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视频处理(一):什么决定了你的音色?声音的三要素
文章目录
- 概述
- 一、音调
- 定义
- 举例说明
- 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 二、音量
- 定义
- 举例说明
- 波形分析
- 三、音色
- 定义
- 原理说明
- 波形合成
- 总结
概述
今天我们来介绍声音的三要素,声音的三要素包括:音调、音量和音色,学习声音的基本原理,对于音视频处理、自然语言识别NLP、ASR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一、音调
定义
音调是指音频的快慢,即声音的频率。
举例说明
以拨动尺子为例:
- 尺子振动快,则音频高。
- 尺子振动慢,则音频低。
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 男生的音频最低,声音浑厚、低沉。
- 儿童的声音频率最高,比较悦耳。
- 女生的声音频率介于两者之间。
结论:音频越高,声音越悦耳。声音悦耳程度顺序为:儿童 > 女生 > 男生。
二、音量
定义
音量由振幅大小决定。
举例说明
以拨动尺子为例:
- 振幅大,推动空气流动的力量大,声音洪亮。
- 振幅小,推动空气流动的力量弱,声音小。
波形分析
以正弦波为例:
- 峰值与谷值差异大,则音量高。
- 峰值与谷值差异小,则音量低。
- 在相同频率下,峰值越高,音量越大。
三、音色
定义
音色由谐波决定,不同乐器或人声的音色不同,即使基频相同。
原理说明
自然界中的声音多为和声,由多个频率组合而成:
- 基频:主频率,决定声音的主要走势。
- 谐波:在基频上的微调,形成不同的音色。
波形合成
以合成波形为例:
- 绿色波形代表基频。
- 加入黄色(一次谐波)和橙色(二次谐波)波形后,合成粉色波形,形成复杂的音色。
结论:音色的差异由谐波决定,例如钢琴和小提琴即使基频相同,音色也不同。
总结
声音的三要素及其原理:
- 音量:由振幅决定,振幅越高,音量越大。
- 音调:由频率决定,频率快则音调高,频率慢则音调低。
- 音色:由谐波决定,谐波的不同组合形成不同的音色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