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基础
1 web基础
用户访问网站,使用App时,都是基于Web这种 Browser/Server模式,简称BS架构。它的特点是,客户端只需要浏览器,应用程序的逻辑和数据都存储在服务器端。浏览器只需要请求服务器,获取Web页面,并把Web页面展示给用户即可。
1.1 Internet的基本概念
-
Internet:全球性的计算机互联网络。
用于信息共享和交互,基于共同协议(如HTTP)进行通信。
-
Web(World Wide Web):全球广域网,也称为万维网。
Internet上最流行的网络应用之一,通过超文本、超媒体和HTTP协议实现信息和服务无缝连接,是一种分布式图形信息系统。
1.2 web技术的主要组成
- 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用于定义网页结构和内容的标记语言。
- CSS(层叠样式表):用于控制网页样式,实现内容与样式分离。
- JavaScript:为网页添加动态行为和交互性的脚本语言。
1.3 web开发架构和技术
- 客户端技术:HTML、CSS、JavaScript等,负责页面展示和用户交互。
- 服务器端技术:处理客户端请求,生成动态内容,如Java、Python、 PHP等。
- 数据库技术:存储和管理Web应用数据,如MySQL、SQL Server、 Oracle等。
1.4 web的工作原理
- 浏览器:请求服务器获取Web页面,解析并展示给用户。
- 服务器:接收浏览器请求,生成并发送HTML网页等资源。
- HTTP协议: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协议,基于请求-响应模式。
1.5 web应用的工作机制
- 用户通过浏览器输入URL,向服务器发送HTTP请求。
- 服务器接收请求,处理并生成响应(如HTML页面)。
- 浏览器接收响应,解析并展示页面给用户。
1.6 域名概述
-
域名的产生:IP地址不易记忆
-
早期使用Hosts文件解析域名:主机名称重复、主机维护困难
-
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分布式、层次性
-
域名空间结构
- 根域
- 顶级域
- 组织域
- 国家/地区域名
- 二级域
- FQDN=主机名.DNS后缀
-
域名注册
域名注册是Internet中用于解决地址对应问题的一种方法
遵循先申请先注册原则
域名注册步骤:准备申请资料→寻找域名注册网址→查询域名→正式申请→申请成功
1.7 网页的概念
-
网页
纯文本格式文件
编写语言为HTML
在用户的浏览器中被“翻译”成网页形式显示出来 -
网站
由一个一个页面构成的,是多个网页的结合体
-
主页
打开网站后出现的第一个网页称为网站主页(或首页)
-
域名
浏览网页时输入的网址
-
HTTP
用来传输网页的通信协议
-
URL
一种万维网寻址系统
-
HTML
用来编写网页的超文本标记语言
-
超链接
将网站中不同网页链接起来的功能
-
发布
将制作好的网页上传到服务器供用户访问的过程
1.8 web版本
-
web1.0
以编辑为特征,网站提供给用户的内容是编辑处理后的,然后用户阅读网站提供的内容,这个过程是网站到用户的单向行为。
-
web2.0
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消费者(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
加强了网站与用户之间的互动,网站内容基于用户提供,网站的诸多功能也由用户参与建设,实现了网站与用户双向的交流与参与。
Web2.0特征:用户分享、以兴趣为聚合点的社群、开放的平台,活跃的用户
1.9 静态网页
-
静态网页是标准的HTML文件
-
扩展名是.htm、.html
文本、图像、声音、Flash动画、客户端脚本和ActiveX控件及Java小程序等
-
是网站建设的基础,早期网站一般都由静态网页制作
-
没有后台数据库、不含程序和不可交互的网页
-
相对更新起来比较麻烦,适用于一般更新较少的展示型网站
-
特点:
每个静态网页都有一个固定的URL,且URL以.htm、.html、.shtml等常见形式为后缀,而不含有 “?”。
网页内容一经发布到网站服务器上,无论是否有用户访问,每个静态网页都是保存在网站服务器上的。
静态网页的内容相对稳定,容易被搜索引擎检索。静态网页没有数据库的支持,在网站制作和维护方面工作量较大,因此当网站信息量很大时完全依靠静态网页制作方式比较困难。
静态网页的交互性较差,在功能方面有较大的限制。
页面浏览速度迅速,过程无需连接数据库,开启页面速度快于动态页面。
1.10 动态网页
-
网页 URL不固定,能通过后台与用户交互
-
在动态网页网址中有一个标志性的符号——“?”
-
常用的语言有PHP、JSP、Python、Ruby等。
-
特点:
-
交互性
网页会根据用户的要求和选择而动态改变和响应,将浏览器作为客户端界面,这将是今后WEB发展的大势所趋
-
自动更新
无须手动地更新HTML文档,便会自动生成新的页面,可以大大节省工作量
-
因时因人而变
当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人访问同一网址时会产生不同的页面
-
2 HTTP协议
HTTP(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是一个工作在应用层的协议,它通常运行在 TCP之上,它指定了客户端以什么样的格式发送信息,以及得到什么样的响应信息。
2.1 HTTP 的起源与标准化历程
HTTP 协议,作为互联网基石之一,其发展可以追溯到 1989 年,由 蒂姆·伯纳斯·李 博士在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首次提出。这一创举不仅催生了万维网(www)的诞生,还奠定了 HTTP 作为互联网内容传输核心协议的地位。
随后,HTTP 的标准制定工作由两大权威组织 —— 万 维网协会(W3C)与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携手推进。经过多轮讨论和迭代。HTTP 1.1 标准最终于 1999年以 RFC 2616 的形式正式发布,这一版本至今仍广泛应用于全球互联网,支持着数以亿计的网络请求与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