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Cooperative ISAC-empowered Low-Altitude Economy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低空感知场景的协作集成感知与通信(ISAC)方案,旨在通过协作估计无人机(UAVs)的参数并提升感知性能。所提出的方案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我们通过使用张量分解模型来制定单点参数估计问题。通过利用因子矩阵的范德蒙德结构,引入了一个空间平滑张量分解方案来估计UAV的参数。为了进一步减少计算复杂度,我们设计了一个基于广义Rayleigh商(GRQ)的降维(RD)到达角(AoA)估计算法。第二阶段,通过多个基站(BS)之间的数据融合确定UAV的位置和真实速度。具体而言,我们首先开发了一种基于最小生成树(minimum spanning tree,MST)删除假数据的关联方法,以准确匹配基站的参数估计到同一个UAV。然后,提出了一种帕累托最优方法和残差加权方案,分别用于促进位置和速度估计。我们进一步扩展了我们的方法到双极化系统。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案在与传统技术比较时的有效性。

关键词—集成感知与通信(ISAC),协作感知,张量分解,参数估计,数据融合。

文章目录

    • I. INTRODUCTION
    • II. SYSTEM MODEL
      • A. Signal Model
      • B. Sensing Channel Model
    • III. PRELIMINARY STEPS FOR THE COOPERATIVE SENSING SCHEME
      • A. Beam Scanning and UAV Detection
      • B. Estimation of the Number of UAVs
    • IV. TENSOR DECOMPOSITION APPROACH FOR PARAMETER ESTIMATION
      • A. Tensor Preliminaries
      • B. Tensor Formulation
      • B. Position Estimation

I. INTRODUCTION

在低空感知场景中,根据发射机和接收机的空间部署,ISAC配置可以分为三种主要类别:monostatic [3], [4], bistatic [5], [6] and multistatic [7], [8]。具体而言,在双点和多点系统中,一个或多个基站(BS)充当发射机,其他基站充当接收机接收感知符号。然而,这些配置对多个基站的部署位置和同步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同的是,在单点配置中,基站同时发射感知符号,同时接收无人机(UAV)反射的回波信号,这简化了基站的部署,并提高了系统对不同步的容忍度。然而,传统的单点配置仍然面临一些挑战。首先,由于路径损耗,远距离UAV的感知性能较差[9]。此外,如果UAV与基站之间存在障碍物(如高楼或树木),检测概率将大幅下降。此外,UAV的综合状态(如真实速度)不能完全捕获,因为只能从基站的回波信号中获得径向速度(radial velocities)[7]。

为了克服传统单点配置的上述局限性,提出了协作ISAC框架[10]–[14]。在协作ISAC网络中,每个基站(BS)首先从接收的回波信号中估计目标的参数。然后,估计的参数在云端融合,以提高感知性能。在这种情况下,远离某些基站的目标可能相对靠近其他基站,从而增强ISAC网络的检测概率和覆盖范围。此外,基站的分布式部署进一步增强了感知性能,从而减少了估计误差,并增强了恢复更全面信息的能力,如UAV在三维(3-D)空间中的真实速度。最近在协作ISAC领域的研究旨在设计感知方案,以促进不同场景下的感知能力。在单天线配置中,[12]、[13]设计了在正交频分复用(OFDM)网络中的双阶段目标定位方案,其中目标的距离通过压缩感知(CS)和二维(2-D)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算法分别得出,然后基于距离估计目标的位置。同样,[14]首先推导了目标的距离和径向速度,然后提出了一种符号级别的融合方案,通过多个基站协作促进位置和速度的估计。在多天线配置中,除了距离和速度外,基站还需要捕捉目标的到达角(AoA),以进一步增强感知性能,多个经典的AoA估计算法,如多重信号分类(MUSIC)算法,已被采用来推导目标的AoA[15]。

超越上述传统的估计方法,张量技术因其在提取多维参数方面的优越性而越来越受到关注,并已被应用于信道和目标参数估计。其原因在于,这些技术可以实现更高的估计精度,并且推导出的多维参数能够自动配对[16]–[19]。作者[19]对基于张量的ISAC进行了初步探索,其中信道和目标参数的估计是通过统一的张量方法实现的。然而,[19]并未揭示通过多基站合作提高感知精度的好处。

