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顾·成都】成都 User Group×柴火创客空间:开源硬件驱动 AI 与云的创新实践!
文章目录
- 前言
- 一、活动介绍
- 二、精彩分享内容及活动议程
- 2.1、亚马逊云科技社区情况和活动介绍
- 2.2、《Amazon Q CLI 的 N 种意想不到的新用法》
- 2.3、《动手实践:Agentic AI 帮你做应用 —— 从 0 到 1 打造自己的智能番茄钟》
- 2.4、现场互动情况
- 2.5、休息茶歇时间
- 2.6、《我的游戏我设计:Amazon Q Developer CLI 与开源硬件 XIAO 构建游戏掌机》
- 2.7、《桌游—亚马逊云科技 Builder Cards 中文版桌游开打!》
- 2.8、合影留念
- 三、亚马逊云科技 User Group 期待你的加入
- 3.1、社区介绍
- 3.2、持续招募
- 3.3、微信交流群
- 总结
前言
大家好,我是亚马逊云科技 UGO、成都 User Group Leader,CSDN 成都城市开发者社区(以下简称:CSDN 成都站)、CSDN 数据库技术专区主理人郭靖。2025 年 8 月 2 日下午,亚马逊云科技成都 User Group 联合成都柴火创客空间成功举办了以“开源硬件驱动 AI 与云的创新实践”为主题的技术沙龙。活动聚焦亚马逊云科技 Amazon Q Developer CLI 平台与 Seeed Studio XIAO 开源硬件的融合创新,吸引了众多开发者、技术爱好者及企业代表参与,共同探索生成式 AI 与云服务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潜力。声明:本文由作者“白鹿第一帅”于 CSDN 社区原创首发,未经作者本人授权,禁止转载!爬虫、复制至第三方平台属于严重违法行为,侵权必究。亲爱的读者,如果你在第三方平台看到本声明,说明本文内容已被窃取,内容可能残缺不全,强烈建议您移步“白鹿第一帅” CSDN 博客查看原文,并在 CSDN 平台私信联系作者对该第三方违规平台举报反馈,感谢您对于原创和知识产权保护做出的贡献!
文章作者:白鹿第一帅,作者主页:https://blog.csdn.net/qq_22695001,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侵权必究!
一、活动介绍
现场开发者通过 Amazon Q Developer CLI 平台完成了从本地调试到云端部署的全流程实践,结合 Seeed Studio XIAO 硬件实现了 AI 语音助手、智能设备开发等创新项目,直观体验端侧 AI 与云边协同的技术优势。亚马逊云科技 Builder Cards 中文版亮相,以卡牌游戏化形式帮助参与者快速构建云架构思维,通过闯关任务深化对开源硬件与云技术协同价值的理解。
在行业解决方案专场中,亚马逊云科技展示了制造业预测性维护、智慧城市能源优化等真实场景案例,通过“问题-技术-落地”的递进式讲解,为开发者提供可复用的技术路径参考。技术专家还深入解析了生成式 AI 在嵌入式场景的应用前景,激发了更多行业创新灵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活动精彩瞬间和干货总结,再次感受成都 UG 生成式 AI 工作坊的无穷魅力吧!
