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c++】从三个类的设计看软件架构的哲学思考

从三个类的设计看软件架构的哲学思考

文章目录

  • 从三个类的设计看软件架构的哲学思考
    • 前言
    • 一、OP类:系统工程的安全守护者
      • 设计特点
      • 设计哲学
      • 适用场景
      • 现实类比
    • 二、VarReviser类:版本控制的严谨管理者
      • 设计特点
      • 设计哲学
      • 适用场景
      • 现实类比
    • 三、Model类:用户交互的友好桥梁
      • 设计特点
      • 设计哲学
      • 适用场景
      • 现实类比
    • 三者的核心差异对比
    • 设计启示
      • 1. 没有最好的设计,只有最合适的设计
      • 2. 默认值的选择反映设计哲学
      • 3. 命名的艺术
      • 4. 扩展性的思考
    • 总结

前言

在软件开发中,我们经常面临各种设计选择。今天通过分析三个看似相似但哲学迥异的类:OPVarReviserModel,来探讨软件设计中的深层思考。这些类都涉及"双版本数据管理",但各自体现了不同的设计哲学和适用场景。

一、OP类:系统工程的安全守护者

设计特点

class OP {int InnerLoop;    // 核心环int OuterLoop;    // 缓冲环bool AutoInjection; // 自动同步开关public:void send(int num);      // 发送数据到外环void injection();        // 手动同步void openAutoInjection(bool flag);int accept() const;
};

设计哲学

默认保守,显式控制。OP类默认关闭自动同步,强调人工审核的重要性。这体现了"宁可麻烦,不可出错"的安全理念。

适用场景

  • 后台数据处理系统
  • 安全敏感的配置更新
  • 实时控制系统
  • 通信协议缓冲

现实类比

宇宙飞船发射流程:各项系统检查完毕(send),等待最终发射命令(injection)。

二、VarReviser类:版本控制的严谨管理者

设计特点

class VarReviser {int normalVariable;    // 正式版本int revisedVariable;   // 修订版本public:void setNormalVariable(int value);void setRevisedVariable(int value);void acceptRevision();  // 接受修订void rejectRevision();  // 拒绝修订
};

设计哲学

事务性处理,明确的生命周期。每个修订都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要么被接受,要么被拒绝,没有中间状态。

适用场景

  • 文档编辑和修订
  • 配置变更管理
  • 需要审批流程的操作
  • 版本控制系统

现实类比

Word的修订模式:显示修改痕迹,需要显式接受或拒绝每个更改。

三、Model类:用户交互的友好桥梁

设计特点

class Model {int data;  // 正式数据int temp;  // 临时数据public:void input(bool flag = true);  // 输入,默认自动提交void submit();                 // 手动提交int get() const;
};

设计哲学

默认便捷,可选严格。Model类默认自动同步,优先考虑用户体验,同时提供手动控制选项。

适用场景

  • 用户界面输入处理
  • 交互式应用程序
  • 需要即时反馈的场景
  • 表单数据处理

现实类比

现代UI框架的双向绑定:默认实时更新,支持.lazy修饰符延迟更新。

三者的核心差异对比

维度OP类VarReviser类Model类
默认行为不同步无默认提交自动同步
设计目标数据安全变更控制用户体验
数据流向环形流动单向晋升直接同步
生命周期持续存在事务性即时性
使用场景系统内部版本管理用户交互

设计启示

1. 没有最好的设计,只有最合适的设计

每个类都在自己的场景中发挥出色:

  • OP类适合安全敏感的系统内部通信
  • VarReviser适合需要严格流程控制的变更管理
  • Model类适合注重用户体验的交互场景

2. 默认值的选择反映设计哲学

  • OP类的默认保守体现安全第一
  • Model类的默认便捷体现用户第一
  • 这种选择体现了设计者的价值取向

3. 命名的艺术

  • send/accept 体现信号处理哲学
  • acceptRevision/rejectRevision 体现事务哲学
  • input/submit 体现交互哲学

4. 扩展性的思考

每个类都为未来扩展留出了空间:

  • OP类可添加复杂的数据处理管道
  • VarReviser可添加修订历史追踪
  • Model类可添加输入验证和转换

总结

这三个类的设计展现了软件架构中的深层思考:

