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ytest+Selenium自动化测试-序章
        先从一个场景理解自动化测试:假设你需要反复验证“登录功能是否正常”——手动测试时,你要打开浏览器、输入网址、填写账号密码、点击登录、检查结果,每次回归测试都要重复这些步骤。而自动化测试就是用代码把这些步骤“脚本化”,让电脑自动执行,不仅快,还能避免人工操作的疏漏。
今天要给大家重磅推荐的,就是自动化测试圈的“黄金组合”——pytest+Selenium。为什么偏爱这个组合?核心原因有4点:
性价比最高:免费开源,不用花一分钱就能搞定 Web 自动化的核心需求,对中小企业友好。
学习成本低:Python比Java简单,pytest比 JUnit灵活,Selenium比Cypress兼容性强,新手入门门槛低。
扩展性够强:从单脚本到多浏览器并行,从功能测试到结合接口测试,甚至集成到 Jenkins 做持续集成,一套工具全搞定,不用中途换 “装备”。
生态够成熟:遇到问题时,百度、Stack Overflow 上的解决方案一搜一大把,不用担心 “卡壳没人帮”。
简单说,pytest+Selenium就像一把“全能瑞士军刀”——锋利实用又灵活适配,既能满足新手入门的低门槛需求,也能支撑大型项目的自动化测试全流程,是兼顾入门友好与企业级落地的优选方案。
最适合pytest+Selenium的场景?
Web 应用的功能回归测试
        场景描述:产品迭代时,需要反复验证核心功能(如登录、支付、下单)是否正常,避免新代码 “改坏” 旧功能。
        为啥适合:
- 这些功能操作流程固定(比如“输入账号→输密码→点登录”),适合用代码固化成自动化脚本;
 - 这些功能操作每次迭代都要跑,手动测费时费力,用Selenium自动执行能节省80%时间;
 - pytest可以批量管理这些脚本,每次发版前“一键运行”,快速反馈结果。
 
跨浏览器兼容性测试
        场景描述:需要验证网页在 Chrome、Firefox、Edge 等浏览器上的表现是否一致(比如按钮是否错位、功能是否正常)。
        为啥适合:
- Selenium天生支持多浏览器,只需改一行代码就能切换浏览器(比如webdriver.Chrome()换成webdriver.Firefox());
 - 配合pytest的参数化功能,能一次性在多个浏览器上跑同一批用例,不用手动逐个测试。
 
重复度高的用户操作场景
        场景描述:比如“用户注册→完善资料→发布内容”这类多步骤、高重复的流程,测试时需要反复执行。
为啥适合:
- Selenium能精准模拟每一步操作(输入文本、上传图片、点击按钮),比人工操作更稳定(不会漏步骤、输错字);
 - pytest的fixture可以把“登录”“打开页面” 等重复步骤抽成通用模块,让用例代码更简洁,改一处就能影响所有用例。
 
中小型团队的自动化落地
        场景描述:团队规模不大,测试人员可能兼顾开发或其他工作,没有太多时间学习复杂工具。
为啥适合:
- Python 语法简单,Selenium操作逻辑贴近“手动操作”,新手 1-2 周就能写出可用脚本;
 - 不需要复杂的环境配置,pip 安装几个库、下载个浏览器驱动就能开工,落地成本低。
 
pytest与 Selenium是什么?
我们先来初步认识一下这两个核心工具的角色:pytest是“测试指挥官”,负责组织和管理测试;Selenium是“自动化执行者”,负责模拟人类操作浏览器。它们分工明确,结合起来就能高效实现Web自动化测试。
什么是 pytest?
        pytest是 Python生态中最流行的测试框架,它的核心作用是“让测试代码更规范、更高效、更好维护”。说白了就是帮你“管好一堆测试脚本”的工具。
通俗理解:
假设你写了100个自动化测试脚本(比如“登录成功”“登录失败(密码错误)”“搜索功能”等),pytest就像一个“智能管家”:
- 它能自动找到所有测试脚本(只要按规则命名,比如函数名以“test_”开头);
 - 按顺序或并行执行这些脚本,中途发现失败会标记并继续运行;
 - 用简单的断言(比如 “assert 实际结果 == 预期结果”)判断用例是否通过;
 - 最后生成清晰的测试报告,告诉你哪些通过、哪些失败、失败原因是什么。
 