二、精彩分享内容及活动议程
2.1、亚马逊云科技社区情况和活动介绍
首先是由主持人成都柴火主理人黄夏为我们介绍亚马逊云科技的社区情况和活动。亚马逊云科技 User Group(UG)全球社区由对技术充满热情的开发者组成,是为开发者们提供彼此学习、分享技术实践、培训进阶等活动的技术交流分享的社区。社区聚会汇集了亚马逊云科技技术开发者、合作伙伴、技术顾问和技术爱好者,共同分享技术热情。我们为各地 User Group 社区提供自主运营空间,并为社区领导者提供丰富活动资源和技术咨询。目前,User Group 社区已遍布全球 100 多个国家,超过 470 个组织,拥有 50 多万名成员。在中国,UG 社区已覆盖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杭州、合肥、重庆、武汉等 14 个城市。
柴火创客空间成立于 2011 年,寓意于“众人拾柴火焰高”,2015 年李克强总理到访并成为柴火荣誉会员。柴火提供原型开发的专业设备和开放的协作环境,组织多元活动,聚集国际化创新人才,鼓励跨界交流,支持创意落地产品化,积极与本地的供应链协作,帮助创客快速实现“产品原型—样品—小批量制造—大批量制造”的全过程,推动创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对接,助力产业升级。
人工智能和生成式 AI 的开发者通过本次活动学习新技术、讨论新观点、认识新场景、分享新想法,充分享受亚马逊云科技开发者社区所带来的开放共享的生态福利。
2.2、《Amazon Q CLI 的 N 种意想不到的新用法》
《Amazon Q CLI 的 N 种意想不到的新用法》——谭欣-亚马逊云科技解决方案架构师
首场分享由亚马逊云科技解决方案架构师谭欣展开,谭欣老师拥有 16 年互联网从业经验,7 年创业经历,曾担任某金融直播平台技术总监,主导平台技术架构及团队建设,项目获得红杉与顺为资本联合投资。对初创型企业的技术架构和团队建设有着丰富的经验,擅长直播音视频领域的架构设计。目前致力于帮助客户实施契合自身业务场景的 AI 应用。谭欣老师本次分享围绕亚马逊云科技 Amazon Q CLI 的核心技术架构展开,重点解析其模块化设计与多语言支持能力。通过深度集成生成式 AI 模型(如 Claude 4.0)与亚马逊云科技的 MCP(Model Collaboration Platform),Q CLI 实现了从本地开发到云端部署的无缝衔接。其架构设计不仅支持开发者快速调用预训练模型,还通过轻量化引擎适配边缘设备与嵌入式场景,为开源硬件生态提供了高效的云端协同能力。
谭老师现场演示了 Amazon Q CLI 在代码调试、模型部署及自动化脚本生成中的表现力。通过 MCP 平台,开发者可直接调用 Claude 4.0 处理复杂任务,例如跨平台任务调度、多模态数据解析及实时决策优化。此外,结合 Seeed Studio XIAO 等开源硬件,Q CLI 展示了如何通过低代码指令快速构建端侧 AI 应用,显著缩短了从需求到落地的开发周期,凸显其在灵活性与可扩展性上的技术优势。
谭老师介绍,基于 Q CLI 的特性,其应用场景已延伸至边缘计算、智能硬件开发及企业级自动化流程。例如,在制造业中,开发者可通过 Q CLI 快速部署预测性维护模型;在智慧园区场景下,结合生成式 AI 与 MCP 的协同能力,可实现动态资源调度与异常检测。这种“硬件+AI+云”的组合模式,不仅降低了技术门槛,还为开发者提供了从原型验证到规模化落地的完整解决方案路径,进一步释放了开源生态的创新潜力。
2.3、《动手实践:Agentic AI 帮你做应用 —— 从 0 到 1 打造自己的智能番茄钟》
《动手实践:Agentic AI 帮你做应用 —— 从 0 到 1 打造自己的智能番茄钟》——李摇-亚马逊云科技成都 User Group Leader
