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国仿真建模应用挑战赛选题建议与分析
2025全国仿真建模应用挑战赛选题建议与分析
A题:智能流水车间调度与优化的仿真模拟
B题:粤港澳大湾区台风风暴潮淹水模型与防灾对策研究
完整思路模型论文见文末名片
我跟你说啊,这俩题差别还挺大的,先唠A题(智能流水车间调度)。这题整体是中等偏难那种,上手不算难,但想做好、做出亮点得费点劲。前期用AnyLogic搭基础模型的时候,软件里不是有个resource_fault_worker的示例嘛,照着那个案例,把14道工序的时间、人力这些参数填进去,基本流程就能跑通,这部分没啥太复杂的。但后面要搞调度策略就不一样了,像EDD、SLACK这些现成规则还好说,套公式就行,可要是做PR+CR混合策略,还得对比不同策略的效果,就得把逻辑捋清楚。还有加异常场景,比如设备维护停机、返工这些,其实就是加条件判断,但得保证参数没错,不然模型就跑歪了。
这题特别适合工业工程或者智能制造工程的同学,他们平时就学生产调度、流程优化,对节拍、在制品这些词熟得很。机械工程偏生产方向、物流工程的同学也能做,毕竟懂生产线布局和物料搬运,知道U型线和直线型的区别。计算机或数学专业的同学要是愿意花时间搞懂生产流程,也能试试,毕竟前者会用仿真软件或编程,后者能算算法参数。
不过这题重点还是得把14道工序的参数准确放进模型,保证基础流程没问题,再把工人池、在制品上限这些规则加对。难点就在于对比调度策略效果,比如用EDD会不会让O11插单延期,还有识别瓶颈工序,比如电性能测试是不是瓶颈,加个人能不能缓解,还得在模型里验证,这步容易算错或者漏参数。
再说说B题(台风风暴潮淹水),这题就偏难了,门槛不低。核心是用ADCIRC、Delft3D这些专业水文模型,光熟悉软件界面和参数就得好几天,还得设地形高程、潮位边界这些,可不是随便搭搭就行的。后面分析影响因素,比如台风强度、路径对增水的影响,虽然用相关性分析或控制变量法,数学难度不算高,但前提是模型跑出来的数据得准,不然分析都是白搭。还有模拟防灾措施,比如设海堤,得改地形参数,还得算淹水范围减少多少,海堤的位置和高度怎么设都得靠地理知识,不能瞎蒙。
这题基本就适合地理科学偏水文或海洋方向、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海洋技术这些专业的同学,他们学过风暴潮模型,还知道去哪找地形数据。跨专业的同学除非有数学专业的能做数据分析,还得有地理专业的组队,不然根本搞不定,光找数据就够头疼的,地形高程、历史台风数据这些都不是随便能找到的,还得处理成模型能认的格式。
这题重点就是找全数据,数据不全模型根本跑不了。难点在于把台风参数准确放进模型,参数错一点,淹没范围就差很多,还有定量评估防灾措施效果,比如海堤能减少多少淹水面积,得保证模型精度,还得排除干扰因素,特别考验专业能力。
总的来说,要是你们队有工业工程或智能制造的,选A题稳点;要是有地理或水文专业的,且能找到数据、会用专业模型,选B题能出彩;跨专业的话,优先选A题,B题门槛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