核心特点:
- 极简语法:不需要复杂的类继承,写个 def test_login():就是一个测试用例,新手也能快速上手。
 - 原生断言:直接用Python自带的“assert” 语句,不用记框架专属语法(比如不用写 “assertEquals(a,b)”,直接写“assert a == b”)。
 - 强大复用:通过“fixture”机制,把重复操作(比如“打开浏览器”“登录系统”)抽成可复用的模块,100个用例不用重复写100次初始化代码。
 
什么是 Selenium?
        Selenium 是一个 Web 自动化工具,核心作用是“代替人手操作浏览器”,比如打开网页、点击按钮、输入文字等,相当于一个“自动化的手指”。
通俗理解:
你手动在浏览器上做的任何操作,Selenium 都能用代码实现:
- 打开 Chrome 浏览器,输入“https://www.baidu.com”;
 - 在搜索框里输入“自动化测试”,点击搜索按钮;
 - 等待搜索结果加载,检查页面是否显示“相关结果”。
 - 这些步骤用 Selenium 代码写完后,运行一次就能自动执行,重复100次也不会累。
 
核心能力:
- 控制浏览器:打开/关闭、刷新、前进/后退、调整窗口大小等。
 - 定位元素:通过 ID、XPath、CSS 等方式,精准找到网页上的按钮、输入框、链接等(就像用“坐标”定位目标)。
 - 模拟操作:点击、输入文本、选择下拉框、处理弹窗、上传文件等,覆盖所有用户交互场景。
 - 跨平台兼容:支持 Chrome、Firefox、Edge 等主流浏览器,Windows、Mac、Linux 系统都能用。
 - 多语言支持:兼容 Java、Python、C#、JavaScript 等多种主流编程语言,开发者可根据自身技术栈灵活选择开发语言。
 
一句话总结:Selenium 是“浏览器的遥控器”,让代码能像人一样操作网页。
核心要点速览
        Selenium 擅长“做具体事”:打开浏览器、点击按钮、输入文字,但它不知道如何“管理测试”(比如如何批量运行用例、如何判断结果是否正确、如何生成报告)。  
pytest 擅长“管流程”:组织用例、断言结果、生成报告,但它自己不能操作浏览器。  
两者结合后,Selenium 解决“如何自动化操作网页”,pytest 解决“如何高效管理这些操作”,形成一个完整的 Web 自动化测试闭环。  
通过这一章,你可以记住:
- 自动化测试:就是用代码代替人工,自动执行重复的测试步骤;
 - Selenium:是“执行者”,负责操作浏览器;
 - pytest:是“指挥官”,负责管理测试用例;
 - Python 脚本:是两者协作的“桥梁”,用代码描述具体操作,再交给 pytest 管理执行。
 
接下来咱们的学习会循序渐进、步步落地:
        首先,咱们会手把手搞定自动化测试环境搭建—— 从安装 Python、配置浏览器驱动,到让 pytest 和 Selenium 成功 “牵手”,确保你的电脑能顺利跑起第一行自动化代码;
接着,深入学习Selenium 的 “浏览器操控术”—— 教你怎么用代码指挥浏览器、定位网页元素(按钮、输入框这些)、模拟点击和输入,甚至搞定弹窗、下拉框这些 “小麻烦”;
然后,解锁pytest 的 “测试管理秘籍”—— 比如怎么写规范的测试用例、用assert判断结果对错、用fixture减少重复代码,再到怎么批量运行用例、生成清晰的测试报告;
最后,咱们会走向工程化实践—— 教你怎么把零散的代码整理成规范的测试框架,怎么用数据驱动测试(从文件里读测试数据),甚至怎么让测试在多浏览器里并行跑起来,真正把学到的技能用到实际项目中。
每一步都有具体代码示例,跟着做就能上手,保证你从 “看得懂” 到 “做得会”,最终能独立写出稳定、高效的 Web 自动化测试脚本。
准备好了吗?后续章节将分阶段上线,跟着节奏一步步练,自动化测试入门不迷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