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文献阅读:A Survey of Edge Caching: Key Issues and Challenges

1️⃣ 边缘缓存解决的三个问题

一、在哪缓存
1.基站
2.端侧

二、缓存对象

1.内容

  • 定义:在基站或者终端上缓存热门内容(文件、视频、网页),减少数据的重复传输,环节核心网络的压力
  • 需要的资源:存储资源

2.数据

分成两种,结果缓存和自身数据缓存

  • 结果缓存:缓存任务计算得到的结果,避免重复计算
    例如:多人在同一区域使用植物识别 APP 识别相同花朵时,边缘节点可缓存首次识别结果,后续用户请求直接复用,无需各设备重复执行图像识别算法

  • 自身数据缓存:将设备采集的自身数据先在本地进行自身缓存,避免重复传输
    例如:IOT设备可以在设备上缓存短期内变化不大的数据(如室内温湿度 10 分钟内稳定在 25℃),设备无需每秒都向云端发送数据,只需在数据“超出阈值”(如温度突然升到 30℃)时才更新并传输,大幅减少激活次数

  • 挑战:如何让缓存的数据既不过时(保证新鲜),又不频繁更新(保证效率)

  • 需要的资源:存储资源

3.服务

  • 定义:缓存服务(需在边缘执行的、支撑特定功能的可执行程序模块),以便在边缘执行对应的任务
  • 挑战:服务选择问题、服务更新和兼容性问题
  • 需要的资源:存储+计算

内容缓存、数据缓存与服务缓存对比总结表

对比维度内容缓存(Content Cache)数据缓存(Data Cache)服务缓存(Service Cache)
核心定义缓存视频、网页、文件等静态内容,是CDN等场景中最成熟的边缘缓存类型缓存智能应用计算结果与设备本地/环境数据,解决高算力需求与设备频繁激活问题缓存应用服务及关联数据库/库文件,使服务在边缘直接执行,需计算与存储资源协同
缓存对象静态内容(如YouTube视频、新闻网页、软件安装包)两类数据:
1. 结果缓存(如人脸识别结论、语音转文字结果)
2. 自身数据缓存(如温湿度传感器数据、设备状态数据)
可执行服务模块(如AR渲染服务、IoT异常检测算法)+ 关联资源(如算法模型、数据库)
核心解决问题1. 重复内容传输导致的带宽浪费(通信冗余)
2. 远程服务器访问延迟高
1. 重复计算导致的设备能耗高(计算冗余)
2. IoT设备频繁激活传感器导致的寿命缩短
1. 远程调用云端服务的高延迟
2. 终端设备无法承载高算力服务执行
资源需求仅需存储资源(存储静态内容文件)以存储资源为主,需轻量计算资源(如匹配计算结果与请求特征)存储+计算资源(存储服务程序,利用CPU/GPU执行服务)
典型应用场景1. 视频点播(如Netflix边缘缓存热门剧集)
2. 网页加速(如浏览器边缘缓存常用网站资源)
3. 车联网(IoV)地图数据缓存
1. 结果缓存:多人同场景植物识别、语音助手结果复用
2. 自身数据缓存:IoT温湿度监测、智能手环心率数据暂存
1. AR/VR实时渲染(边缘执行渲染服务)
2. IoT设备异常检测(边缘运行分析算法)
3. 人脸识别服务(边缘存储算法与特征库)
关键技术关注点1. 内容 popularity 预测(基于Zipf分布)
2. 缓存替换策略(如LRU、LFU)
3. 多节点协同缓存(如D2D视频共享)
1. 计算结果与请求特征的映射匹配
2. 数据新鲜度与缓存频率的平衡(如DRL-based更新策略)
3. 低功耗IoT设备缓存优化
1. 服务选择算法(有限资源下筛选高价值服务)
2. 服务更新与终端兼容性适配
3. 计算资源调度(如GPU分配)
性能优化目标提升缓存命中率(CHR)、降低网络延迟与核心网带宽占用降低设备能耗、减少计算冗余、保障IoT数据时效性降低服务响应延迟、提升服务执行效率、减轻云端算力负担

三、缓存策略

两个不同的角度分析缓存策略:主动和被动;集中和分布;

1.主动缓存(预缓存技术)

