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本质是什么
终极目的:
分类(划线分类,划曲线分类)
实现方法:
找到一个f(x),可以符合已知的输入x,和已知的输出y。就是已知很多个输入输出,但是不知道,这些点最终是用一个什么f(x)来表示。
方法1:直线逼近(多次调整系数w(权重),和b(偏移))
最开始从一个最简单的线性函数开始调整
经过多次调整。。。
完全吻合
有时候如果很难完全吻合呢?多次调整大差不差就行
方法2:去求解这个规则
方法3:实在太难了,让电脑自己一步步调整,去逐渐逼近
例如,还是同上使用简化,逼近的思想
如果还是不能用直线去拟合分类函数,那就需要这条直线弯一弯了
很简单,可以在线性函数外层套一个非线性的激活函数,比如:平方,sin,e,
这就是激活函数:它的目的就是把原本死气沉沉的线性关系给盘活了,变成了变化能力更强的非线性关系,大家千万别害怕,常用的激活函数都简单到爆炸(我没觉得),但是就是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我们最简单的假设是只有一个输入,
但实际中很可能有很多个输入,
如果只套一个激活函数,曲线还是弯的不够灵活,
那该怎么办呢?
就是把上边这一大坨,加上一个线性变换,然后再加一个激活函数。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就可以无限套娃下去了,我们就可以构造出非常非常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理论上可以无限逼近任意的函数
但是这么一大坨,难表示,在这里每个小圈圈叫做一个神经元,在这里我不建议你用生物的神经元和这个类比,因为他两其实一毛钱关系也没有,看似很形象,但实际上返回会影响理解。
刚刚我们说输入输出可能有多个
每多套一层,横向就会扩展出一层
当然中间这层就不再是输出了,而变成了隐藏层,
神经网络的每一层都可以无限增加,进而就可以形成非常复杂的曲线
虽然曲线很复杂,但是我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根据已知数据猜出这里的w和b
恭喜你,从函数到神经网的这条路已经被你搞懂了,剩下的所有乱七八糟的知识都仅仅是为了算出这个w和b而已。
内容取自飞天闪客的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NCgVzoEG9?spm_id_from=333.788.videopod.sections&vd_source=e10f137a63ff65947d019d16bb78ea8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