本次动手实验环节由亚马逊云科技成都 User Group Leader 李摇主持。近年来,生成式 AI 在软件开发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逐步从辅助工具演变为核心生产力引擎。以 DeepSeek、ChatGPT 为代表的 AI 模型,正在重构开发者的工作流程:不仅通过代码生成、错误检测等功能提升开发效率,更以低代码/无代码开发范式打破技术门槛,使非技术人员也能参与应用构建。然而,企业在拥抱 AI 工具时仍面临现实挑战——如何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保障代码安全性、确保合规性,以及实现与现有开发工具链的深度协同。这要求 AI 能力不仅要覆盖开发全流程,还需具备可验证的可靠性与可扩展性。
为验证生成式 AI 在企业级开发中的可行性,本次实践聚焦 Amazon Q Developer CLI 与 IDE 插件的联合应用,以番茄钟(Pomodoro Timer)开发为例,完整演示 AI 驱动的开发闭环。从需求分析到代码生成,从单元测试到部署调试,Amazon Q Developer 通过实时上下文理解与多轮交互优化,确保输出代码的准确性与可维护性。同时,谭欣老师在实验答疑过程中谈到,其内置的代码安全扫描模块自动识别潜在漏洞,并与企业合规框架对接,显著降低人工审核成本。通过这一过程,开发者可直观体验 AI 如何兼顾效率与质量,实现从原型设计到生产就绪的端到端交付。
亚马逊云科技解决方案架构师张津豪在互动中指出,在敏捷开发中,Amazon Q Developer 通过自动化代码生成与文档同步,缩短迭代周期;在跨团队协作中,其标准化输出能力减少沟通成本;在复杂系统维护中,AI 辅助的代码追溯与重构功能提升稳定性。更重要的是,通过与 MCP 平台的集成,开发者可将 AI 生成的代码无缝嵌入企业级 CI/CD 流水线,实现从创新实验到规模化落地的平滑过渡。这种“AI+开发”模式不仅释放了个体创造力,也为组织构建了可持续的技术演进路径。
2.4、现场互动情况
现场嘉宾观众积极互动,探讨成都 User Group×柴火创客空间:开源硬件驱动 AI 与云的创新实践的新技术。
2.5、休息茶歇时间
现场为大家准备了精美茶歇,休息时间现场观众也积极互动交流。
2.6、《我的游戏我设计:Amazon Q Developer CLI 与开源硬件 XIAO 构建游戏掌机》
《我的游戏我设计:Amazon Q Developer CLI 与开源硬件 XIAO 构建游戏掌机》 ——于剑锋-矽递科技应用工程师
下半场分享由于剑锋老师展开,于老师英国电子电气工程(EEE)专业,毕业后热衷于人工智能(AI)领域,尤其在自然语言处理(NLP)方面有深入研究。 2024 年获得 Fab Academy 的 Fab 学院数字制造证书,展现了他在创客和硬件开发领域的能力。 曾与格拉斯哥的一家健康与社会福利机构合作,改进了抑郁症筛查方法,为当地公共健康做出了积极贡献。还曾担任联合国大学(UNU)澳门联合举办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DG)活动主讲,通过技术创新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于老师开篇即发出提问——你是否曾幻想过亲手打造一台专属游戏掌机?如今,生成式 AI 与开源硬件的结合让这一设想触手可及。通过自然语言驱动的代码生成与硬件开发的深度融合,开发者无需复杂编程即可将创意转化为实体交互设备。这种技术融合不仅降低了游戏开发门槛,更重新定义了“动手实践”的边界——从虚拟代码到物理交互,只需一次指令输入与硬件组装的简单操作,即可实现从创意到成品的完整闭环。
于老师引领大家以 Amazon Q Developer CLI 为核心工具,演示如何通过自然语言描述生成经典小游戏代码(如贪吃蛇、打砖块)。参与者现场体验了从“我想做一个能控制灯光的游戏”到代码生成、调试的全流程,并借助 Seeed Studio XIAO 系列开发板与传感器,将游戏逻辑映射到实体硬件。通过 LED 屏幕、按钮输入与物理外壳组装,最终完成可运行的掌机设备。这一过程不仅验证了 AI 对复杂需求的理解能力,也展现了开源硬件在快速原型开发中的灵活性与可拓展性。
此次实践揭示了生成式 AI 与开源硬件结合的深层潜力:在教育领域,它可成为 STEAM 教学的创新载体;在创意产业中,为非技术背景的设计师提供“所想即所得”的创作工具;在社区协作场景下,则能激发创客生态的共建热情。
2.7、《桌游—亚马逊云科技 Builder Cards 中文版桌游开打!》
