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数据结构】深入理解顺序表与通讯录项目的实现

文章目录

  • 一、顺序表的概念与结构
    • 1. 线性表的基础
    • 2. 顺序表与数组的区别
  • 二、顺序表的分类
  • 三、顺序表的结构设计
  • 四、核心功能实现
    • 1. 初始化与销毁
    • 2. 空间检查与扩容
    • 3. 插入操作
      • 尾插
      • 头插
      • 指定位置之前插入
    • 4. 删除操作
      • 尾删
      • 头删
      • 指定位置删除
    • 5. 查找与打印
  • 五、测试代码与运行结果
  • 六、顺序表的实战应用:通讯录项目
    • 1. 项目需求
    • 2. 核心设计思路
      • (1)数据结构设计
      • (2)核心功能实现
  • 七、顺序表的问题与思考
    • 优点:
    • 缺点:
  • 总结

想象一下餐厅就餐的场景:如果没有排队机制,顾客会拥挤混乱,等餐时间变长,体验极差。程序中的数据也是如此——不经过合理组织,会导致数据丢失、操作困难,甚至出现野指针等致命错误。数据结构的核心价值就在于:

  • 高效存储数据
  • 方便快速查找
  • 支持灵活的增删改查操作

最基础的数据结构是数组,但它的局限性很大。比如当数组已满时,插入新数据需要手动扩容;频繁计算有效元素个数还会降低效率。这就是我们需要学习更高级结构的原因——顺序表就是数组的"升级版"。

一、顺序表的概念与结构

1. 线性表的基础

顺序表属于线性表的一种。线性表是由n个相同特性的数据元素组成的有限序列,常见的还有链表、栈、队列等。它的逻辑结构是一条连续的直线,但物理存储方式可以是数组或链式结构。

  • 线性表物理结构不一定连续,逻辑结构是连续的。
  • 顺序表物理结构和逻辑结构都是连续的

2. 顺序表与数组的区别

顺序表的底层基于数组实现,但它对数组进行了封装,提供了更完善的操作接口。简单说:数组是原料,顺序表是加工后的成品

比如数组只能通过下标访问,而顺序表会额外记录有效元素个数和容量,让数据管理更可控。

二、顺序表的分类

顺序表是用一段物理地址连续的存储单元依次存储数据元素的线性结构,通常采用数组存储。根据存储空间的分配方式,可分为两类:

  • 静态顺序表:使用固定大小的数组存储数据,空间一旦确定无法更改
  • 动态顺序表:使用动态开辟的数组存储数据,可根据需要动态扩容,更灵活实用

本文重点实现动态顺序表,因为它能更好地适应数据量变化的场景。

三、顺序表的结构设计

首先我们需要定义顺序表的结构体,动态顺序表需要包含三个核心要素:

typedef int SLDataType;  // 数据类型别名,方便后续修改存储类型
struct SeqList
{SLDataType* arr;     // 指向动态开辟的数组int size;            // 有效数据个数int capacity;        // 容量大小(能存储的最大数据个数)
};
typedef struct SeqList SL;  // 重命名,简化代码

这样的设计有几个好处:

  • 使用SLDataType统一数据类型,后续要存储char或float只需修改这里
  • 分离sizecapacity,清晰区分当前数据量和总容量
  • 用指针指向动态数组,实现存储空间的动态管理

四、核心功能实现

1. 初始化与销毁

初始化函数:将顺序表初始化为空状态

void SLInit(SL* p)  // 传地址而不是传值,因为要修改结构体内容
{p->arr = NULL;p->size = p->capacity = 0;  // 初始状态:无数据,容量为0
}

销毁函数:释放动态开辟的空间,避免内存泄漏

void SLDes(SL* p)
{if (p->arr)  // 如果数组存在,则释放{free(p->arr);}p->arr = NULL;  // 置空指针,避免野指针p->size = p->capacity = 0;  // 重置状态
}

