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投手甲的认知比投手乙高?
看看你公司的投手在第几层!!!
第一层:基础操作
他做的操作能讲出背后的底层逻辑。
能讲清楚这个操作带来的可能性效果会有A、B或者C,出现概率最高的可能是C。
能讲清楚操作的步骤一二三,重点操作是哪个,注意事项是什么。
你也会做这些操作,他讲了你能听懂,但是让你这么有逻辑的讲出来。
第一你讲不出来,第二你无法再次还原,也就是你全程听他讲了,但是让你再同样讲给其他人你哑火了。
语言的边界就是你认知的边界。
说不清楚说明你思考是模糊的,大脑对这个知识的理解是网状凌乱的,认知是不通透的。
第二层:方法策略
遇到不起量,不稳定,成本高,消耗拉不上去,完成不了KPI问题。
他可以:
从宏观视角,账户资源/素材团队/技术升级的视角提出改变建议来配合投放完成从玩法、素材、链路的优化尝试迭代。
从中观视角、规划广告账户,调整账户结构、升级产品卖点痛点情绪点的素材方法论能力。
从微观视角,指导具体操作方法,操作节奏、把握重点环节、遇到问题及时调整方向。
同样的操作他已经从思考、行动、总结内化为自己的经验。
可以从上到下去思考演绎,也可以从最基础的操作发现问题升维到中观宏观的解决方法。
厉害的是他甚至形成了自己的方法论可以指导传授给其他投手。
第三层:认知的改变
他帮你解决了一个账户问题,并给你讲解了what/why/how
甚至延伸到思维方式,逻辑推理,社会人性、产品,流量,用户。
让你一直以为的账户问题就只是账户问题感到了自己的局限。
你瞬间有种醍醐灌顶之感,原来还可以这样,感觉他总是能出其不意。
他改变了你原有的对投放的认知,让你原本一直以为的知识高楼瞬间崩塌。
带给你原本的思维方式很大的冲击波,有种降维打击的感觉。
让你看清楚了,思维的力量,知识的边界。
让你改变了你曾经一直认为的正确答案只有A和B,没想到还能走出C。
让你以后只要看到他,你就有种本能的感觉,我要学习、我要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