  • 定义:对用户请求进行预测,在请求发生前就决定要缓存哪些对象
  • 场景:延迟敏感场景

2.被动缓存

  • 定义:用户请求到达后才决定是否缓存特定对象
  • 例如:用户请求某个科技新闻
    • 请求发送到边缘服务器,若边缘服务器已缓存,则返回结果;如果没有缓存则向远程服务器请求
    • 边缘服务器接收到来自远程服务器的科技新闻后,将结果先返回给用户;然后判断是否将该新闻缓存。如果本地缓存没满,则直接缓存;如果本地缓存满了,则采用缓存替换算法,替换某些内容后,再进行缓存。
    • 缓存替换算法(核心):LRU(删除 “最近一段时间内最少被访问” 的内容)、LFU(删除 “历史访问次数最少” 的内容)……
  • 场景:传统 Web 缓存(如浏览器缓存)最常用的模式

反应式缓存(Reactive Caching)与主动式缓存(Proactive Caching)对比表

对比维度反应式缓存(Reactive Caching)主动式缓存(Proactive Caching)
核心定义被动触发的缓存策略,仅在用户发起请求后,才判断是否缓存该内容,缓存行为完全依赖用户请求事件主动预测的缓存策略,基于用户需求预测(如内容流行度、用户行为模式),在请求到达前提前缓存内容
触发时机缓存的“替换”均发生在用户请求之后缓存的“预存”“更新”发生在用户请求之前(通常在网络闲时完成)
关键依赖技术核心是缓存替换算法(如LRU、LFU、SF-LRU),解决缓存满时“删除旧内容、保留新内容”的决策问题核心是需求预测技术(如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Zipf分布模型),需准确估计内容流行度与用户行为
工作流程1. 用户发起请求→2. 检查缓存(命中则响应,未命中则向服务器请求)→3. 响应用户→4. 决定是否缓存新内容1. 闲时分析用户数据→2. 预测热门内容→3. 提前向服务器请求并缓存内容→4. 用户请求时直接从缓存响应
性能优势1. 实现简单,开发/部署成本低;2. 资源利用率高,仅缓存“已验证有需求”的内容,无盲目预存浪费1. 首次请求延迟低,用户无需等待服务器响应;2. 高峰时段缓解网络负载,减少核心网传输压力
性能劣势1. 首次请求延迟高(未命中时需从远程服务器获取);2. 热门内容突发请求时易出现缓存未命中拥堵1. 预测准确性依赖大量用户数据,可能因预测偏差导致资源浪费(预存内容无人请求);2. 需额外算力支撑预测
资源需求低,仅需基础存储资源,无需额外算力用于预测高,需存储资源(预存内容)+ 计算资源(运行预测算法)
适用场景1. 用户需求随机性强的场景(如冷门网页搜索);2. 边缘设备资源有限的场景(如手机本地缓存、小型基站);3. 非延迟敏感场景(如文字新闻浏览)1. 用户需求可预测的场景(如热门视频、通勤路线导航数据);2. 延迟敏感场景(如AR/VR、在线游戏);3. 网络闲时资源充足的场景(如夜间预存热门内容)
典型算法/策略案例- 替换算法:LRU(最近最少使用)、LFU(最不经常使用)、SF-LRU(结合LRU与LFU的二次机会算法)
- 自适应策略:根据网络状态切换不同替换算法(如Subramanian提出的策略)
- 预测算法:基于机器学习的内容流行度估计(如Tanzil的边缘视频缓存策略)、深度循环神经网络(Bi-DNN)预测用户请求序列
- 博弈论优化:Stackelberg游戏模型优化预存决策(如Zheng的大规模边缘缓存策略)

