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多形态机器人开启商业化落地浪潮


 

从工业车间到手术室,从家庭客厅到灾难现场,具身智能机器人正以惊人的速度跨越技术与商业的临界点,重塑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

北京,2025年8月11日 —— 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的展厅里,一台淡黄色的人形机器人轻轻俯身,与一位坐着轮椅的老人温柔拥抱;不远处,手术机器人自主完成着血管夹闭的关键操作;而在动态演示区,一群机器狗正协同穿越模拟废墟地带。

这些场景并非科幻电影,而是具身智能技术正加速渗透现实的生动写照。


01 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与场景落地

具身智能领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浪潮。短短几天内,多家企业相继推出新一代产品,展示出人机交互能力的显著提升多场景应用的实质性突破

8月6日,上海具身智能企业傅利叶智能率先发布第三代全尺寸人形机器人GR-3。这款身高1.65米的机器人彻底改变了传统工业机器人的冰冷形象,采用柔肤软包覆材质淡黄配色,在视觉和触觉上传递温暖感。

“我们期望GR-3具备社交陪伴及辅助陪伴功能,当用户看到它觉得‘好可爱,好想互动’,就是对我们设计最大的肯定。”傅利叶产品设计总监钟正杰在发布会上表示。

GR-3搭载的全感交互系统引入“双路径响应机制”,能根据交互场景的复杂程度自动切换响应模式:简单指令触发即时反馈,复杂交互则启动大模型推理引擎,生成更自然且适配场景的复合应答。

与此同时,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乐聚机器人推出的“夸父”人形机器人展示了5G-A技术融合的突破性进展。在实时演示中,“夸父”成功实现了从北京到上海跨越1200公里的超远距离实时操控。

即使在快速奔跑状态下,机器人仍保持低时延通信与自主导航的稳定性,突破了传统机器人只能在固定场地或封闭园区运行的局限。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则带来了“天工”机器人的智能化升级成果。该中心发布了具身世界模型体系跨本体VLA模型等四项关键技术突破。

在展示区,多台异构机器人组成的工作团队,在无人工干预下完成了电力检修、流水线分拣、零件质检与物品封装的全流程协作。

“这打破了传统工业自动化‘一机一岗、固定工序’的刚性壁垒,标志着机器人技术正从‘单体智能’向‘群体智能’演进。”现场技术人员介绍道。

越疆科技推出的DOBOT AtomⅡ 人形机器人在工业精密作业领域取得突破。该机器人展示了令人惊叹的双臂协同能力——左手将机械臂轴承旋紧至0.1毫米公差的同时,右手同步分拣不同规格零件。

“重新定义工业流水线的柔性生产标准。”越疆科技在展示说明中如此定位其技术突破8。

02 手术机器人实现临床自主操作里程碑

8月5日,香港中文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了一项震动医学机器人领域的突破:中国手术机器人企业康诺思腾成功完成全球首例临床场景下的自主手术验证

这项研究成果以封面论文形式发表在机器人领域顶级期刊《Science Robotics》上,影响因子高达27.59。

研究团队构建了名为 VPPV的具身智能新范式(Visual Parsing, Perceptual Regressor, Policy Learning, Visual Servoing Controller),通过融合视觉基础大模型的感知能力与强化学习的策略泛化能力,解决了传统手术自动化依赖额外传感器和预定义规则的局限。

在严格设计的验证实验中,研究团队使用康诺思腾自主研发的Sentire思腾®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在活体猪模型上完成了纱布拾取、软组织牵引和血管夹闭等核心手术任务。

实验采用了创新的 “监督自主性”安全模式,仅凭机器人的高清立体内窥镜视觉系统,无需任何额外传感器即实现了稳定精准的自主操作。

“这套商业整机手术机器人系统为AI自主方案在动态手术环境中的稳定部署和高精度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康诺思腾首席技术官王泽睿博士强调,全栈自研的底层技术架构使系统具备卓越的可扩展性独特的AI就绪特性

这一突破标志着AI手术辅助技术正加速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实践,为“人机共创”的外科手术新时代奠定技术基础。

03 多形态机器人协同生态崛起

具身智能的演进不再局限于单一形态,而是朝着多形态协同场景自适应的方向快速发展。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多家企业展示了覆盖四足、双足、轮式等多种形态的完整产品矩阵。

魔法原子以 “全家族+全场景+全生态”三核驱动战略亮相,展出四足与人形双品类全系产品1。其全尺寸通用双足人形机器人“小麦”在工业点胶作业中展示了高精度操作能力,双手同步操作精度稳定在1-2毫米,连续作业超4小时。

更引人注目的是其“硅基舞团”——多台机器人通过群控系统实现精准同步舞蹈,展现了分布式运动控制架构的实时响应能力。

普渡机器人则推出业界领先的 “一脑多形”具身智能架构,覆盖专用、类人形、人形及机器狗等多元形态3。专为泛楼宇场景设计的类人形机器人“闪电匣Arm”成为焦点,它成功解决了服务机器人全球落地的关键难题——自主操作电梯