2. 空间检查与扩容

动态顺序表的关键在于自动扩容,我们实现一个专门的函数来处理:

void checkCapacity(SL* p)
{assert(p);  // 确保指针有效// 当有效数据个数等于容量时,需要扩容if (p->size == p->capacity){// 初始容量为4,之后每次翻倍int newCapacity = p->capacity == 0 ? 4 : 2 * p->capacity;// 使用realloc进行扩容(首次调用时相当于malloc)SLDataType* tmp = (SLDataType*)realloc(p->arr, newCapacity * sizeof(SLDataType));if (tmp == NULL)  // 检查扩容是否成功{perror("realloc fail!!");exit(1);  // 扩容失败则退出程序}// 扩容成功,更新指针和容量p->arr = tmp;p->capacity = newCapacity;}
}

为什么选择2倍扩容?这是一种时间和空间效率平衡的策略,既能减少频繁扩容的开销,又不会过度浪费空间。

3. 插入操作

尾插

void SLPushBack(SL* p, SLDataType x)
{assert(p);checkCapacity(p);  // 先检查空间p->arr[p->size] = x;  // 直接在末尾赋值++p->size;  // 有效数据个数加 1
}

头插

void SLPushFront(SL* p, SLDataType x)
{assert(p);checkCapacity(p);// 从最后一个元素开始,依次向后移动一位for (int i = p->size; i >= 1; i--){p->arr[i] = p->arr[i - 1];}p->arr[0] = x;  // 头部位置赋值p->size++;  // 更新数据个数
}

指定位置之前插入

void SLInsert(SL* p, int pos, SLDataType x)
{assert(p);assert(pos >= 0 && pos <= p->size);  // 确保位置有效checkCapacity(p);// 从最后一个元素到pos位置,依次后移for (int i = p->size; i > pos; i--){p->arr[i] = p->arr[i - 1];}p->arr[pos] = x;  // 在pos位置插入新元素p->size++;
}

4. 删除操作

尾删

void SLPopBack(SL* p)
{assert(p);assert(p->size);  // 确保顺序表不为空p->size--;  // 只需将有效数据个数减1(逻辑删除)
}

头删

void SLPopFront(SL* p)
{assert(p);assert(p->size);  // 确保顺序表不为空// 从第二个元素开始,依次向前移动一位for (int i = 0; i < p->size - 1; i++){p->arr[i] = p->arr[i + 1];}p->size--;  // 更新数据个数
}

指定位置删除

void SLErase(SL* p, int pos)
{assert(p);assert(p->size);  // 确保顺序表不为空assert(pos >= 0 && pos < p->size);  // 确保位置有效// 从pos位置开始,依次用后一个元素覆盖前一个for (int i = pos; i < p->size - 1; i++){p->arr[i] = p->arr[i + 1];}p->size--;
}

5. 查找与打印

查找元素:返回元素所在位置,未找到返回-1

int SLFind(SL* p, SLDataType x)
{assert(p);for (int i = 0; i < p->size; i++){if (p->arr[i] == x)return i;}return -1;  // 未找到
}

打印顺序表:遍历输出所有元素

void SLPrint(SL s)
{for (int i = 0; i < s.size; i++){printf("%d ", s.arr[i]);}printf("\n");
}

五、测试代码与运行结果

我们编写测试函数来验证各个功能:

void SLtest01()
{SL s1;SLInit(&s1);  // 初始化// 尾插测试SLPushBack(&s1, 1);SLPushBack(&s1, 2);SLPushBack(&s1, 3);SLPushBack(&s1, 4);SLPushBack(&s1, 5);SLPrint(s1);  // 输出:1 2 3 4 5// 指定位置插入测试SLInsert(&s1, 0, 9);  // 头部插入SLPrint(s1);  // 输出:9 1 2 3 4 5SLInsert(&s1, s1.size, 6);  // 尾部插入(等价于尾插)SLPrint(s1);  // 输出:9 1 2 3 4 5 6// 指定位置删除测试SLErase(&s1, 1);  // 删除索引1的元素SLPrint(s1);  // 输出:9 2 3 4 5 6SLErase(&s1, 2);  // 删除索引2的元素SLPrint(s1);  // 输出:9 2 4 5 6SLErase(&s1, s1.size-1);  // 删除最后一个元素SLPrint(s1);  // 输出:9 2 4 5// 查找测试int find = SLFind(&s1, 4);printf("%d\n", find);  // 输出:2(元素4在索引2位置)SLDes(&s1);  // 销毁
}