集中式缓存(Centralized Caching)与分布式缓存(Distributed Caching)对比表

对比维度集中式缓存(Centralized Caching)分布式缓存(Distributed Caching)
核心定义以中央控制器为核心的缓存策略,由中央节点统一收集网络全局状态(如用户请求、缓存占用),并制定全局缓存决策(放置、替换)无中央控制的缓存策略,各缓存设备(如基站、终端)根据本地信息或相邻节点信息,自主制定缓存决策,无需依赖全局指令
决策主体唯一的中央控制器(如核心网服务器、云端控制节点)每个独立的缓存设备(如宏基站MBS、小型基站SBS、用户手机)
信息依赖依赖全局网络信息(需实时收集所有缓存节点的状态、用户请求分布、内容 popularity 等)依赖本地/邻域信息(仅需获取自身缓存占用、本地用户请求记录,或相邻节点的有限同步信息)
工作流程1. 各缓存节点向中央控制器上报状态;2. 中央控制器分析全局数据;3. 下发统一缓存指令(如“缓存热门视频A”“删除旧内容B”);4. 各节点执行指令1. 缓存设备监测本地用户请求;2. 基于本地策略(如概率传播、强化学习)判断是否缓存/替换;3. 按需与相邻节点同步关键信息(如热门内容列表);4. 自主执行缓存操作
核心优势1. 全局优化:可统筹所有资源,避免局部决策冲突(如避免重复缓存冷门内容);2. 策略一致性:所有节点执行统一规则,便于管理1. 低延迟:无需等待中央指令,本地快速响应;2. 高容错:单个节点故障不影响整体系统;3. 适配边缘分布式架构:契合边缘计算“去中心化”特性,减少核心网依赖
核心劣势1. 高延迟:指令需在中央与节点间传输,响应速度慢;2. scalability 差:海量节点(如5G基站)会导致中央控制器过载;3. 容错性低:中央控制器故障会导致整个缓存系统瘫痪1. 局部最优风险:节点仅基于局部信息决策,可能出现全局资源浪费(如重复缓存热门内容);2. 策略协同难:需设计复杂算法实现节点间间接协同
资源需求中央控制器需高算力+大带宽(支撑全局数据处理、指令传输);缓存节点仅需基础存储资源各缓存节点需一定算力(执行本地决策算法);无需额外带宽传输全局信息,整体网络资源消耗更低
适用场景1. 小规模网络(如企业内部局域网,节点数量少);2. 对缓存一致性要求高的场景(如金融数据同步);3. 传统集中式架构(如早期CDN)1. 大规模边缘网络(如5G基站群、IoT设备网络);2. 延迟敏感场景(如AR/VR、车联网IoV);3. 分布式边缘计算环境(如多基站协同缓存)
典型算法/技术1. 全局线性规划(LP)优化缓存 placement[86];2. 集中式 popularity 预测模型(基于全局用户数据)[88]1. 概率传播算法(各节点并行计算缓存决策)[91];2. 强化学习(RL)-based 分布式策略[92];3. 联邦学习(FL)协同优化[35]

http://www.dtcms.com/a/461598.html

相关文章:

  • 信号140上岸山东师范经验。
  • 力扣面试经典150题day1第一题(lc88),第二题(lc27)
  • asp 网站开发 软件做期货主要看哪几个财经网站
  • JavaScript实现防抖、节流【带思路】
  • 汇川高压变频器故障解析F79 F90
  • kanass入门到实战(13) - 如何通过评审,有效保障需求和用例的质量
  • 深度解析:Redis缓存三大核心问题(穿透/击穿/雪崩)的技术原理与企业级解决方案
  • 最专业网站建设哪家好微网站微名片
  • 上海兆越通讯闪耀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
  • 车库到双子星:惠普的百年科技传奇
  • 网站防止恶意注册dedecms菜谱网站源码
  • 基于IoT的智能温控空调系统设计与实现
  • 网站开发常用的框架营销到底是干嘛的
  • 老题新解|组合数问题
  • Java 工具类详解:Arrays、Collections、Objects 一篇通关
  • Cucumber自学导航
  • docker案例
  • 网站如何做提现功能上海市城乡和住房建设厅网站
  • 南宁 网站建设 公司老吕爱分享 wordpress
  • python 矩阵中寻找就接近的目标值 (矩阵-中等)含源码(八)
  • 嵌入式Linux:线程中信号处理
  • docker启动容器慢,很慢,特别慢的坑
  • C#基础14-非泛型集合
  • 【22.1-决策树的构建1】
  • asp制作网站wordpress使用端口
  • 【机器学习】(一)实用入门指南——如何快速搭建自己的模型
  • 【数值分析】插值法实验
  • 地方门户网站的前途搜索引擎大全全搜网
  • 如何给oracle新建架构(schema)
  • 天地数码携手一半科技PLM 赋能应对全球市场,升级热转印色带研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