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慢病管理软件系统问题域需求分析文档(示例)
文档概述
1. 文档目的
本文档是面向问题域的需求分析(PDOA)中“问题域分析阶段”的成果,聚焦于“医院慢病管理实际业务场景中的核心问题”,通过调研与分析明确用户(医生、患者、管理者)在慢病管理过程中遇到的真实痛点与需求源头(即“问题列表”)。本文档不涉及任何系统功能或技术方案,仅作为后续需求定义(解系统行为)的基础输入。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医院慢病管理软件系统的需求分析阶段,为需求工程师、系统设计师、医疗业务专家提供统一的“问题认知基础”,确保后续系统设计精准解决实际问题。
3. 术语定义
问题域(Problem Domain):用户(医生、患者、医院管理者)在慢病管理实际业务中面临的真实场景、挑战与痛点集合(如数据分散、随访效率低等)。
问题列表(Problem List):通过调研与分析提炼出的、需要通过系统解决的核心问题(即需求的源头)。
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与慢病管理问题直接相关的角色(如慢病患者、门诊医生、护士、医院管理者)。
一、问题域背景描述
1. 业务背景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我国慢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患者数量持续增长(数据显示:我国慢病患者超3亿,占医疗总门诊量的70%以上)。传统慢病管理依赖人工随访(电话/门诊)、纸质健康档案,存在以下典型场景:
患者需定期到医院复诊,但医生无法快速获取其历史血压、血糖等指标趋势(数据分散在不同科室或纸质本子上);
患者因记不住用药时间或复诊日期,导致依从性差(漏服药、漏复诊),病情控制不佳;
医院缺乏统一的慢病管理工具,医生需手动整理患者信息,效率低且易出错;
管理者难以量化慢病管理效果(如血压达标率、随访率)。
2. 问题域范围
本分析聚焦于“院内慢病患者的长期跟踪与管理”,覆盖患者从确诊慢病到定期随访的全流程,涉及的主要场景包括:门诊初诊录入、日常健康数据监测、医生随访评估、患者用药与健康指导、管理者数据统计。
不涉及范围:院外第三方健康机构数据接入、远程医疗视频问诊、医保自动结算等功能(属于后续扩展需求)。
二、利益相关者分析
通过访谈与调研,明确与慢病管理问题直接相关的核心角色及其关注点:
角色 | 职责 | 核心关注点(问题视角) |
|---|---|---|
慢病患者 | 接受慢病诊疗与长期管理 | 用药提醒(怕忘记)、复诊方便性(怕跑医院)、健康指标了解(想知道控制得怎么样)、与医生沟通(有问题能咨询) |
门诊医生 | 负责慢病患者的诊断与随访 | 快速查看患者历史健康数据(血压/血糖趋势)、制定个性化随访计划、及时发现异常指标(如血压突然升高) |
护士 | 协助患者随访与健康宣教 | 提醒患者复诊/用药、收集患者日常健康数据(如患者自测血压)、向患者解释医生建议 |
医院管理者 | 监督慢病管理整体效果 | 慢病患者管理效率(如随访完成率)、控制效果(如血压达标率)、数据规范性(是否符合医疗记录标准) |
三、问题域详细分析(核心问题列表)
通过 用户访谈(医生/患者/护士)、业务流程观察(慢病门诊随访流程)、历史数据统计(如患者复诊漏诊率、用药依从性调查),提炼出以下慢病管理中的核心问题(即需求列表的源头)。每个问题均标注了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与具体场景。
1. 健康数据分散,医生无法快速获取完整病史
