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车载以太网通信测试:牢筑车载网络的质量防线

和传统车载总线CAN/LIN/FlexRay相比,车载以太网(Ethernet)作为核心载体不仅拥有更高的传输速率(100Mbps→1Gbps→10Gbps),更因其点对点的网络拓扑结构,对开发和测试工作,提出了全新的技术需求。车载以太网控制器作为汽车核心通信载体,其基本通信性能质量直接影响智能网联汽车的功能实现(如自动驾驶、OTA升级、车联网等)。那么如何多维度保障车载以太网在实车环境中通信的可靠、高效、安全运行呢? 

一、车载以太网基本通信测试的必要性

车载以太网作为汽车核心通信载体,其基本通信测试的必要性远高于传统以太网,不仅仅是单纯“验证网络通断”,也要从安全性、兼容性、合规性等多维度保障总线的可靠运行,是样车从研发到量产的“必经关卡”。本文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测试方向进行讲解:

  • 物理层测试主要包括主/从模式测试、高低压通信测试、链路link up测试等,是车载以太网通信的基础,决定以太网链路的稳定性
  • 数据链路层测试主要包括报文格式测试、MAC地址测试、VLAN测试等,最终确保所传输的数据合规合法”;
  • 通信一致性测试:源IP地址测试、目的IP地址测试、初始化时间测试等,主要是验证DUT发送信息与数据库定义是否一致;
  • 鲁棒性测试:线路短路/开路、极性翻转测试、非法报文攻击测试等,最终确保设备在异常情况下能快速响应;
  • 诊断电压范围测试:欠电压/过电压时诊断停止电压及诊断恢复电压,主要是判断电压阈值性能

二、实测案例分享

1、物理层测试

场景模拟

  • 低压通信范围测试
  • 压通信范围测试

通过标准

  • Vlow_downVlow_up、Vhigh_down、Vhigh_up 满足要求(车厂自定义)

图1低压通信范围测试结果

2、VLAN测试

图2 802.1Q中VLAN帧格式定义

在一个VLAN交换网络中,以太网帧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 有标记帧(Tagged帧):加入了4字节VLAN标签的帧
  • 无标记帧(Untagged帧):原始的、未加入4字节VLAN标签的帧。

以太网链路包括接入链路(Access Link)和干道链路(Trunk Link)。接入链路用于连接交换机和用户终端(如用户主机、服务器等),只可以承载1个VLAN的数据帧。干道链路用于交换机间互连或连接交换机与路由器,可以承载多个不同VLAN的数据帧。在接入链路上传输的帧都是Untagged帧,在干道链路上传输的数据帧都是Tagged帧。

交换机内部处理的数据帧一律都是Tagged帧。从用户终端接收无标记帧后,交换机会为无标记帧添加VLAN标签,重新计算帧校验序列(FCS),然后通过干道链路发送帧;同时向用户终端发送帧前,交换机会去除VLAN标签,并通过接入链路向终端发送无标记帧。基本通信性能测试中另一项重要的测试,即VLAN测试。

场景模拟

  • 数据库定义 VLAN ID、TPID、DEI、PCP 测试。

通过标准

  • DUT发送以太网报文的VLAN ID、TPID、PCP与数据库定义一致。

(a)VLAN测试数据

(b)VLAN测试报告

图2 VLAN测试结果

3、传输层测试

场景模拟

  • TCP 的 MSS 值测试
  • UDP 使能 checksum 测试。

通过标准

  • TCP 的 MSS与需求规范定义一致
  • DUT 发送的 UDP 报文的 checksum 都被使能。

(a)TCP 的 MSS测试数据及测试报告

(b)UDP 报文的 checksum测试数据及测试报告

图3 传输层测试结果

此外,常见的测试项目还包括IP地址、TCP/IP初始化、诊断初始化、TCP/UDP源、目的端口测试等。

结语

车载以太网基本通信性能测试是整车功能逻辑开发验证的“把控”关节,从“合规性、可靠性、鲁棒性”等维度为智能网联汽车“核心通信载体”创建了一套“质量门槛”,既满足了技术突破的性能要求,又死守了功能逻辑正确性的底线,更保障了不同芯片厂商协作的兼容性,最终确保车载以太网在复杂网络环境中稳定运行,支撑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等核心功能的实现。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关于车载以太网的内容,可以直接留言或者将需求发送至邮箱market@dotrustech.com,期待与您深入交流!

http://www.dtcms.com/a/357263.html

相关文章:

  • 【51单片机】【protues仿真】 基于51单片机叫号系统
  • 基于EB的K3XX_GPT定时器中断的实现方法
  • 精通与AI对话的艺术:如何通过角色扮演获得精准输出
  • 【Rust】 6. 字符串学习笔记
  • Day12-python文件操作(二)
  • java开发连接websocket接口
  • STM32CubeMX(十八)USB-MSC:外部flash模拟U盘
  • Day17_【机器学习—特征预处理(归一化和标准化)】
  • 期权杂记(二)
  • Hadoop(六)
  • 迁移学习实战:医疗影像识别快速突破方案
  • 【实时Linux实战系列】实时数据可视化技术实现
  • Python OpenCV图像处理与深度学习:Python OpenCV开发环境搭建与入门
  • 嵌入式Linux驱动开发:设备树与平台设备驱动
  • 2023年12月GESP5级C++真题解析,包括选择判断和编程
  • 嵌入式-定时器的输入捕获,超声波获距实验-Day23
  • 如何使用 Vector 连接 Easysearch
  • 【实时Linux实战系列】实时环境监控系统的架构与实现
  • PPT处理控件Aspose.Slides教程:使用 C# 编程将 PPTX 转换为 XML
  • 【实时Linux实战系列】基于实时Linux的虚拟现实应用开发
  • 趣味学Rust基础篇(所有权)
  • 【DeepSeek】公司内网部署离线deepseek+docker+ragflow本地模型实战
  • 《跳出“技术堆砌”陷阱,构建可演进的软件系统》
  • 【PyTorch】神经风格迁移项目
  • 每周资讯 | 《恋与深空》获科隆游戏展2025“最佳移动游戏奖”;8月173个版号下发
  • 【小白笔记】访问GitHub 账户的权限英文单词解释
  • nvm使用和node使用
  • 【前端教程】用 JavaScript 实现4个常用时间与颜色交互功能
  • centos8部署miniconda、nodejs
  • webpack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