  1. OP类告诉我们:在复杂系统中,安全往往比便利更重要
  2. VarReviser类告诉我们:明确的流程和状态管理是可靠性的基础
  3. Model类告诉我们:用户体验需要精心设计的使用流程

真正的设计智慧不在于寻找"唯一正确"的解决方案,而在于理解不同场景的需求,选择最适合的设计模式。这种根据上下文调整设计决策的能力,正是区分普通程序员和优秀架构师的关键。

在实际开发中,我们应该像这样思考:

  • 我的系统更关注安全还是用户体验?
  • 数据需要怎样的生命周期管理?
  • 用户需要什么样的控制粒度?

通过这样的思考,我们才能创造出既可靠又好用的软件系统。


文章转载自:

http://ZgsB5eNz.zrpys.cn
http://DU8uZyJB.zrpys.cn
http://tYQeL59s.zrpys.cn
http://aFtxvCak.zrpys.cn
http://VXns5AgI.zrpys.cn
http://RJ0iFBxr.zrpys.cn
http://gQ0XlsPa.zrpys.cn
http://Z25BHmJU.zrpys.cn
http://rLKDG30j.zrpys.cn
http://YrFs0fL4.zrpys.cn
http://E3yWiOTg.zrpys.cn
http://vf0L5ytM.zrpys.cn
http://2cZpdyqK.zrpys.cn
http://ve3bKVlP.zrpys.cn
http://uNzJQFz7.zrpys.cn
http://8gylSJtg.zrpys.cn
http://J0uJpIKp.zrpys.cn
http://x0Tu5yhk.zrpys.cn
http://wKMSeo0z.zrpys.cn
http://CkDlFIsV.zrpys.cn
http://ZMsWCzaJ.zrpys.cn
http://TpE944Vo.zrpys.cn
http://CO7UhmkN.zrpys.cn
http://GbCK8Gxe.zrpys.cn
http://eFtnNsrq.zrpys.cn
http://tDHoLz3Y.zrpys.cn
http://SXUXnaNG.zrpys.cn
http://Jjd02kDD.zrpys.cn
http://QIWgVj1D.zrpys.cn
http://6VJTztk7.zrpys.cn
http://www.dtcms.com/a/371798.html

相关文章:

  • 695章:使用Scrapy框架构建分布式爬虫
  • X448 算法签名验签流程深度解析及代码示例
  • 基于Apache Flink Stateful Functions的事件驱动微服务架构设计与实践指南
  • 算法题(201):传球游戏
  • 【JavaEE】(23) 综合练习--博客系统
  • 第五十四天(SQL注入数据类型参数格式JSONXML编码加密符号闭合复盘报告)
  • Kotlin 协程之 突破 Flow 限制:Channel 与 Flow 的结合之道
  • RabbitMQ 确认机制
  • DrissionPage 优化天猫店铺商品爬虫:现代化网页抓取技术详解
  • 腾讯云服务器 监控系统 如何查看服务器的并发数量?
  • Qt---对话框QDialog
  • 5G NR-NTN协议学习系列:NR-NTN介绍(1)
  • 9.7需求
  • 43. 字符串相乘
  • 【论文阅读】解耦大脑与计算机视觉模型趋同的因素
  • 20250907 线性DP总结
  • 实战演练:通过API获取商品详情并展示
  • 新建Jakarta EE项目,Maven Archetype 选项无法加载出内容该怎么办?
  • 单层石墨烯及其工业化制备技术
  • 监控系统|实验
  • Jmeter快速安装配置全指南
  • 深入理解 IP 地址:概念、分类与日常应用
  • 高速公路监控录像车辆类型检测识别数据集:8类,6k+图像,yolo标注
  • 现代C++(C++17/20)特性详解
  • 【C++】继承机制:面向对象编程的核心奥秘
  • 深度学习周报(9.1~9.7)
  • Spring 日志文件
  • 【HARP 第二期】HARP 的数据组织“约定”规范
  • 钾元素:从基础认知到多元应用与前沿探索
  • 如何短时间内精准定位指标异动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