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可靠性定量核心指标与关系深入解析
目录
一、核心指标与概念
1.失效概率 F(t)
2.可靠度 R(t)
3.失效强度(故障率) λ(t)
4.平均失效前时间 (MTTF)
5.平均恢复前时间 (MTTR)
6.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MTBF)
7.系统可用性 AA
二、指标之间的关系
三、工程应用与实践
1.软件可靠性测试
2.运维与 SLA 管控
3.可靠性设计优化
四、实例解析
五、总结
1)软件可靠性定量关系图
2)Musa-Okumoto 可靠性增长模型
一、核心指标与概念
1.失效概率 F(t)
-
定义:系统在时间 t 内发生至少一次故障的概率。
-
特性:
F(t)=1−R(t)
-
单调递增,随着时间趋近无穷大而趋向 1。
-
是可靠度的补集:
-
2.可靠度 R(t)
-
定义:系统在时间 tt 内持续无故障运行的概率。
-
数学关系:
R(t)=1−F(t)
-
物理含义:数值越大,表示系统在该时间段内“不出问题”的概率越高。
3.失效强度(故障率) λ(t)
-
定义:单位时间内发生失效的速率。
-
常见形式:
-
恒定故障率:适用于软件稳定期。
-
变化故障率:常见于软件迭代早期(发现缺陷较多)。
-
-
关系式: 若失效服从指数分布:
4.平均失效前时间 (MTTF)
-
定义:系统从开始运行到第一次失效的期望时间。
-
公式:
-
适用场景:一次性任务、不可修复系统。
5.平均恢复前时间 (MTTR)
-
定义:故障发生后,从检测、诊断、修复到恢复运行所需的平均时间。
-
组成部分:
-
故障检测时间
-
故障定位时间
-
修复/替换时间
-
验证与恢复上线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