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秦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拆装与检测实训MR软件介绍
在新能源汽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依赖二维图纸、静态模型或真实车辆拆解,存在信息呈现不直观、实训风险高、设备成本大、互动性差等问题,难以满足新时代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尤其是对于新能源汽车核心动力系统的理解与实操,学生普遍反映“看不见、摸不透、学不会”。
作为深耕教育技术融合与实训创新的专业团队,我们深刻洞察到这一痛点,依托混合现实(MR)、增强现实(AR)、计算机视觉、5G通信等前沿技术,面向职业院校、技工学校及汽车专业培训机构,研发推出了一款面向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拆装与检测的MR实训教学软件。

一、产品定位与核心价值
本软件以新能源轿车动力系统为蓝本,聚焦“结构可视化、原理可感知、操作可交互、技能可评价”的核心目标,致力于为学习者打造一个“虚实结合、理实一体”的沉浸式实训环境。通过MR智能眼镜与配套系统,学生可以“透视”车辆内部构造,动态观察电驱系统工作流程,进行虚拟拆装与故障模拟检测,有效提升学习兴趣与实操能力。
二、技术支撑与创新亮点
1. 混合现实技术,构建“虚实融合”的学习场景
借助先进的MR硬件设备与自研软件平台,学生佩戴MR眼镜后,可在真实空间中看到叠加其上的虚拟车辆动力系统结构,如动力电池、电机控制器、驱动电机、减速器等关键部件。这些核心模块以实体形式清晰展现,而车壳、内饰等非必要部分则采用透明或虚化处理,让学生专注于动力系统本身,不受无关因素干扰。

2. 动态原理展示,让“看不见的电流”看得见
软件突破传统静态图示限制,通过计算机视觉与实时渲染技术,动态演示电驱系统的工作流程。学生可以直观看到高压电流如何从电池包输出,经过充配电总成,传递至驱动电机控制器,再转换为交流三相电驱动电机运转,最终通过减速器带动车轮转动。整个能量传递路径清晰可视,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级、动态化的知识认知。

3. 沉浸式拆装与检测训练,提升实操能力
在软件中,学生不仅可以观察,更能够动手操作。通过手势识别与交互控制,实现虚拟环境下的动力系统部件拆装,熟悉各部件的位置关系、连接方式与拆装顺序。同时,系统支持模拟常见故障设置,学生可通过检测工具进行虚拟诊断,培养故障识别与排查能力,为未来面对真实车辆打下坚实基础。
4. 实时数据采集与智能评价,助力教学闭环
结合计算机视觉与5G高速传输,软件可实时捕捉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操作行为,通过后台算法进行分析评估,为教师提供详细的学习过程数据与技能掌握情况反馈。教师可根据数据调整教学策略,学生也能及时了解自身不足,形成“学习-训练-反馈-提升”的良性循环。
三、面向用户的核心需求与痛点解决

四、适用场景
- 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教学(如《新能源汽车结构与原理》《电驱动系统检修》等)
- 实训室日常技能训练与考核
- 企业员工岗前培训与技能提升
- 技能竞赛赛前辅导与模拟训练
- 远程协作教学与虚拟仿真实验
五、结语
我们深知,技术的真正价值在于赋能教育、服务人才。这款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拆装与检测MR实训软件,不仅是一次技术应用的创新尝试,更是我们对“产教融合、理实一体、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深入践行。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耕智能实训领域,携手广大院校与合作伙伴,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职业技能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贡献力量。
让学习更直观,让技能更扎实,让未来更可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