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资质信息化迎检核心流程经验分享
特级资质申报中的信息化检查环节,是企业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大考”。专家现场检查虽然时间紧凑(通常信息化是一上午),但流程环环相扣,直接影响专家对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判断。根据我们的经验,专家从到达企业到离开,主要经历以下几个核心步骤:
1,专家抵达企业后,由企业高层领导(通常分管信息化或资质的副总)和信息化负责人热情接待,引导至预先布置好的检查会议室。
首次会议: 这是迎检的“开场白”,至关重要。会议由专家主持,企业信息化负责人(或总工)进行专题汇报,核心内容是:
企业信息化整体规划与目标: 展示信息化建设与企业战略的结合。
系统建设与应用情况: 重点围绕资质标准要求(如综合项目管理、知识管理、数据中心等),清晰说明覆盖的业务范围、集成的深度、应用的效果。
满足特级资质标准的情况自评: 对照资质信息化考评表,说明企业自认为达标的核心点。
2,系统演示与功能验证:
核心环节: 汇报结束后,专家会要求现场操作演示。这是检验系统是否“真用、实用、好用”的核心。
演示重点: 一个完整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立项、合同、进度、成本、物资、设备、质量安全、竣工)。
系统间的数据互通性(如财务与项目成本、物资与合同等)。
总结:演示必须真实、流畅、有深度。操作人员(通常是关键用户或项目经理)要非常熟悉业务和系统,能快速响应专家指令,清晰解释操作逻辑和数据流向,避免“照本宣科”或“只点按钮不解释”。专家会不断提问,验证系统是否真正融入日常管理。
3,资料查验:抽查原始资料,要求提供与演示流程对应的原始单据、审批记录、过程文件 (电子或纸质)。例如,演示的某个采购流程,专家可能要求查看对应的采购申请单、审批意见、入库 单、等在系统中的完整留痕。目的是验证线上流程与线下业务的一致性,系统数据是否“有源之水”。
4,会议结尾:
企业管理交流: 在系统演示完后,如果时间还没有到,专家会和相关的演示人员沟通交流企业是怎么对各个业务流进行管理的,这一块的内容不涉及到系统,很多的是交流企业的管理心得,规章制度,体现企业的管理水平。
口头反馈: 专家会简要总结检查的总体印象,口头反馈发现的主要亮点和存在的问题、疑点或不足。他们通常不会当场给出结论,但会指出需要关注或改进的地方。
资料提交确认: 确认专家需要带走的所有电子或纸质资料清单。
5,专家离场:
企业领导或信息化负责人礼貌送别专家离场,其他汇报人员起立目送专家离开会场。迎检现场工作至此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