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工程师的“新生”:良策金宝AI,让我重新爱上设计
我是李工,今年52岁,在电力设计院干了整整三十年。
从手绘出图到CAD出图,从翻规范手册到查电子PDF,我见证了这个行业一步步走向数智化。但说实话,这几年,我有点“跟不上了”。
项目越来越多,工期越来越紧,可研报告、招投标书……写文档的时间比思考设计的时间还多。更别提那些反复核对的计算表、一遍遍修改的CAD图、还有永远查不完的规范条款。有时候半夜醒来,脑子里还在过“短路电流要不要再算一遍”。
去年年底,院里引入了一款叫良策金宝AI的新工具。起初我没太当回事,觉得又是哪个“花里胡哨”的软件。可用了几天后,我不得不承认——它,改变了我的职业生涯。
从“翻书”到“提问”:工程规范查询,终于不累了
以前查规范,我得打开一堆PDF,Ctrl+F找关键词,还经常漏掉更新的版本。有一次,一个项目因为引用了作废的规范,差点被退回。
现在,我只需要在良策金宝AI里输入:“10kV配电房的防火间距要求”,它立刻返回GB 50229-2019的相关条款,给出了解答。这叫工程规范查询?不,这叫“懂我的AI”。
计算不再“心慌”:AI工程计算,让数据说话
我最怕算错的是各类工程计算。以前算完还得让年轻同事再核一遍,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良策金宝AI的AI工程计算功能,内置了我们常用的公式和标准,输入参数后,一键生成计算表,连公式依据都列得清清楚楚。
写报告,从“煎熬”到“轻松”:AI生成工程文档
写项目推荐书曾是我最头疼的事。框架、内容、格式,改来改去,一写就是好几天。
现在,我在表单里输入项目的一些关键参数——项目类型、电价、消纳率、运营成本等,点击“提交”,几分钟,一份结构完整、逻辑清晰的初稿就出来了。这叫AI生成工程文档。我可以把精力放在优化方案上,而不是码字。
图纸,也能“一键生成”?AI生成 CAD图 真的来了
我们院里有个新来的研究生,CAD还不太熟,画张串线图要花一整天。我让他试试良策金宝AI的AI生成 CAD图功能:上传一张厂区航拍图,自定义标注,系统自动生成CAD图纸。
他惊讶地说:“这哪是软件,简直是师傅。”
审图,也不再“靠经验”:AI审核工程文档
最让我意外的是AI审核工程文档功能。有一次我交了一份初设说明,系统自动标出:“未配置防孤岛保护”,依据是GB/T 19964-2012第8.2条。我一查,还真是漏了。
这不再是“人审人”,而是“AI帮人”,把低级错误挡在出门前。
背后,是真正的“电力大模型”
后来我才知道,良策金宝AI不是简单的工具合集,而是基于一个强大的电力大模型。它学了8万多本规范、无数真实项目,懂电力、懂设计、懂我们工程师的“语言”。
更让我佩服的是,我们院还和他们合作,做了大模型私有化部署。所有数据都在内网,安全可控。他们还派了技术团队来做AI技术咨询,帮我们把历史项目导入系统,做大模型训练,甚至开发了适合我们院业务的垂直大模型。
现在,良策金宝AI已经成了我们院的“工程师AI助手”,不只是我,从新人到总工,都在用。
有人说,AI会取代工程师。我不这么看。良策金宝AI没有取代我,它让我从繁琐事务中解脱出来,重新把心思放在“设计”本身——这才是工程师该干的事。
我老了,但我的工作,却因为良策金宝AI,焕发了“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