六、顺序表的实战应用:通讯录项目

1. 项目需求

实现一个具有以下功能的通讯录:

  1. 存储至少100个人的通讯信息
  2. 保存信息包括:名字、性别、年龄、电话、地址等
  3. 支持增加、删除、查找、修改、显示联系人等操作
  4. 程序结束后,通讯录信息不丢失

2. 核心设计思路

(1)数据结构设计

首先定义联系人信息结构体:

#define NAME_MAX 100
#define SEX_MAX 4
#define TEL_MAX 11
#define ADDR_MAX 100typedef struct PersonInfo {char name[NAME_MAX];  // 姓名char sex[SEX_MAX];    // 性别int age;              // 年龄char tel[TEL_MAX];    // 电话char addr[ADDR_MAX];  // 地址
} PeoInfo;

然后基于动态顺序表实现通讯录:

// 数据类型为PersonInfo
typedef struct PersonInfo SQDataType;// 动态顺序表
typedef struct SeqList {SQDataType* a;      // 存储联系人数据int size;           // 有效联系人个数int capacity;       // 容量
} SLT;// 通讯录类型定义
typedef struct SeqList contact;

(2)核心功能实现

  1. 初始化通讯录
void InitContact(contact* con) {SeqListInit(con);    // 初始化顺序表LoadContact(con);    // 加载历史数据
}
  1. 添加联系人
void AddContact(contact* con) {PeoInfo info;printf("请输入姓名:\n");scanf("%s", info.name);printf("请输入性别:\n");scanf("%s", info.sex);printf("请输入年龄:\n");scanf("%d", &info.age);printf("请输入联系电话:\n");scanf("%s", info.tel);printf("请输入地址:\n");scanf("%s", info.addr);SeqListPushBack(con, info);  // 尾插printf("插入成功!\n");
}
  1. 删除联系人
void DelContact(contact* con) {char name[NAME_MAX];printf("请输入要删除的用户姓名:\n");scanf("%s", name);int pos = FindByName(con, name);  // 查找位置if (pos < 0) {printf("要删除的用户不存在,删除失败!\n");return;}SeqListErase(con, pos);  // 删除指定位置元素printf("删除成功!\n");
}
  1. 数据持久化
    为了保证程序结束后数据不丢失,需要将数据保存到文件:
void SaveContact(contact* con) {FILE* pf = fopen("contact.txt", "wb");if (pf == NULL) {perror("fopen error!\n");return;}// 将通讯录数据写入文件for (int i = 0; i < con->size; i++) {fwrite(con->a + i, sizeof(PeoInfo), 1, pf);}printf("通讯录数据保存成功!\n");fclose(pf);
}

程序启动时加载数据:

void LoadContact(contact* con) {FILE* pf = fopen("contact.txt", "rb");if (pf == NULL) {printf("fopen error!\n");return;}// 循环读取文件数据PeoInfo info;while (fread(&info, sizeof(PeoInfo), 1, pf)) {SeqListPushBack(con, info);}printf("历史数据导入通讯录成功!\n");fclose(pf);
}
  1. 菜单交互
void menu() {contact con;InitContact(&con);int op = -1;do {printf("********************************\n");printf("*****1、添加用户 2、删除用户*****\n");printf("*****3、查找用户 4、修改用户*****\n");printf("*****5、展示用户 0、退出 *****\n");printf("********************************\n");printf("请选择您的操作:\n");scanf("%d", &op);switch (op) {case 1:AddContact(&con);break;case 2:DelContact(&con);break;case 3:FindContact(&con);break;case 4:ModifyContact(&con);break;case 5:ShowContact(&con);break;case 0:printf("退出程序\n");break;default:printf("输入有误,请重新输入\n");break;}} while (op != 0);// 销毁通讯录,同时保存数据DestroyContact(&con);
}

