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预测 | 第36讲 Matlab基于CNN-BiGRU-Attention的锂电池剩余寿命预测
该代码是一个基于 CNN-BiGRU-Attention 混合神经网络模型 的锂电池容量预测与剩余寿命(RUL)评估。以下是对代码的全面分析:
一、主要功能
- 数据导入与预处理:从Excel文件中读取电池充放电循环数据(B0005作为训练集,B0006作为测试集)。
- 构建深度学习模型: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NN)提取局部特征,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GRU)捕捉时间序列前后依赖关系,自注意力机制(Self-Attention)增强关键信息提取。
- 模型训练与预测:使用Adam优化器训练模型,并对训练集和测试集进行预测。
- 结果可视化与分析:
- 绘制训练过程中的损失和RMSE曲线(极坐标形式);
- 展示预测值与真实值的回归图、误差直方图、拟合效果图;
- 计算多种评估指标(RMSE、MAE、MAPE、R²、RPD等);
- 绘制雷达图、罗盘图对比训练集和测试集性能。
- 剩余寿命预测:基于设定的容量阈值(1.4)预测测试电池的剩余循环寿命。
二、算法步骤
-
数据准备:
- 导入训练集(B0005)和测试集(B0006);
- 构建延时序列(kim=2)和预测步长(zim=1);
- 划分输入输出,并进行归一化处理。
-
模型构建:
- 使用
layerGraph
构建包含以下层的网络:- 输入层 → 序列折叠层;
- 两个卷积层 + ReLU激活;
- 序列反折叠层 → 双向GRU层;
- 自注意力层 → 全连接层 → 回归层。
- 使用
-
模型训练:
- 使用
trainingOptions
设置训练参数; - 调用
trainNetwork
进行训练。
- 使用
-
预测与反归一化:
- 对训练集和测试集进行预测;
- 将结果反归一化回原始量纲。
-
结果分析与可视化:
- 计算各类误差指标;
- 绘制多种图表展示预测效果和误差分布;
- 输出评价指标表格。
-
剩余寿命评估:
- 根据容量阈值判断测试电池的剩余寿命。
三、技术路线
- 数据处理:时间序列滑窗处理 + 数据归一化;
- 特征提取:CNN 提取局部特征;
- 序列建模:BiGRU 捕捉双向时序依赖;
- 注意力机制:Self-Attention 强化关键时间步;
- 多任务输出:回归预测 + 剩余寿命评估;
- 可视化分析:极坐标图、雷达图、罗盘图、误差分布图等。
四、参数设定
参数 | 说明 |
---|---|
kim = 2 | 历史步数(输入维度) |
zim = 1 | 预测步长 |
numHiddenUnits = 64 | GRU隐藏单元数 |
MaxEpochs = 100 | 最大训练轮数 |
MiniBatchSize = 64 | 批处理大小 |
InitialLearnRate = 0.001 | 初始学习率 |
L2Regularization = 0.001 | L2正则化系数 |
LearnRateDropFactor = 0.1 | 学习率衰减因子 |
LearnRateDropPeriod = 50 | 学习率衰减周期 |
threshold = 1.4 | 电池失效容量阈值 |
五、运行环境
- 平台:MATLAB2023b;
- 数据格式:Excel 文件(
.xlsx
); - 依赖函数:需自定义
FlipLayer
、selfAttentionLayer
等层(若未内置); - 可视化依赖:需支持
polarplot
、radarChart
等图形函数。
六、应用场景
- 锂电池容量预测:预测电池容量衰减趋势;
- 剩余寿命预测(RUL):评估电池剩余可用循环次数;
- 故障预警与维护策略:提前识别电池性能下降,指导更换或维护;
%% 数据集分析
.rtcContent { padding: 30px; } .lineNode {font-size: 10pt; font-family: Menlo, Monaco, Consolas, "Courier New", monospace; font-style: normal; font-weight: normal; }
%% 数据归一化
[P_train, ps_input] = mapminmax(P_train, 0, 1);
P_test = mapminmax('apply', P_test, ps_input);
[t_train, ps_output] = mapminmax(T_train, 0, 1);
t_test = mapminmax('apply', T_test, ps_output);
%% 数据平铺
% 将数据平铺成1维数据只是一种处理方式
% 也可以平铺成2维数据,以及3维数据,需要修改对应模型结构
% 但是应该始终和输入层数据结构保持一致
P_train = double(reshape(P_train, f_, 1, 1, M));
P_test = double(reshape(P_test , f_, 1, 1, N));
t_train = t_train';
t_test = t_test' ;
%% 数据格式转换
for i = 1 : Mp_train{i, 1} = P_train(:, :, 1, i);
end
for i = 1 : Np_test{i, 1} = P_test( :, :, 1, i);
end % 建立空白网络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