在互动演示中,当观众发出“请递给我一瓶冰红茶”的随机指令时,闪电匣Arm快速分析环境、规划动作并精准执行,流畅的交互表现验证了具身智能大模型的实际应用潜力。

普渡的新款机器狗“PUDU D5-W”同样迎来首秀,该产品具备适应砂石、陡坡、台阶等复杂地形的超强运动性能,集成了AI多模态交互自主导航避障多形态协作能力

展会现场,D5-W在人群中灵活穿梭,提供智能引导服务,展示了足式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独特价值。

04 具身智能平台与生态竞争

随着技术逐步成熟,平台化能力生态构建正成为具身智能企业竞争的新焦点。领先企业不再满足于单点技术突破,而是致力于打造支撑多形态、多场景的底层架构与开发生态。

魔法原子启动 “千景共创”计划,宣布联合全球1000家合作伙伴打造1000个落地场景1。该公司自主研发的端到端具身大模型MagicMind,通过“部署-采集-优化-升级”的数据闭环,持续提升机器人开放场景的泛化能力。

目前其合作伙伴已超50家,覆盖医疗、零售、制造等领域,多台“小麦”人形机器人已进驻工厂执行检测、搬运等任务。

越疆科技则提出了更具雄心的平台愿景——打造Agent时代的“机器人安卓”。该公司的DOBOT平台凭借统一算法底座,无缝兼容协作机械臂、轮式机器人、人形及多足机器人,实现 “一套系统,多形态操控”

通过开放SDK/API接口,该平台支持零门槛自定义任务开发,并构建“具身数据湖”生态,激励客户参与联合训练与场景数据共享。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推出了业内首个千台级规模的真实场景数据采集计划。通过搭建远程遥操作中心,让千台机器人深入工厂车间、物流仓储、酒店商超等真实场景,在执行实际任务的同时持续采集交互数据。

“与实验室场景不同,真实场景的环境变化、人为扰动、突发状况等因素,为具身智能模型提供了更加丰富、真实的训练素材。”该项目负责人强调真实数据对技术进化的重要性。

傅利叶智能则在完成3亿元E3轮融资股份制改造后,加速推进其陪伴康复机器人的商业化进程6。该公司创始人顾捷对行业热潮持积极态度:“更多资金和人才的涌入显著加速了行业发展,感觉现在1年相当于过去的3-5年。”


具身智能技术的演进轨迹已经清晰可见:从单一功能到多任务协同,从预设程序到自主决策,从独立运作到群体智能。随着“具身世界模型”等认知框架的成熟和“千台数据采集计划”的推进,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走向真实世界。

全球科技巨头和初创企业同台竞技,中国企业在全栈自研垂直整合的研发战略下,已经实现从核心部件到系统集成的全面突破。

具身智能的未来图景正在展开:当手术机器人主刀医生完成精密操作,当人形机器人工厂与工人并肩协作,当陪伴机器人读懂人类情感需求,这场技术革命将从根本上重新定义生产力与生活品质的边界。

文章由 https://aijiuai.cn/ 原创发布,转载请标明出处。

http://www.dtcms.com/a/325244.html

相关文章:

  • stm32内存分析和RTOS任务切换分析
  • 第5节 大模型分布式推理通信优化与硬件协同
  • 高并发场景下分布式ID生成方案对比与实践指南
  • Web安全自动化测试实战指南:Python与Selenium在验证码处理中的应用
  • Redis知识点笔记
  • buildroot编译qt 5.9.8 arm64版本踩坑
  • 【车联网kafka】Kafka核心架构与实战经验(第三篇)
  • Java Web项目后台管理系统之内容管理仿写:内容、搜索、页码加载
  • 【Kafka系列】第三篇| 在哪些场景下会选择使用 Kafka?
  • 虚幻GAS底层原理解剖十 (网络)
  • 33-Hive SQL DML语法之查询数据-2
  • word的正则替换
  • 面试题-----微服务业务
  • 覆盖近 1.5 万个物种,谷歌 DeepMind 发布 Perch 2.0,刷新生物声学分类检测 SOTA
  • 深度学习与遥感入门(五)|GAT 构图消融 + 分块全图预测:更稳更快的高光谱图分类(PyTorch Geometric 实战)
  • Vue 中的 Class 与 Style 绑定详解1
  • 记录一下通过STC的ISP软件修改stc32的EEPROM值大小
  • Selenium动态元素定位
  • 2025牛客多校第七场 双生、象牙 个人题解
  • gophish钓鱼流程
  • 【测试报告】SoundWave(Java+Selenium+Jmeter自动化测试)
  • Android 16 的用户和用户组定义
  • RabbitMQ 声明队列和交换机详解
  • 飞算JavaAI vs 传统开发:效率与质量的双重突破
  • MLAG双活网络妙招:BGP + 静态VRRP实现智能负载均衡
  • 新出Hi3591BV100 AI处理器
  • Agent用户体验设计:人机交互的最佳实践
  • 【前端基础】16、结构伪类(注:粗略说明)
  • 卫星授时原理详解
  • 模考50题卷一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