七、顺序表的问题与思考

优点:

  1. 随机访问:可以通过下标直接访问任意元素,时间复杂度O(1)
  2. 缓存友好:数据存储连续,充分利用CPU缓存,访问效率高
  3. 实现简单:相比链表,结构和操作更简单

缺点:

  1. 插入删除效率问题:中间或头部的插入删除操作需要移动大量元素,时间复杂度为O(N)
  2. 增容消耗:增容时需要申请新空间、拷贝数据、释放旧空间,会产生额外消耗
  3. 空间浪费:增容通常是2倍增长,可能导致部分空间闲置(例如容量从100增到200,却只再插入5个数据,就浪费了95个空间)

这些问题也引出了另一种重要的数据结构——链表,它在解决上述问题上有独特优势。在实际开发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场景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

总结

顺序表作为一种基础且重要的数据结构,通过对数组的封装,提供了更灵活、更易用的接口,非常适合实现如通讯录这类需要动态管理数据的应用。掌握顺序表不仅能帮助我们理解数据结构的核心思想——高效组织和管理数据,也为学习更复杂的数据结构(如链表、树、图等)打下坚实基础。

在实际开发中,没有完美的数据结构,只有最适合的选择。理解每种数据结构的优缺点,才能在面对具体问题时做出最优决策。

http://www.dtcms.com/a/325253.html

相关文章:

  • 第十六届蓝桥杯大赛青少组 C++ 省赛真题解析(2025年8月10日)
  • 动态创建可变对象:Python类工厂函数深度解析
  • 云原生环境 Prometheus 企业级监控实战
  • 本地文件夹与 GitHub 远程仓库绑定并进行日常操作的完整命令流程
  • 时序数据库选型指南:Apache IoTDB为何成为工业物联网首选?
  • 精读:《DEEP OC-SORT: MULTI-PEDESTRIAN TRACKING BY ADAPTIVE RE-IDENTIFICATION》
  • 网安-安全加固
  • 安装jieba时遇到ModuleNotFoundError: No module named ‘distutils’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多形态机器人开启商业化落地浪潮
  • stm32内存分析和RTOS任务切换分析
  • 第5节 大模型分布式推理通信优化与硬件协同
  • 高并发场景下分布式ID生成方案对比与实践指南
  • Web安全自动化测试实战指南:Python与Selenium在验证码处理中的应用
  • Redis知识点笔记
  • buildroot编译qt 5.9.8 arm64版本踩坑
  • 【车联网kafka】Kafka核心架构与实战经验(第三篇)
  • Java Web项目后台管理系统之内容管理仿写:内容、搜索、页码加载
  • 【Kafka系列】第三篇| 在哪些场景下会选择使用 Kafka?
  • 虚幻GAS底层原理解剖十 (网络)
  • 33-Hive SQL DML语法之查询数据-2
  • word的正则替换
  • 面试题-----微服务业务
  • 覆盖近 1.5 万个物种,谷歌 DeepMind 发布 Perch 2.0,刷新生物声学分类检测 SOTA
  • 深度学习与遥感入门(五)|GAT 构图消融 + 分块全图预测:更稳更快的高光谱图分类(PyTorch Geometric 实战)
  • Vue 中的 Class 与 Style 绑定详解1
  • 记录一下通过STC的ISP软件修改stc32的EEPROM值大小
  • Selenium动态元素定位
  • 2025牛客多校第七场 双生、象牙 个人题解
  • gophish钓鱼流程
  • 【测试报告】SoundWave(Java+Selenium+Jmeter自动化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