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新能源知识库(81)新能源半实物仿真平台介绍

半实物仿真平台(Hardware-in-the-Loop, HIL)通过将物理硬件与虚拟模型结合,为光储充一体化平台(光伏+储能+充电)的设计、测试与优化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其核心价值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设计验证与系统优化

1.​多能耦合协同验证

通过建立光伏、储能电池、充电桩等设备的精确数学模型,并与实际控制器(如PCS、EMS)进行实时交互,验证能量调度策略的可行性。例如,模拟光伏出力波动时储能充放电的响应速度及充电桩功率分配逻辑,优化系统效率。

2.极端工况预演

模拟电网故障、极端天气(如暴晒、低温)、电池热失控等场景,测试系统保护机制的可靠性。如华为数字能源在红海新城光储项目中完成1400余项仿真用例,误差控制在2%以内,提前规避了潜在风险。

二、安全性与可靠性提升

1.​电池安全预警

接入真实BMS硬件,结合电池寿命衰减模型(如SOH、SOC曲线)和热失控预测算法,实现对过充、内短路等故障的毫秒级预警,降低事故概率。

2.并网/离网无缝切换测试

通过仿真电网电压突变、频率振荡等场景,验证光储充系统在离网模式下的自启动能力及并网时的电能质量(如谐波抑制),确保符合GB/T 36548等标准。

三、测试效率与成本控制

1.​替代高成本物理测试

传统测试需搭建真实光储充场站,耗资巨大。半实物仿真平台可在实验室模拟全年充放电循环,缩短测试周期70%以上。例如,艾德克斯IT6600系列支持光伏阵列与电池双通道同步测试,单设备替代多台仪器。

2.自动化测试与报告生成

支持预设测试流程(如EN50530光伏效率测试、充电桩国标合规性测试),自动生成诊断报告,减少人工干预。爱科赛博平台可一键导出充放电效率、MPPT动态响应等数据。

四、多系统协同与创新应用

1.虚拟电厂(VPP)集成验证

模拟光储充系统参与电网调频、需求响应的场景。通过半实物平台连接本地控制器与云端调度指令,验证聚合响应策略的经济性,辅助获取调峰收益。

2.​​“光储充+电池检测”拓展

部分充电站新增电池健康检测服务。仿真平台可模拟电池不同老化状态(如内阻变化、容量衰减),为车主生成检测报告,衍生新盈利模式。

五、有HIL实验室的高校

1.南京邮电大学

能源与通信领域​:开发“微电网系统的能量变换与控制虚拟仿真实验”,结合电力电子硬件与数字孪生技术,优化光储充系统调度策略

2.山东大学新能源精细化建模与仿真测试实验室

设备配置​:RT-LAB实时仿真系统、Chroma61860回收式电网模拟器。

构建风光储一体化测试平台,支撑100%新能源电网的频率控制与故障穿越研究

3.华中科技大学电力电子仿真实验室

基于实时仿真器(如StarSim HIL),支持学生自主搭建光伏/风机并网拓扑。

开放控制算法修改权限,适配创新型实验(如微电网调度策略验证)

六、造价

一整套半实物仿真平台的造价跨度极大:

教学级​(20万–50万元):满足基础算法验证与课程实验。

工业级​(50万–300万元):需平衡实时性与模型精度。

军工/科研级​(300万元+):为极端工况验证与高可靠性买单。

七、硬件在环测试半实物仿真的关联

硬件在环测试(Hardware-in-the-Loop, HIL)与半实物仿真(Semi-Physical Simulation)是工程测试领域的两种核心技术,二者既有紧密联系又有明确区别。以下是其关系及核心差异的详细分析:

1.核心定义与技术共性

两者均通过 ​​“虚实结合”​​ 方式,将真实硬件(如控制器、传感器)与虚拟模型(如动力学、环境模型)集成,构建闭环测试环境。核心目标是 ​降低全实物测试的成本与风险,同时覆盖极限工况(如电网故障、飞行器失控),提升系统可靠性。

技术基础相似

实时仿真系统​:依赖实时操作系统(RTOS)、FPGA或多核CPU硬件,确保仿真步长精确(微秒级至毫秒级)。

信号接口​:需支持CAN、EtherCAT、ARINC等协议,实现硬件与模型的数据交互。

建模工具​:如Simulink、StarSim,用于开发被控对象模型并生成实时代码。

2.核心区别:系统架构与适用场景

维度

硬件在环测试(HIL)​

半实物仿真

核心对象

以被测控制器(DUT)为核心(如ECU、BMS),其他部分完全虚拟化

集成更多真实硬件(如传感器、执行器、机械部件)

