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Redis之IO多路复用 select,poll,epoll

简单来说,IO 多路复用的核心思想是 “一个线程盯多个 IO 事件”,而不是为每个 IO 请求创建一个线程。这样能极大减少线程切换的开销,让 Redis 在单线程模型下也能支撑数万级别的并发连接。


一、Redis 的 IO 多路复用模型

Redis 的 IO 多路复用模型工作流程可拆解为 3 个步骤:

  1. 注册事件:Redis 将所有客户端的 Socket 连接,以及需要监听的 IO 事件(如 “读事件”“写事件”),注册到内核提供的 select/poll/epoll 函数中。
  2. 阻塞等待:Redis 主线程调用这些函数后会阻塞,直到内核通知有至少一个 IO 事件就绪(比如某个客户端发送了数据,对应的 Socket 可读)。
  3. 处理事件:内核返回就绪的 IO 事件列表,Redis 主线程遍历该列表,逐一处理每个就绪事件(如读取客户端数据、执行命令、返回结果),处理完后再次回到阻塞等待状态。

二、select、poll、epoll 的核心区别

这三个函数都是内核提供的 IO 多路复用工具,但在性能、容量、效率上有显著差异,Redis 会根据操作系统自动选择最优方案(优先 epoll)。

对比维度selectpollepoll
文件描述符上限有上限(默认 1024),需修改内核参数无上限,但需遍历所有注册的 FD无上限,且无需遍历所有 FD
效率低,需遍历所有注册的 FD 判断是否就绪低,同 select,仅数据结构不同高,内核直接返回就绪的 FD 列表
数据结构基于数组基于链表基于红黑树 + 就绪链表
触发方式仅水平触发(LT)仅水平触发(LT)支持水平触发(LT)和边缘触发(ET)
关键概念补充:
  • 水平触发(LT):只要 Socket 有数据可读 / 可写,内核就会持续通知。即使本次没处理完,下次调用函数仍会提醒,兼容性好但效率稍低。
  • 边缘触发(ET):仅在 Socket 状态从 “未就绪” 变为 “就绪” 时通知一次。需一次性处理完所有数据,效率更高,但编程复杂度高。

三、为何 Redis 优先选择 epoll?

在 Linux 系统下,Redis 默认使用 epoll 而非 select 或 poll,核心原因有 3 点:

  1. 无连接数上限:epoll 不依赖数组或链表,能支持远超 1024 的客户端连接,满足 Redis 高并发场景需求。
  2. 更高效率:epoll 无需遍历所有注册的连接,只需处理内核返回的 “就绪连接列表”,在连接数多但活跃连接少的场景下,效率优势极其明显。
  3. 支持边缘触发:epoll 的 ET 模式能减少内核通知的次数,进一步降低 CPU 开销,让 Redis 主线程更专注于处理业务逻辑。
http://www.dtcms.com/a/542334.html

相关文章:

  • 兰州电商网站建设南宁360网
  • wap网站平台网站备案被拒绝
  • 《动手学深度学习》学习笔记——03安装
  • 利用万网做网站网站与网页的区别.
  • 基于素数递减迭代的哥德巴赫猜想证明(终版·严格单调,修改了lcm相关部分)-陈墨仙
  • 高端模板网站建设公司移动端网站建设 新闻动态
  •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网站不见了html5制作手机网站
  • 有网站域名及空间 别人帮建网站品牌建设方案范文
  • 环氧乙烷气体检测技术及其在工业安全中的应用
  • 做网站找哪个公司宣传册排版
  • 全球电力氮化镓市场将高速扩张
  • 马斯克旗下xAI公司推出的在线百科全书“Grokipedia”现已上线
  • (论文速读)OpenHumanVid:用于增强以人为中心的视频生成的大规模高质量数据集
  • 扁平化网站设计教程外贸建站的公司
  • 谷歌镜像网站怎么做个人养老金制度相关细则
  • 数据结构——三十一、最小生成树(王道408)
  • MySQL | Windows中mysql的卸载
  • 学前端什么网站好松滋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网站
  • 国际网站排名查询seo运营推广
  • springboot接入企业微信群机器人消息推送
  • 杭州做绒毛鉴定网站wordpress怎么添加导航分类
  • 建设企业网站怎么样公司注册资金500万实缴多少
  • 成都做网站建设公司hdsyscms企业建站系统
  • esp32学习随笔文档1
  • 化妆品网站设计开题报告整站优化快速排名
  • 高端网站建设好的公司设计网站app
  • LLM和智能体的区别
  • End-To-End之于推荐-快手OneRec系列三(OneRec-Think)
  • 做游戏模板下载网站有哪些网站建设策划稿
  • 《投资-143》如何实现“过去思维”向“未来思维”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