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LOv1和YOLOv2目标检测算法总结
YOLOv1核心特性
单阶段检测:将检测问题转化为回归问题
端到端训练:单一CNN网络完成检测
实时性能:支持视频实时检测
网格划分:7×7网格,每个网格预测2个边界框
输出维度:S×S×(B×5+C) = 7×7×30
网络架构设计
骨干网络:基于GoogleNet改进
输出特征:每个网格预测边界框坐标、置信度和类别概率
损失函数:综合坐标误差、置信度误差和分类误差
YOLOv1局限性
网格限制:每个网格只能预测一个类别,重叠目标检测困难
小目标检测:对小物体敏感度不足
长宽比单一:边界框形状变化适应性有限
YOLOv2核心改进
批量归一化:卷积层后全面加入BN,提升2% mAP
高分辨率训练:训练时使用448×448分辨率,提升4% mAP
骨干网络:DarkNet-19,无全连接层,5次降采样
1×1卷积:大幅减少参数量
Anchor机制优化
聚类先验框:使用K-means为数据集定制先验框比例
Anchor Boxes:13×13网格预测更多边界框
位置预测:相对网格单元的偏移量,提升训练稳定性
感受野设计
小卷积核堆叠:3个3×3卷积等效7×7感受野
参数效率:小卷积核减少参数且增强特征提取
非线性增强:更多卷积层增加非线性变换
多尺度处理
细粒度特征:融合浅层特征提升小目标检测
多尺度训练:训练过程中动态调整输入尺寸
尺寸范围:320×320到608×608
技术优势对比
YOLOv1:简单快速,基础框架
YOLOv2:精度提升,稳定性增强
检测速度:保持实时性能
准确率:mAP显著提升
关键创新点
直接位置预测:避免训练不稳定
维度聚类:数据驱动先验框设计
特征融合:解决小目标丢失问题
多尺度训练:增强模型泛化能力
应用价值
实时检测场景:视频监控、自动驾驶
精度要求场景:需要较高检测准确率的应用
工业部署:平衡速度与精度的实际需求
发展趋势
为后续YOLO系列奠定基础
单阶段检测算法的重要里程碑
实时目标检测的标杆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