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创作纪念日|一周年,上海-昆明-上海
机缘
2024年,我离开工作了四年的上海,跨越三千公里,来到昆明。
逃离北上广,人生还可以选的路有多少?
选择北上广,选择卷,选择一忽儿的光鲜、持续的高压,高强度的工作令人对休息无比渴望。
2024年我下定决心,要离开。
签完字那天其实空落落的,这个目标达成了,但对于前路的感觉却是不知所措。
到达昆明的前两个月,不用加班的工作让身心得到放松。
但是,总有但是,舒适的自然环境和几乎没有强度(对个人而言)的工作逐渐令人感觉在虚度光阴。
我必须要多做点事情,来弥补心灵的日渐恐慌。
打开注册了好几年的CSDN,想到之前学习和工作里都会用到的数据处理,我回忆一下python语言吧。
于是,第一篇文章诞生了。
有第一篇就会有无数篇,很快我就喜欢上了这种更文的感觉,持续至今。
收获
创作的日子也会遇到瓶颈,以前对于编程语言的使用专注于完成某个特定目标,中间会有很多书写代码不专业的地方。
但写作不一样,写作就像写读书笔记,要严谨要规范,不能太野路子。
因此,之前工作里的粗犷作风在这里收敛不少,虽然还是会因为着急而出现错别字,但总体上不影响阅读,在此十分感谢大家的包容。
写了一年,粉丝有三千,这是个很普通的成就。但从心底里十分感谢大家和我一起做读书笔记。
每次发一篇文章,都会收获几分关注。这是个非常快乐的激励,是我不断创作的动力源泉。
日常
当前的创作已经是我工作、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很想日更,但工作确实很忙,所以做不到日更。
但每周都要更新,是我当前的底线。
今年,2025年,其实我又重返上海。中间在选择的时候,经历了很多纠结和挣扎,所以4月到7月之间的更新其实很少。
在写作一周年之际,我在上海的日光下打字。
想想一年前的坚定离别和空落落告别时刻,今年的回归仿佛是早有安排。
BTW,今年回来有时候的写作过程是在酒店大堂完成的,我住的地方附近有一家桔子酒店,为了保持效率,下班后我从住处背着电脑来到酒店开始写作,8月份的不少文章就是在这里发出的。感谢酒店及工作人员。
成就
最大的成就就是敢写,敢写的底气是有人关注,感谢大家!
憧憬
未来还会继续写,持续全方位记录我的工作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