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笔试面试题-70】硬件/电子工程师,笔试面试题(知识点:过压保护电路)
题目汇总版--链接:
【硬件-笔试面试题】硬件/电子工程师,笔试面试题汇总版,持续更新学习,加油!!!-CSDN博客
【硬件-笔试面试题-70】硬件/电子工程师,笔试面试题(知识点:过压保护电路)
1、题目
过压保护电路
2、解答
过压保护电路(Over-Voltage Protection, OVP)是电子系统中防止因输入电压或输出电压过高(超过器件耐压阈值)导致电路损坏的关键模块,广泛应用于电源、电机驱动、消费电子等领域。其核心功能是:当监测到电压超过预设阈值时,通过切断供电、钳位电压或限幅等方式,保护后级电路(如芯片、电容、MOS 管等)免受高压冲击。
一、过压保护电路的核心要素
- 检测电路:实时监测目标电压(输入电压或输出电压),并与基准电压(阈值)比较。
- 比较电路:将检测到的电压与基准电压对比,输出控制信号(如高 / 低电平)。
- 执行电路:根据比较电路的信号,执行保护动作(如切断电源、钳位电压)。
- 基准电压源:提供稳定的阈值电压(如稳压管、精密基准源 TL431)。
- 复位 / 恢复机制:过压故障消除后,电路能否自动恢复或需手动复位(取决于应用场景)。
二、常见过压保护电路类型及原理
根据保护动作的不同,过压保护电路可分为切断型、钳位型、限幅型等,具体如下:
1. 切断型过压保护电路(最常用)
当电压超过阈值时,通过开关器件(如继电器、MOS 管、三极管)切断输入到后级电路的供电,是最直接有效的保护方式。
(1)继电器切断式过压保护
- 原理:用比较器判断电压是否超限,超限则驱动继电器断开主回路。
- 电路结构:
- 检测部分:电阻分压网络采集输入电压\(V_{in}\),得到检测电压\(V_{sense} = V_{in} \times R2/(R1+R2)\)。
- 比较部分:运算放大器(如 LM358)将\(V_{sense}\)与基准电压\(V_{ref}\)(如稳压管提供)比较。
- 执行部分:若\(V_{sense} > V_{ref}\),比较器输出高电平,驱动三极管导通,继电器线圈得电,常闭触点断开,切断后级供电。
- 特点:
- 优点:隔离性好(继电器触点无电气连接),可用于高压大电流场景。
- 缺点:继电器动作有延迟(毫秒级),体积较大,频繁动作易磨损。
- 应用:工业电源、家用电器的输入过压保护。
(2)MOS 管切断式过压保护(低压场景)
- 原理:用 MOS 管作为主开关,过压时关断 MOS 管,切断供电。
- 电路结构:
- 检测与比较:同继电器式,比较器输出信号控制 MOS 管的栅极。
- 执行:正常时,比较器输出低电平,MOS 管导通(N 沟道 MOS 管需栅极加正压);过压时,比较器输出高电平,通过反相电路使 MOS 管栅极失压而关断。
- 特点:
- 优点:响应速度快(微秒级),无机械磨损,适合低压小功率场景(如 5V~24V 电路)。
- 缺点:MOS 管有导通电阻,大功率时需考虑散热。
- 应用:单片机系统、传感器模块的过压保护。
(3)可控硅(SCR)切断式(高压大电流)
- 原理:过压时触发可控硅导通,使保险丝熔断(或触发其他保护),切断电路。
- 特点:导通后维持导通状态(需断电复位),适合高压强电场景(如 AC220V 电路)。
- 应用:电源适配器、工业控制中的过压熔断保护。
2. 钳位型过压保护电路
当电压超过阈值时,通过钳位器件将电压限制在安全值,不切断供电,适用于允许短暂过压但需限制幅度的场景(如信号电路、芯片输入保护)。
(1)稳压管钳位电路(简单低成本)
- 原理:利用稳压管的反向击穿特性,当电压超过稳压值\(V_z\)时,稳压管击穿导通,将电压钳位在\(V_z\)左右。
- 电路:在被保护电路两端反向并联稳压管(如 12V 电路并联 15V 稳压管),串联限流电阻防止稳压管过流烧毁。