II. SYSTEM MODEL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 Signal Model

B. Sensing Channel Model

III. PRELIMINARY STEPS FOR THE COOPERATIVE SENSING SCHEME

A. Beam Scanning and UAV Detection

需要注意的是,在UAV靠近基站(例如,少于一百米)的场景中,回波信号的信噪比(SNR)足以满足UAV检测和参数估计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直接通过几个参数估计方案实现UAV的精确定位,而无需额外的波束扫描或对准过程。然而,考虑到UAV可能远离基站的场景,以下的波束扫描和对准就显得至关重要,以抵消严重的路径损耗,从而提高SNR,促进后续的参数估计。

如图3(a)所示,我们首先通过波束扫描确定UAV的大致位置。为了进一步提高接收信号的SNR,我们将每个射频链上接收到的信号符号进行合并。通过这种方式,接收信号可以表示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了检测UAV是否位于波束范围内,我们将二元假设检验(binary hypothesis testing,BHT)问题公式化为如下形式[23]:

y~m,n={H0:m~m,n,H1:fRXHHm,nfTX+m~m,n,\tilde{y}_{m,n} = \begin{cases} H_0 : \tilde{m}_{m,n}, \\ H_1 : f_{RX}^H H_{m,n} f_{TX} + \tilde{m}_{m,n}, \end{cases} y~m,n={H0:m~m,n,H1:fRXHHm,nfTX+m~m,n,

其中,零假设H0H_0H0假设基站(BS)接收到的只有噪声,而备择假设H1H_1H1则表明基站接收到了反射的回波信号和噪声。

为了求解上述BHT问题,我们首先需要构造一个检测器T(⋅)T(\cdot)T(),将y~m,n\tilde{y}_{m,n}y~m,n映射为一个实数,然后将其与预定义的阈值γ\gammaγ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接受H0H_0H0H1H_1H1 [23],即:

T(y~m,n)≥H1H0γ.T(\tilde{y}_{m,n}) \underset{H_0}{\overset{H_1}{\geq}} \gamma. T(y~m,n)H0H1γ.

通过考虑特定的场景和可用的先验知识,可以利用各种假设检验方法,例如似然比检验(LRT)来开发检测器[24]。为了进一步处理,我们引入了检测标志di,jd_{i,j}di,j,具体来说,如果UAVs在索引(i,j)(i,j)(i,j)范围内被检测到,则di,j=1d_{i,j} = 1di,j=1;否则,di,j=0d_{i,j} = 0di,j=0

B. Estimation of the Number of UAVs

对于检测到UAV存在的波束范围(即,di,j=1d_{i,j} = 1di,j=1),需要进一步估计波束范围内UAV的数量,这可以通过考虑信息理论(information-theoretic criteria)标准[4]来实现。具体来说,我们首先估计接收信号y~m,n\tilde{y}_{m,n}y~m,n的协方差,表示为:

R^=1MN∑m=0M−1∑n=0N−1y~m,ny~m,nH∈CR×R.\hat{R} = \frac{1}{MN} \sum_{m=0}^{M-1} \sum_{n=0}^{N-1} \tilde{y}_{m,n} \tilde{y}_{m,n}^H \in \mathbb{C}^{R \times R}. R^=MN1m=0M1n=0N1y~m,ny~m,nHCR×R.

然后,我们对R^\hat{R}R^执行奇异值分解(SVD),即,R^=UΛUH\hat{R} = U\Lambda U^HR^=UΛUH,其中Λ=D(λ1,…,λR)\Lambda = D(\lambda_1, \dots, \lambda_R)Λ=D(λ1,,λR)是一个对角矩阵,特征值按降序排列,即λ1≥λ2≥⋯≥λR\lambda_1 \geq \lambda_2 \geq \dots \geq \lambda_Rλ1λ2λR。随后,通过采用最小描述长度(MDL)准则[25],波束范围内UAV的数量估计为:

Ki,j=arg⁡min⁡k∈{1,…,R−1}MDL(k),K_{i,j} = \arg \min_{k \in \{1, \dots, R-1\}} \text{MDL}(k), Ki,j=argk{1,,R1}minMDL(k),

1^11 需要注意的是(Noting),我们假设当前波束范围外的无人机(UAV)将不会被当前波束的旁瓣检测到。这是(This)因为旁瓣功率远小于主瓣功率。此外(Additionally),我们还可以通过[4]中提出的剪枝过程进一步消除相邻波束内同一无人机的冗余检测。

在上述步骤之后,可以通过记录在{di,j}i=0,j=0NH−1,NV−1\{d_{i,j}\}_{i=0,j=0}^{N_H-1,N_V-1}{di,j}i=0,j=0NH1,NV1中等于1的元素的索引来确定UAV在三维空间中的大致位置,并通过对每个波束范围内UAV的估计数量求和来推导出UAV的总数,公式如下:

K=∑i=0,j=0NH−1,NV−1di,jKi,j,K = \sum_{i=0,j=0}^{N_H-1,N_V-1} d_{i,j} K_{i,j}, K=i=0,j=0NH1,NV1di,jKi,j,

这些步骤为后续的单点参数估计提供了有价值的先验信息和指导。如图3(b)所示,我们可以将整个天线阵列分为N′N'N组,其中每组di,jdi,jdi,j与方向(θi,ϕj)(\theta_i, \phi_j)(θi,ϕj)对齐。举例来说,我们可以假设数字预编码矩阵为单位矩阵,而模拟预编码矩阵中的非零元素填充为对应于方向(θi,ϕj)(\theta_i, \phi_j)(θi,ϕj)的归一化引导向量。然而,组合矩阵的非零元素则从归一化单位圆中选择,以缓解HBF结构中由于维度减少而导致的到达角(AoA)估计歧义。

需要注意的是,前述的与波束相关的步骤已经被广泛研究,且并非本文的重点,在接下来的部分中,我们假设所需的先验信息,即波束检测标志{di,j}i=1,j=1NH,NV\{d_{i,j}\}_{i=1,j=1}^{N_H,N_V}{di,j}i=1,j=1NH,NV和UAV的总数KKK,已经通过上述步骤准确推导出来。

IV. TENSOR DECOMPOSITION APPROACH FOR PARAMETER ESTIMATION

A. Tensor Preliminaries

为了增强本文的可读性,提供了一些关于张量的基本理论和关键定义。我们建议读者参考[26]以获取更多详细信息。

  1. 展开:张量X∈CI1×I2×⋯×IN\mathcal{X} \in \mathbb{C}^{I_1 \times I_2 \times \cdots \times I_N}XCI1×I2××IN的模式-nnn展开表示将张量重新排列为一个矩阵。具体来说,张量元素(i1,i2,…,iN)(i_1, i_2, \dots, i_N)(i1,i2,,iN)映射到矩阵元素(in,j)(i_n, j)(in,j),其中
    j=1+∑k=1,k≠nN(ik−1)Jk,且Jk=∏m=1,m≠nk−1Im.j = 1 + \sum_{k=1, k \neq n}^{N} (i_k - 1) J_k, \quad \text{且} \quad J_k = \prod_{m=1, m \neq n}^{k-1} I_m. j=1+k=1,k=nN(ik1)Jk,Jk=m=1,m=nk1Im. (19)

  2. 秩-1张量:一个NNN阶张量X\mathcal{X}X是一个秩-1张量,如果它可以表示为NNN个向量的外积,即:
    X=a(1)∘a(2)∘⋯∘a(N).\mathcal{X} = a^{(1)} \circ a^{(2)} \circ \cdots \circ a^{(N)}. X=a(1)a(2)a(N). (20)

  3. CP分解:CANDECOMP/PARAFAC(CP)分解表示将张量分解为一组秩-1张量的和,即:
    X=∑r=1Rλrar(1)∘ar(2)∘⋯∘ar(N),\mathcal{X} = \sum_{r=1}^{R} \lambda_r a_r^{(1)} \circ a_r^{(2)} \circ \cdots \circ a_r^{(N)}, X=r=1Rλrar(1)ar(2)ar(N), (21)
    其中RRR表示X\mathcal{X}X的秩。对应的nnn-阶模式的因子矩阵定义为
    A(n)=[a1(n),…,aR(n)],n=1,…,N.A^{(n)} = [a^{(n)}_1, \dots, a^{(n)}_R], \quad n = 1, \dots, N. A(n)=[a1(n),,aR(n)],n=1,,N.
    X\mathcal{X}X的模式-nnn展开形式为:
    X(n)=A(n)Λ(A(N)∘⋯∘A(n+1)∘A(n−1)∘⋯∘A(1))T,X^{(n)} = A^{(n)} \Lambda \left( A^{(N)} \circ \cdots \circ A^{(n+1)} \circ A^{(n-1)} \circ \cdots \circ A^{(1)} \right)^T, X(n)=A(n)Λ(A(N)A(n+1)A(n1)A(1))T, (22)
    其中Λ=D([λ1,…,λR])\Lambda = D(\left[ \lambda_1, \dots, \lambda_R \right])Λ=D([λ1,,λR])

