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网IP与私有IP的区别
公网IP
由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分配,全球唯一,可直接在互联网上路由和访问。用于服务器、网站等需对外公开的服务,如 Google 的 8.8.8.8。
- 范围:除私有IP外的所有地址(如
1.0.0.0~223.255.255.255)。 - 特点:需付费申请,暴露于公网,可能面临安全风险。
私有IP
用于局域网(LAN)内部通信,不可在互联网直接路由,需通过NAT转换访问公网。常见于家庭或企业内网。
- 范围:
10.0.0.0~10.255.255.255(A类)172.16.0.0~172.31.255.255(B类)192.168.0.0~192.168.255.255(C类)
- 特点:免费使用,重复地址不影响其他网络,提高内部安全性。
典型应用场景
公网IP
- 托管Web服务器或云服务。
- 远程访问公司网络(需结合VPN)。
- 点对点通信(如视频会议直接连接)。
私有IP
- 家庭路由器分配内网设备地址(如
192.168.1.100)。 - 企业内部分支机构互联。
- 物联网设备本地通信(如智能家居)。
转换技术:NAT(网络地址转换)
私有IP通过NAT映射为公网IP访问互联网。例如:
- SNAT:内网设备共享路由器公网IP上网。
- 端口转发:将公网IP的特定端口映射到内网服务器(如
公网IP:80→192.168.1.2:80)。
注意事项
- 公网IPv4资源紧张,可能采用动态分配(如家庭宽带)。
- 私有IP冲突时需检查子网划分(如避免多台路由器使用
192.168.1.1)。 - IPv6 的设计减少了对NAT的依赖,因其地址空间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