- 特点:
- 优点:结构简单,成本极低,响应快(纳秒级)。
- 缺点:钳位精度低(稳压管有误差),功耗大(过压时电流全部流过稳压管),适合小功率信号保护。
- 应用:芯片 IO 口、传感器信号输入端的过压保护。
(2)TVS 管钳位电路(瞬态过压)
- 原理:TVS(瞬态电压抑制器)是一种高效钳位器件,当瞬态过压(如雷击、浪涌)出现时,能在极短时间(纳秒级)内击穿,将电压钳位到击穿电压\(V_{br}\)以下,吸收瞬态能量。
- 特点:
- 优点:响应速度极快,能承受大瞬态功率(可达数千瓦),击穿后可自动恢复(无损坏)。
- 缺点:持续过压时会过热损坏,适合保护瞬态高压(而非持续过压)。
- 应用:电源输入端的浪涌保护、通信接口(如 USB、RS485)的过压保护。
3. 限幅型过压保护电路(线性调整)
通过线性调节器件(如三极管、稳压器)将输出电压限制在阈值内,适用于需要持续供电但需限制最高电压的场景(如锂电池充电保护)。
(1)三极管限幅电路
- 原理:用三极管监测电压,过压时导通,分流部分电流,使输出电压降低。
- 电路:电阻分压检测输出电压,过压时驱动三极管导通,将输出电压拉低(通过分流或调整前级电路)。
- 特点:输出电压不会突变,适合对电压波动敏感的电路,但效率低(功耗大)。
(2)集成稳压器过压保护(如 LDO 的 OVP)
- 许多集成稳压器(如 LM1117、TPS7A47)内置过压保护功能,当输入电压超过阈值时,内部开关关断,限制输出电压。
- 优点:集成度高,无需外部元件,适合小型化系统。
4. 数字控制型过压保护(智能保护)
结合 MCU 或专用保护芯片(如 MAX823、ADM1270)实现智能化过压保护,可设置精准阈值、延时保护、自动恢复等功能。
- 原理:MCU 通过 ADC 采集电压信号,与预设阈值比较,若超限则通过 GPIO 控制继电器或 MOS 管切断供电,同时可通过显示屏报警。
- 特点:阈值可调、保护逻辑灵活(如可设置延迟时间避免误触发)、支持多参数保护(过压 + 过流 + 过热)。
- 应用:精密仪器、服务器电源、新能源控制系统。
三、过压保护电路的关键参数
- 保护阈值:触发保护的电压值(需根据后级器件耐压设定,如芯片耐压 18V,阈值可设为 16V)。
- 响应时间:从过压发生到保护动作的时间(越快越好,瞬态保护需纳秒级,持续过压可毫秒级)。
- 复位方式:
- 自动复位:过压消失后自动恢复供电(适合临时过压场景)。
- 手动复位:需人工操作(如按复位键,适合严重过压故障,避免自动恢复导致二次损坏)。
- 耐流能力:保护电路能承受的最大电流(需匹配主回路电流,避免保护器件先烧毁)。
四、应用场景举例
- 电源适配器:用 TVS 管 + 保险丝防止输入浪涌过压,用比较器 + MOS 管限制输出过压。
- 锂电池充电:用专用充电芯片(如 TP4056)内置过压保护,防止充电电压过高导致电池鼓包。
- 电机驱动:通过电阻分压 + 比较器监测电机电压,过压时切断驱动芯片供电,保护 MOS 管。
- 工业控制:用数字控制型保护电路,实现过压、过流、过热三重保护,提高系统可靠性。
总结
过压保护电路的设计需根据应用场景(高压 / 低压、瞬态 / 持续过压)、保护需求(切断 / 钳位)、成本预算选择合适的方案:
- 简单低成本场景:优先稳压管、TVS 管或继电器切断式。
- 精密 / 智能场景:选择数字控制型或专用保护芯片。
- 瞬态过压场景:必选 TVS 管或压敏电阻。
核心目标是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快速、可靠地阻止过高电压损坏电路。
题目汇总--链接:
【硬件-笔试面试题】硬件/电子工程师,笔试面试题汇总版,持续更新学习,加油!!!-CSDN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