- 项目:Hugging Face Evaluate GitHub仓库
- 教程:EleutherAI LM Evaluation Harness文档
- 社区:Hugging Face Discord开发者社区
里程碑:提交1个开源工具PR或复现1篇论文的评测结果
第21-24周:完整评测项目实战
项目目标:设计并执行一个完整的大模型对比评测
实施步骤:
- 确定评测对象(2个主流开源模型如Llama 2、Mistral)
- 设计评测维度(基础能力、专业领域、安全性、效率)
- 构建/获取评测数据集(公共基准+自定义数据集)
- 开发自动化评测脚本
- 执行评测并生成可视化报告
- 撰写评测结论与优化建议
里程碑:产出完整评测报告(含数据、代码、可视化结果)
三、必备工具与资源清单
核心工具链
- 开发环境:Python 3.9+、Anaconda、VS Code(Python插件)
- 深度学习框架:PyTorch 2.0+、TensorFlow 2.10+
- NLP工具集:Hugging Face生态(Transformers/Datasets/Evaluate)
- 评测基准:GLUE、MMLU、GSM8K、TruthfulQA、HumanEval
- 自动化工具:PyTest、FastAPI、Docker、GitHub Actions
- 性能分析:PyTorch Profiler、NVIDIA Nsight Systems
学习资源库
- 论文库:Papers With Code(LLM Evaluation主题)
- 社区论坛:Hugging Face Forum、Reddit r/MachineLearning
- 技术博客:Pinecone Blog、Weights & Biases Blog
- 行业报告:斯坦福AI指数报告、Gartner AI技术成熟度曲线
- 会议视频:NeurIPS/ICML评测专题workshop
四、能力评估体系
阶段评估指标
能力维度 | 基础阶段 | 进阶阶段 | 实战阶段 |
---|---|---|---|
理论知识 | 掌握核心概念 | 能解释技术原理 | 可设计创新方案 |
工具使用 | 完成教程案例 | 解决异常问题 | 开发定制功能 |
项目经验 | 单任务实现 | 模块级开发 | 系统级设计 |
问题解决 | 参考文档解决 | 独立排查错误 | 优化现有方案 |
最终能力验证
完成以下任一挑战可视为达到初级评测工程师水平:
- 独立复现HELM基准中3个以上任务的评测结果
- 开发一个支持5种以上指标的自动化评测工具
- 完成一份被行业媒体引用的大模型对比评测报告
五、持续学习建议
知识更新渠道
- 订阅arXiv CS.CL领域每日论文(关注"evaluation"关键词)
- 参与月度评测工程师线上研讨会(如HELM社区例会)
- 跟踪主流模型官方评测报告(GPT-4、Claude、Llama系列)
技能拓展方向
- 垂直领域深化:法律/医疗大模型专业评测方法
- 工程能力提升:分布式评测系统设计、大规模数据处理
- 交叉学科学习:心理学(人类评估方法)、统计学(因果推断)
通过系统化学习和持续实践,可在6个月内具备大模型评测工程师的核心竞争力,为AI模型的安全落地和持续优化提供关键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