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函数篇):COUNTIF与CONUTIFS函数、SUMIF与SUMIFS函数、ROUND函数、MATCH与INDEX函数、混合引用与条件格式
目录
- COUNTIF和COUNTIFS函数
- COUNTIF函数
- COUNTIFS函数
- SUMIF和SUMIFS函数
- SUMIF函数
- SUMIFS函数
- ROUND、ROUNDUP、ROUNDDOWN函数
- 单元格混合引用
- 条件格式与公式,标记整行数据
- MATCH和INDEX函数
COUNTIF和COUNTIFS函数
COUNTIF函数
- 统计下“苏州”出现的次数
- 公式 =COUNTIF(B:B,F4)
COUNTIF(range, criteria) 参数1查找的范围;参数2查找的标准,也就是要查找的目标值是什么?
- 区间分断统计:统计一下下列及格的科目有几门?
公式:=COUNTIF(B2:G2,“>=60”) 如果第二个参数是区间判断,一定要用双引号括起来
- 实操题:两表对比,筛选一下未参加的人数?!
公式 =COUNTIF(表2!A:A,表1!A2) 如果在表二中出现统计个数将会是1,没出现统计个数将会是0
COUNTIFS函数
- 多条件同时满足,就要用countifs函数
- 公式 =COUNTIFS(B:B,F8,C:C,G8)
参数 COUNTlFS(criteria range1, criteria1, [criteria range2, criteria2], [criteria range3, .)
SUMIF和SUMIFS函数
SUMIF函数
- 统计一下所有苏州地区的总金额
- 公式 =SUMIF(B:B,F4,D:D)
参数 SUMlF(range, criteria,[sum range])
第一个参数是统计范围;第二个参数是统计条件;第三个参数是求和计算范围!
- 注意事项:比如下图中的两个灰色标注银行卡号,非常的接近;sumif函数只会比较前15位,如果前15位相同的话,它也会以为是相同的,所以就会导致数据多统计!
- 解决方法:在条件值处多连接一个通配符!
公式 =SUMIF(A:A,D3&“*”,B:B)
这样函数处理到参数时,它就会多往后面数;不会只停留在第15位。
SUMIFS函数
-
统计一下多条件的总金额?
-
公式 =SUMIFS(D:D,B:B,F8,C:C,G8)
参数:SUMlFS(sum_range, criteria_range1, criteria1, [criteria_range2, criteria2…] 注意一下第一个参数就是求和计算的范围…
ROUND、ROUNDUP、ROUNDDOWN函数
- 三个函数之间的差别如下↓↓↓
- ROUND函数:四舍五入
- ROUNDUP函数:直接进位
=ROUNDUP(数字,小数点后保留几位)
- ROUNDDOWN函数:直接舍去
=ROUNDDOWN(数字,小数点后保留几位)
单元格混合引用
- 混合引用:会分别考虑横向和纵向变化,可以锁行不锁列或者锁列不锁行!
- 通过九九乘法表的案例,加深理解,如何实现呢?
公式:=$A2*B$1
条件格式与公式,标记整行数据
- 只要某一列中的一个值满足条件,整行都应该被标记出来,该如何实现!
- 逻辑分析一下:A2要变红是参考D2;A3要变红是参考D3;A4要变红是参考D4…由此规律可见D列要被锁定,但是行号不能被锁定!
- 标记出周末区域
逻辑分析一下:B2参考B1;B3参考B1;C2参考C1;C3参考C1…都是第一行没发生变化,所以要锁定行号!
公式 =WEEKDAY(B$1,2)>5
MATCH和INDEX函数
-
弥补Vlookup函数出现的缺陷:查询的值,必须在首列;对于反向查找,得引入match函数和index函数!
-
MATCH函数是找一个值,返回一个索引
参数:MATCH(lookup_value, lookup_array, [match_type]) 第一个参数是要查找的值。第二个参数是查找值所在的行或者列…
公式 =MATCH(A2,客户信息表!B:B,0)
- index函数是根据索引取回值,这样嵌套一下match,就能找到所需的值了!
参数:INDEX(reference, row_num, [column_num], [area_num]) 第一个参数是最终要取回的值、所在的行或列;第二个参数参考值的索引!
公式 =INDEX(客户信息表!E:E,MATCH(A2,客户信息表!B:B,0),0)
同理找客户ID公式:=INDEX(客户信息表!A:A,MATCH(A2,客户信息表!B:B,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