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Hysplit大气传输和污染扩散-轨迹聚合标准20%30%用途

1、HYSPLIT轨迹聚合中的百分比标准

在HYSPLIT模型中,轨迹聚合(Trajectory Clustering)用于将大量轨迹按相似性分组,20%和30%是常见的聚合阈值标准,反映轨迹间的空间相似度要求。

2、20%和30%的具体含义

这两个百分比代表轨迹聚合算法中允许的最大空间差异阈值。具体计算基于轨迹之间的空间距离标准差(或均方根距离):

  • 20%阈值:要求轨迹组内各轨迹间的空间差异不超过整体轨迹样本空间分布标准差的20%,聚合条件更严格,生成的组数更多。
  • 30%阈值:允许更大的空间差异(标准差的30%),聚合条件更宽松,生成的组数较少但每组轨迹更分散。

3、阈值选择的影响

  • 20%标准
    适用于需要高精度分析的场景(如污染源精确定位),轨迹分组更细,能识别更局部的传输路径,但可能增加计算量。

  • 30%标准
    适合大尺度分析(如区域传输模式研究),减少组数以突出主要传输路径,可能忽略部分细节但增强整体规律的可视化。

4、个人理解

    1)App默认使用30%参数。

    2)官方文档:

View possible final number of clusters.  Typically a pairing of "different" clusters is indicated by a 30% change in the percent change in total spatial variance (see Step 2, Display plot). Run lists the possible final cluster numbers.  If the 30% criterion does not identify any, the 20% criterion may be chosen.  The maximum is arbitrarily set to 20 clusters。(查看可能的最终聚类数量。通常,“不同”聚类的配对由总空间方差变化百分比中30%的变化表示(参见步骤2,显示图表)。运行列表显示可能的最终聚类数量。如果30%的标准未识别出任何结果,可选择20%的标准。最大聚类数默认设置为20个。)

    也就是说默认使用30%来选择聚类数量,如果没有数量结果,则使用20%再算一次重新选择。

5、聚类数量读取Java代码

    private List<NcDataEntry> readTsvFile(String filePath) {List<NcDataEntry> dataEntries = new ArrayList<>();try (BufferedReader br = new BufferedReader(new FileReader(filePath))) {String line;while ((line = br.readLine()) != null) {// 分割一个或多个空白字符String[] parts = line.trim().split("\\s+");if (parts.length >= 2) {try {int nc = Integer.parseInt(parts[0]);double tsv = Double.parseDouble(parts[1]);dataEntries.add(new NcDataEntry(nc, tsv));} catch (NumberFormatException e) {// 忽略无法解析为数字的行System.err.println("忽略无法解析的行: " + line);}}}} catch (IOException ex) {throw new FileOptionException("读取文件时出错: " + ex.getMessage());}return dataEntries;}
import lombok.Data;@Data
public class NcDataEntry {private int nc;private double tsv;public NcDataEntry(int nc, double tsv) {this.nc = nc;this.tsv = tsv;}
}

http://www.dtcms.com/a/360063.html

相关文章:

  • 国内大型银行数据模型实践案例
  • PerfectSquares.java
  • 解决COB支架偏移载具分析问题根源
  • 编译器领域 名人堂
  • 单表查询-group by rollup优化
  • ibping基本使用 以及 包丢失 超时 排障
  • 【GPT入门】第62课 情感对话场景模型选型、训练与评测方法,整体架构设计
  • Redis核心原理与Java应用实践
  • 基于Seurat的空转单样本数据分析流程学习(一)
  • 性能优化三剑客:`memo`, `useCallback`, `useMemo` 详解
  • 7.1elementplus的表单
  • PyQt5 K线图实现与性能优化详解
  • 我的创作纪念日|一周年,上海-昆明-上海
  • QoS 基本原理与配置
  • 学生请假就餐系统
  • AI 赋能 Java 开发效率:全流程痛点解决与实践案例(二)
  • 使用cursor claude sonnet4的一些感受
  • 【系统分析师】高分论文:论原型法及其在系统开发中的应用
  • Langflow 框架中 Prompt 技术底层实现分析
  • LangChain中Prompt处理机制的技术架构与核心思想分析
  • [信号与系统个人笔记]第三章 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
  • PPO、DPO和GRPO的区别
  • 【百度】C++开发(25届提前批 一面)面经
  • MongoDB 从零到入门:实用指南
  • 多租户配额与预算:限额、配额周期与突发桶的结算模型(Final)
  • juicefs+ceph rgw 存储安装
  • React 状态管理演进之路:从 Dva 到现代架构
  • leetcode 面试题 01.01.判定字符是否唯一
  • 解决浏览器的**混合内容安全策略**(Mixed Content Security Policy)带来的无法访问页面
  • 深入探讨JavaScript性能瓶颈:我的优化实战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