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ComfyUI 的 Windows 本地部署系统环境教程(详细讲解Windows 10/11、NVIDIA GPU、Python、PyTorch环境等)
在本地部署 ComfyUI 时,确保 Python、PyTorch、CUDA
等组件的版本能完美匹配,这对避免安装报错和保证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以下内容是整合了一份核心组件的版本适配对照表,并配上不同显卡的配置建议,希望能帮助你顺利部署。
一、准备阶段
1. 系统与硬件确认
-
确保你的系统为 Windows 10 或更高版本。
-
拥有一块 NVIDIA 显卡(最好支持较新 CUDA 架构)。
-
显存建议至少 6-8 GB,如果你要做高清、大分辨率或多插件 (ControlNet/LoRA) 的生成,建议 12 GB 以上。
-
NVIDIA 驱动建议更新为与所选 CUDA 版本兼容的最新驱动。
- 你可运行
nvidia-smi在终端查看当前驱动版本及支持的 CUDA 最高版本。
- 你可运行
-
硬盘建议为 SSD,并有充足可用空间(模型、缓存、生成文件会占不少)。
2. 确定软件版本路线
根据 ComfyUI 官方“System Requirements”页面:
- 推荐使用 Python 3.12。 (docs.comfy.org)
- PyTorch 必须安装带有 CUDA 支持的版本(你的显卡架构 + 驱动必须支持该 CUDA)– 因为 PyTorch 二进制包通常附带 CUDA 运行时。 (PyTorch Forums)
- 对于最新一代 NVIDIA (“Blackwell” 架构,比如 50 系列) 需要 PyTorch 编译为 cu128(即 CUDA 12.8)版本。 (GitHub)
- 注意:安装 CUDA ToolKit 本身并不总是必需 — 关键是 PyTorch 二进制包支持你的显卡架构与驱动。 (PyTorch Forums)
因此,你可根据自己的 GPU 架构及驱动状态,选择适合的版本路线。下面以一种较通用、稳定的方案为主。
二、版本推荐表(参考)
下面是根据当前社区经验 + ComfyUI 官方建议整理的一个 参考版本组合。你可根据自己显卡架构/驱动情况做调整。
| 组件 | 推荐版本 | 说明 |
|---|---|---|
| Python | 3.12.x | 官方推荐。若已有 3.10/3.11,也可,但建议使用最新兼容版本。 (docs.comfy.org) |
| PyTorch | 2.7.x(带 cu12.8 支持) | 如果你的显卡为较新一代(如 RTX 50 系列),建议使用带 cu128 的 PyTorch。 (GitHub) |
| CUDA(或 PyTorch 自带 CUDA 支持) | 12.8 (即 cu128) 或 12.1 (cu121) | 若你的 GPU 及驱动支持,使用 12.8 能更好支持新架构。官方文档中“pytorch-cuda=12.1”示例用于安装。 (docs.comfy.org) |
| cuDNN | 与所用 CUDA 支持版本匹配 | 若你手动安装 CUDA Toolkit,则需安装匹配的 cuDNN。若使用 PyTorch 二进制包,可省略手动 cuDNN 安装。 |
| ComfyUI 本体版本 | 最新稳定版本 | 建议下载 ComfyUI 官方最新稳定版;便于插件、节点支持。 |
| 显存 | 至少 8 GB,推荐 12 GB+ | 对于基础图片生成,8 GB 基本可用;但若用到扩展、高清分辨率建议更多。 |
提示:如果你的显卡较旧(如 GTX 10 系列或 8 GB 以下显存)仍可运行,但可能受限如分辨率低、速度慢、插件支持弱。
三、详细安装步骤(以 “手动安装 + 虚拟环境” 为例)
下面是详细步骤,从无环境状态开始。你已经有 Node.js、Vue、MongoDB 等开发环境,但这里是部署 ComfyUI 所需的 Python/GPU 环境。
1. 安装 Python
- 到 python.org 下载并安装 Python 3.12.x(建议勾选 “Add Python to PATH”)。
- 建议安装 Miniconda(或 Anaconda)来管理虚拟环境,以便隔离项目。
- 安装完成后,打开命令行(Win+R →
cmd)输入python --version确认版本。
2. 创建虚拟环境
conda create -n comfyui_env python=3.12
conda activate comfyui_env
(或使用 python -m venv comfyui_env + .\comfyui_env\Scripts\activate)
3. 安装 PyTorch(带 GPU 支持)
根据你的显卡/驱动,选择适当 CUDA 版本:
-
若你的驱动较新、显卡为 RTX 50 系列或类似,建议使用 cu128:
conda install pytorch torchvision torchaudio pytorch-cuda=12.1 -c pytorch -c nvidia(上述命令示例为 12.1 版本,若已有 12.8 也可查 PyTorch 官方 cu128 wheel) (docs.comfy.org)
-
或使用 pip 方式:
pip install torch torchvision torchaudio --index-url https://download.pytorch.org/whl/cu128注意:若安装完毕输入
python -c "import torch; print(torch.cuda.is_available())"返回True,表示 GPU 支持正常。
4. 下载并安装 ComfyUI
-
从 ComfyUI 官方 GitHub 仓库或官网克隆代码: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comfyanonymous/ComfyUI.git cd ComfyUI(或下载 zip 文件解压)
-
安装依赖:
pip install -r requirements.txt若你仅安装了 PyTorch + CUDA,通常不需要额外安装 CUDA Toolkit 本身。 (docs.comfy.org)
-
启动 ComfyUI:
python main.py或根据 README 中提示执行启动脚本。启动后,通常浏览器会自动打开 ComfyUI 界面。
5. 配置模型与插件
- 在 ComfyUI 主界面或安装目录下,找到
models/checkpoints或类似路径,将你的 Stable Diffusion 模型(如.safetensors文件)放入该目录。 - 若你使用 ControlNet、LoRA、插件节点等,建议确认这些插件支持你当前 PyTorch/CUDA 版本。社区中有用户反映:某些自定义节点可能因 PyTorch 版本变化而出错。 (Hugging Face Forums)
- 配置额外模型或自定义节点路径可通过
extra_model_paths.yaml文件进行。 (docs.comfy.org)
6. 验证环境
在虚拟环境中运行 Python,输入以下代码验证:
import torch
print("Python version:", torch.__version__)
print("CUDA available:", torch.cuda.is_available())
print("CUDA version:", torch.version.cuda)
print("GPU device:", torch.cuda.get_device_name(0))
如果输出显示 CUDA available: True 且能够正确识别 GPU,则说明环境配置基本正常。
7. 常见问题排查
-
若出现
Torch not compiled with CUDA enabled之类错误,说明你安装的 PyTorch 版本不含 GPU 支持版本。 (PyTorch Forums) -
若出现显卡架构不支持(如 “sm_52” 不在支持列表)错误,说明你的显卡太旧可能无法运行最新版本。 (ComfyUI)
-
若使用 Portable 版本(预打包)时,可能不需要手动安装 PyTorch / CUDA Toolkit。社区中有人指出:
“Cuda and pytorch are already included in comfyui Portable” (Reddit)
但手动安装方式仍建议按上述流程。 -
驱动版本过旧亦常见错误:请用
nvidia-smi检查你的驱动是否支持所选 CUDA 版本。 -
模型/插件版本与 ComfyUI 版本或节点版本不匹配,也可能导致错误。建议插件版本与 ComfyUI 社区推荐版本同步。
四、小建议与优化
-
若你只是做一般的图片创作(插画、头像、512×512 分辨率),显存 8-10 GB 的显卡即可。若要做超高清(4K以上)、多控制节点、多模态生成,建议显存 12-16 GB 或更高。
-
虚拟环境管理非常重要:避免系统级 Python 污染、包冲突。
-
若将来升级显卡(如 RTX 50 系列),可能需要切换至 cu128 版本的 PyTorch。社区提醒:
“To get your nvidia 50 series GPU working with ComfyUI you need a pytorch that has been built against cuda 12.8” (GitHub)
-
常备备份:你的模型、插件、自定义节点建议备份,以便升级或迁移时能快速复原。
-
检查网络与镜像源:若在国内或网络受限环境,建议配置 PyPI 镜像(如 清华、阿里云)或使用离线包。 (comfyui-wiki.com)
转载吱一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