问题描述: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可能记录在心内科、内分泌科等多个科室的纸质病历或不同系统中,门诊医生复诊时需手动翻找历史记录,或依赖患者口述,导致无法快速掌握长期趋势(如近3个月血压波动情况)。
涉及角色:医生(主要)、患者(间接)
典型场景:患者因高血压复诊,医生询问“最近血压控制得怎么样?”,患者只能说“感觉还行”,医生无法查看具体数值,只能重新开检查单。
2. 患者用药与复诊依从性低,影响病情控制
问题描述:患者常忘记服药时间(如“一天两次”的药只吃一次),或因工作忙错过复诊日期,导致药物调整不及时、病情恶化(如高血压患者血压反弹)。
涉及角色:患者(主要)、医生(间接)
典型场景:患者自述“上次开的降压药吃了几天忘了,最近头有点晕”,医生发现其血压未达标,但无法判断是漏服药还是药量不足。
3. 随访流程依赖人工,效率低且易遗漏
问题描述:医生需手动记录患者的下次随访时间,并通过电话或门诊提醒患者;护士需逐个打电话通知复诊,耗时且容易漏掉部分患者(尤其是长期稳定的“轻症”患者)。
涉及角色:医生、护士(主要)
典型场景:某慢病患者的随访计划是“每月1次”,但护士忘记提醒,患者3个月未复诊,直到出现并发症才急诊入院。
4. 异常健康指标缺乏实时预警,延误干预时机
问题描述:患者的血压、血糖等指标若突然超出安全范围(如收缩压>180mmHg),医生无法及时获知,可能导致急性事件(如脑出血)。
涉及角色:医生(主要)、患者(间接)
典型场景:患者在家自测血压为190/110mmHg,但未主动联系医生,系统也未推送预警,次日患者因头晕就诊时已出现轻度脑梗。
5. 医患沟通断层,患者缺乏持续健康指导
问题描述:患者与医生仅在复诊时见面,平时有问题(如“最近头晕是不是药吃多了?”)无法及时咨询;医生也无法持续推送健康知识(如“低盐饮食注意事项”)。
涉及角色:患者(主要)、医生(间接)
典型场景:患者因担心药物副作用自行减药,但不敢问医生,导致血压控制不佳。
四、问题边界与优先级说明
1. 问题边界(本次分析聚焦的范围)
本文档仅针对“院内慢病患者的长期管理”,重点解决医生、患者在“数据整合、随访效率、依从性提升”方面的核心问题。暂不涉及以下内容(后续可扩展):
院外第三方健康设备(如智能手环)的数据自动同步;
远程医疗视频问诊功能;
医保费用自动结算与报销。
2. 问题优先级(基于影响范围与紧急程度)
优先级 | 问题编号 | 问题描述 | 理由 |
|---|---|---|---|
P0(最高) | 1 | 健康数据分散,医生无法快速获取完整病史 | 直接影响医生的诊断准确性(核心医疗场景),所有慢病患者均会遇到。 |
P1 | 2 | 患者用药与复诊依从性低 | 导致病情控制不佳(常见痛点),尤其是老年患者群体。 |
P1 | 3 | 随访流程依赖人工,效率低且易遗漏 | 增加医生工作负担,且可能因漏访导致并发症(如患者3个月未复诊)。 |
P2 | 4 | 异常健康指标缺乏实时预警 | 关键紧急场景(如高血压危象),但需依赖患者自测数据上传(技术实现稍复杂)。 |
P2 | 5 | 医患沟通断层,缺乏持续指导 | 影响患者体验与长期依从性,但非即时性医疗风险。 |
五、附录:调研方法与数据来源
调研方法:
用户访谈(5名门诊医生、10名慢病患者、3名护士);
业务流程观察(记录慢病门诊的“初诊-随访-复诊”全流程);
历史数据统计(医院近1年慢病患者的复诊漏诊率、用药依从性调查问卷)。
关键数据:
70%的患者表示“记不清具体用药时间”;
45%的医生反馈“复诊时看不到患者3个月前的指标趋势”;
30%的慢病患者存在“漏复诊”情况(超过约定时间1个月以上)。
文档编制人:XXX(系统分析师)
编制日期:202X年XX月XX日
版本号:V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