实时性要求

严格实时(微秒级),如电力电子开关仿真需步长≤1μs

可放宽至毫秒级(视硬件动态响应而定)

系统复杂度

侧重控制逻辑验证,以电信号交互为主

需处理多物理场耦合(机械力、热传导、流体等)

典型场景

- 汽车ECU响应急刹车信号
- 储能逆变器电网故障穿越测试

- 飞行器舵机与虚拟气动模型联合测试
- 机器人机械臂动态避障

关键说明​:

半实物仿真包含HIL​:当半实物仿真系统部署于实时环境(RTOS/FPGA)时,可视为HIL;但非实时的半实物仿真(如基于Windows平台)因无法保证确定性,不符合HIL标准。

HIL是半实物仿真的子集​:HIL专指对控制器的闭环测试,而半实物仿真涵盖更广泛的硬件集成(如传感器、执行器)。

3.应用场景对比

​1)HIL的典型应用

汽车领域​:验证ECU在电池过充、电机堵转等故障下的保护逻辑。

能源系统​:模拟电网波动对光伏逆变器的影响(如远宽能源StarSim平台)。

自动驾驶​:虚拟交通环境与真实控制器的交互测试。

​2)半实物仿真的扩展场景

航空航天​:真实舵机 + 虚拟气动模型,测试飞行器极端姿态控制(如熠速飞控平台)。

工业机器人​:机械臂与虚拟障碍物的力反馈交互,验证运动规划算法。

电力系统​:兆瓦级功率硬件在环(P-HIL),通过功率放大器模拟高电压负载。

4.技术实现差异

组件

HIL系统

半实物仿真系统

实时平台

必须使用RTOS/FPGA(如dSPACE、Speedgoat)

可选非实时系统(低速场景)

故障注入能力

支持电气故障模拟(短路、信号偏移)

扩展至机械磨损、热失控等多物理故障

扩展性

模块化接口(如CAN卡、模拟I/O板)

需兼容转台、负载模拟器等大型物理设备


验证控制算法​(如BMS充放电逻辑),选HIL(效率高、成本低);

总结

半实物仿真平台是光储充系统从实验室设计迈向工程落地的核心桥梁:

短期价值​:通过虚拟验证降低试错成本,加速产品合规上市;

长期价值​:保障20年以上生命周期内的安全稳定运行,并为VPP协同、电池检测等创新场景提供技术基座。

其成功依赖高精度模型​(如3阶RC电池模型)、实时性保障​(步长≤1ms)及多硬件兼容性​(支持Simulink、FPGA等集成),成为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建设的“数字沙盘”。

http://www.dtcms.com/a/341089.html

相关文章:

  • C/C++ Linux系统编程:详解常见的系统调用函数,文件I/O核心:open, close, read, write
  • 【C++】基础:C++11-14-17常用新特性介绍
  • 计算机网络技术-局域网配置(Day.4)
  • 微信小程序授权登录+JWT
  • shell间接引用
  • CVE-2018-12613 漏洞复现
  • 为什么我的UI界面会突然卡顿,失去响应
  • FLASK项目快速构建
  • 用TestComplete打造高效CI/CD测试流程
  • nodejs mongodb基础
  • 【论文阅读】-《SIGN-OPT: A QUERY-EFFICIENT HARD-LABEL ADVERSARIAL ATTACK》
  • Gitea Webhook教程:实现git push后自动部署更新网站 (CI/CD入门)
  • 7.2 Linux:驱动开发——模块机制
  • 7.3 Linux:驱动开发——应用程序和驱动程序的交互
  • imx6ull-驱动开发篇30——Linux 非阻塞IO实验
  • 电商平台商品详情数据爬取教程​
  • JS原型链
  • 第10课_Rust网络编程
  • TrustZone 版的按键点灯程序下载调试 LAT1492
  • 迅为RK3562开发板Android修改uboot logo
  • element UI 和 element plus 在组件上有哪些不同
  • 《算法导论》第 35 章-近似算法
  • 《设计模式之禅》笔记摘录 - 17.模板方法模式
  • hot100 之160-相交链表(双指针切换)
  • 如何合并分卷压缩文件?两种方法让文件更整洁
  • SQL详细语法教程(七)核心优化
  • 【CocosCreator】electron/Cocos双窗口本地模拟聊天系统
  • 挑战极限:在256MB内存的机器上构建MySQL极简安装方案
  • Nginx 负载均衡和缓存配置
  • Unicode 字符串转 UTF-8 编码算法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