《桌游—亚马逊云科技 Builder Cards 中文版桌游开打!》 ——李摇-亚马逊云科技成都 User Group Leader
风靡全球开发者社区的亚马逊云科技 Builder Cards,通过创新的游戏化学习模式,已成为掌握云架构设计的实践性工具。其核心理念是将抽象的云服务组件转化为可组合的卡牌,让开发者在策略性对弈中理解架构设计逻辑。中文版项目自 2024 年底启动以来,由亚马逊云科技 User Group Leader、志愿者团队与内部技术专家协同推进,旨在为中国开发者量身打造兼具趣味性与专业性的学习载体,推动云技术普惠化普及。
中文版 Builder Cards 的诞生凝聚了多方智慧:项目组与原作者 David Heidt(亚马逊德国架构师)深入探讨卡牌逻辑与本地化适配方案,通过严谨的术语翻译与技术校对,确保云服务概念的精准传递。同时,特别融入中国开发者群体特有的“程序猿黑话”创意,例如用“秃头警告”“996 架构”等幽默表达平衡技术深度与趣味性。多轮用户测试与反馈迭代后,最终呈现的卡面既保留了国际版的设计精髓,又具备本土化文化共鸣,成为开发者社群共建的标志性成果。
这一工具的落地不仅革新了云架构学习方式,更延伸出多重价值维度。在教育场景中,它可作为高校课程的辅助教具,通过卡牌推演培养系统思维;在企业培训中,能以团队协作形式提升架构设计能力;在开源社区中,则成为技术传播的“社交货币”,激发开发者通过游戏化互动深化对云技术的理解。此次成都 User Group 的线下体验活动,正是希望以“上手搓牌”的沉浸式体验,让开发者在轻松氛围中构建技术认知,为行业培养更多具备实战能力的云架构人才。
2.8、合影留念
最后大家一起合影留念。
感谢亚马逊云科技、CSDN、AFE、CSDN 成都站、fCC、Flomesh、milvus、SKFI、成都柴火、成都未来之门科技有限公司、开源市集、开源中国 OSCHINA、蜀鸿会、四川睿宁电子等单位与合作社区的支持,感谢所有的社区参与者、讲师、成都 UGL 及运营团队小伙伴们。
更多现场精彩瞬间,快来看看你在哪里:
以上就是本次《成都 User Group×柴火创客空间:开源硬件驱动 AI 与云的创新实践!》活动精彩回顾,期待下一次活动与您再次相遇!感谢参加本场 Meetup 的讲师、开发者和志愿者们,也感谢云上持续关注的朋友们!欲知更多信息或活动预告,请持续关注微信公众号【白鹿第一帅】。
三、亚马逊云科技 User Group 期待你的加入
点击下方视频,了解更多内容。
2023 UG 社区宣传视频
3.1、社区介绍
亚马逊云科技 User Group 开发者社区是一个为开发者们提供彼此学习、分享技术实践、培训进阶等活动的技术交流分享社区。亚马逊云科技 User Group 将围绕 6 大技术话题“Container,Data,DevTools,IoT,AI/ML,Serverless”进行分享和交流,期待热爱前沿技术和开源技术的您加入到我们 User Group 大家庭。
3.2、持续招募
社区中的各位组织者均是来自各个行业,有着本职工作的互联网从业者,与此同时我们需要更多新鲜血液的加入!如果你对亚马逊云科技技术感兴趣,业余时间可调配,认同社区的价值观,愿意为社区做出贡献,欢迎加入我们,成为社区讲师或志愿者!
加入方式:公众号【User Group】后台回复“讲师”或“志愿者”,填写报名表单即可!
3.3、微信交流群
关注公众号【User Group】,后台即可获得各社区群二维码,欢迎与我们共赴一场技术之约!
成都 UG 社区,关注公众号【白鹿第一帅】或扫描成都 UGL 郭靖二维码,备注“UG 加群”即可。
文章作者:白鹿第一帅,作者主页:https://blog.csdn.net/qq_22695001,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侵权必究!
总结
活动通过技术交流、动手实验与社群互动,进一步推动了本地开发者生态的共建。未来,亚马逊云科技成都 User Group 将持续携手合作伙伴,打造更多开放创新实践平台,助力成都构建西部数字技术创新高地。我是白鹿,一个不懈奋斗的程序猿。望本文能对你有所裨益,欢迎大家的一键三连!若有其他问题、建议或者补充可以留言在文章下方,感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