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论文阅读》传统CoT方法和提出的CoT Prompting的区分

论文:Chain-of-Thought Prompting Elicits Reasoning in Large Language Models

作者对传统CoT方法和本文提出的CoT Prompting的区分。


1. 传统方法的局限性

(1) 基于微调的CoT(Rationale-Augmented Training)
  • 实现方式:需人工标注大量〈输入,推理链,输出〉三元组,然后微调模型
    # 训练数据示例(需人工编写)
    {"input": "小明有5个苹果,吃了2个,还剩几个?","rationale": "初始5个 - 吃掉2个 = 剩余3个",  # 人工撰写成本高"output": "3"
    }
    
  • 限制
    • 标注成本:撰写高质量推理链比单纯标注答案昂贵10-20倍(论文数据)
    • 泛化性差:每个新任务都需要重新微调
(2) 传统Few-Shot Prompting
  • 典型结构(Brown et al., 2020):
    输入: "3个苹果每个2元,总价多少?"  
    输出: "6元"输入: "火车2小时行驶240公里,时速多少?"  
    输出: "120公里/小时"输入: "问题..."  # 测试样本
    
  • 缺陷
    • 仅展示输入-输出对,缺乏推理过程示范
    • 在GSM8K数学题测试中,540B参数模型准确率仅17%(对比CoT Prompting的56%)

2. 本文创新:Chain-of-Thought Prompting

核心突破

通过提示工程而非微调,直接激发模型的推理能力:

输入: "小明有5个苹果,吃了2个,还剩几个?"
思考: 初始5个 - 吃掉2个 = 剩余3个  
输出: "3"输入: "一个书包原价80元打7折,现价多少?"
思考: 80元 × 0.7 = 56元  
输出: "56元"输入: "问题..."  # 测试样本
技术差异
维度传统微调CoT本文CoT Prompting
是否需要训练数据需大量标注三元组仅需3-5个示范样例
模型修改需任务特定微调同一模型参数处理所有任务
推理链来源依赖标注数据模型自动生成
计算成本高(每次任务需微调)零(仅推理)

3. 为什么Prompting版CoT更优?

(1) 数据效率
  • 传统方法:需5000+标注样本才能微调出可用模型(Cobbe et al., 2021)
  • 本文方法:仅需8个示范样例即可达到SOTA(GSM8K上56%准确率)
(2) 涌现能力
  • 参数规模效应:当模型 > 100B参数时,CoT Prompting效果突然提升(见论文中的图2,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传统Few-Shot:模型增大后性能提升平缓

(3) 任务泛化
  • 统一框架:同一组提示模板可处理算术/常识/符号推理
  • 传统方法:每类任务需独立微调

4. 案例验证

GSM8K数学题测试

  • 标准Prompting
    输入: "农场有15只鸡和8头牛,共有多少条腿?"  
    输出: "46"  # 错误(未展示计算过程)
    
  • CoT Prompting
    输入: "农场有15只鸡和8头牛,共有多少条腿?"  
    思考: 鸡腿=15×2=30,牛腿=8×4=32,总腿数=30+32=62  
    输出: "62"  # 正确
    

结果:准确率从17% → 56%(540B参数模型)


5. 本质创新点

作者并非发明CoT概念,而是发现了:

  1. 无需微调:通过精心设计的提示模板即可激发模型固有推理能力
  2. 规模效应:超大模型(>100B)在少量示范下能自主生成高质量推理链
  3. 通用接口:〈输入,思考链,输出〉三元组作为跨任务统一范式

这种方法的革命性在于:将推理能力从模型训练阶段解耦,转变为提示工程问题,使单个预训练模型能零样本处理复杂推理任务。

http://www.dtcms.com/a/320582.html

相关文章:

  • 手搓MCP全流程指南:从本地开发部署到PyPI公开发布
  • 自由学习记录(79)
  • 深入解析 Seaborn:数据可视化的优雅利器
  • 智慧社区(九)——事务加持下的小区删除操作
  • Azure OpenAI gpt5和AWS Secrets Manager构建智能对话系统
  • 智能云探索:基于Amazon Bedrock与MCP Server的AWS资源AI运维实践
  • AWS 云小白学习指南 (一)
  • 跟着尚硅谷学vue-day7
  • 【华为机试】55. 跳跃游戏
  • LeetCode有效三角形的个数
  • 借助Rclone快速从阿里云OSS迁移到AWS S3
  • 基于UDP的代理协议的Tuic怎么样?
  • 破解 Django N+1 查询困境:使用 select_related 与 prefetch_related 实践指南
  • 五十六、【Linux系统nginx服务】nginx虚拟主机实现
  • [linux] Linux:一条指令更新DDNS
  • GPT-OSS重磅开源:当OpenAI重拾“开放”初心
  • 面试题:bable,plugin,loader,还有在打包过程中.vue/.react文件是如何转化为.js文件的
  • linux mysql 8.X主从复制
  • 聚焦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全尺寸人形交互陪伴机器人GR-3有哪些亮点值得关注?
  • React 原生部落的生存现状:观察“Hooks 猎人“如何用useEffect设陷阱反被依赖项追杀
  • vscode EIDE 无法编译,提示 “文件名、目录名或卷标语法不正确;
  • 论文精读(二)| 开源软件漏洞感知技术综述
  • spring.cache.type=SIMPLE详解
  • 2025年国内iPaaS平台精选
  • Docker搭建Jenkins实现自动部署:快速高效的持续集成之道!
  • 汉明码:从原理到实现的深度解析
  • 【软考中级网络工程师】知识点之路由器配置全解析
  • 微信小程序miniprogram-ci 模块实现微信小程序的自动上传功能
  • 分布式膛压应变测量系统
  • CSS BF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