B. Tensor Formulation

B. Position Estimation

在精确的数据关联之后,我们接着在多个基站 (BS) 之间执行数据融合。通常,有两种主要的数据融合策略:硬融合和软融合 [7]。具体来说,前者指的是每个 BS 估计并将最终的定位结果,即 {p^k,j}k=1,j=1K,J\{\hat{\mathbf{p}}_{k,j}\}_{k=1,j=1}^{K,J}{p^k,j}k=1,j=1K,J,发送到云端。然后,云端通过一个 (加权) 平均融合方案来整合这些位置估计。例如,依赖于平均融合的位置估计由下式给出

p^k=1J∑j=1Jp^k,j,k=1,…,K,(72)\hat{\mathbf{p}}_k = \frac{1}{J}\sum_{j=1}^{J} \hat{\mathbf{p}}_{k,j}, \quad k=1,\dots,K, \tag{72} p^k=J1j=1Jp^k,j,k=1,,K,(72)

不同的是,对于软融合策略,所有的 BS 将原始的参数估计,包括到达角 (AoAs) 和距离,发送到云端。然后,云端通过整合上传的参数来执行对无人机 (UAV) 位置的估计。

2^{2}2假设 BSj_jj 成功检测到第 kkk 个无人机,那么总是存在至少另一个 BS,其对同一无人机的定位结果与 BSj_jj 的估计相似,这保证了 Wmin⁡(a)≤ςW_{\min}(a) \le \varsigmaWmin(a)ς,其中 aaa 表示对应于 BSj_jj 估计的顶点。相反, Wmin⁡(a)>ςW_{\min}(a) > \varsigmaWmin(a)>ς 表示 BSj_jj 未能检测到第 kkk 个无人机。因此,为防止错误检测影响后续的数据融合,顶点 aaa 应在更新的图 G~\tilde{G}G~ 中被识别为一个孤立顶点。


由于软融合为数据融合提供了更细粒度的信息,我们在本文的后续内容中主要关注这种融合策略。特别地,注意到位置估计的精度主要取决于距离和径向方向 (由 AoAs 确定) 的估计,我们分别定义了以下的距离损失函数和方向损失函数

fr(pk)=∑j=1Jαk,j∣dk,j(pk)−d^k,j∣∑j=1Jαk,j,(73a)f_r(\mathbf{p}_k) = \frac{\sum_{j=1}^{J} \alpha_{k,j} |d_{k,j}(\mathbf{p}_k) - \hat{d}_{k,j}|}{\sum_{j=1}^{J} \alpha_{k,j}}, \tag{73a} fr(pk)=j=1Jαk,jj=1Jαk,jdk,j(pk)d^k,j,(73a)fd(pk)=∑j=1Jαk,j∥rk,j(pk)−r^k,j∥2∑j=1Jαk,j,(73b)f_d(\mathbf{p}_k) = \frac{\sum_{j=1}^{J} \alpha_{k,j} \|\mathbf{r}_{k,j}(\mathbf{p}_k) - \hat{\mathbf{r}}_{k,j}\|_2}{\sum_{j=1}^{J} \alpha_{k,j}}, \tag{73b} fd(pk)=j=1Jαk,jj=1Jαk,jrk,j(pk)r^k,j2,(73b)

其中 dk,j(pk)=∥pk−pjB∥2d_{k,j}(\mathbf{p}_k) = \|\mathbf{p}_k - \mathbf{p}_j^B\|_2dk,j(pk)=pkpjB2 表示无人机和 BS 之间的真实距离,而 rk,j(pk)\mathbf{r}_{k,j}(\mathbf{p}_k)rk,j(pk) 表示真实径向方向向量。符号 αk,j\alpha_{k,j}αk,j 表示分配给 BSj_jj 的权重。特别地,由于路径损耗,回波信号的信噪比 (SNR) 随着无人机和 BS 之间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因此,我们定义加权系数为

αk,j=1(dk,j(pk))β1,(74)\alpha_{k,j} = \frac{1}{(d_{k,j}(\mathbf{p}_k))^{\beta_1}}, \tag{74} αk,j=(dk,j(pk))β11,(74)

其中 β1>0\beta_1 > 0β1>0 是一个为控制加权强度而引入的因子。然后,我们解决以下问题来估计第 kkk 个无人机的位置,即即

min⁡pk{fr(pk),fd(pk)},(75)\min_{\mathbf{p}_k} \{f_r(\mathbf{p}_k), f_d(\mathbf{p}_k)\}, \tag{75} pkmin{fr(pk),fd(pk)},(75)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是一个高度非线性的多目标优化问题,其目标函数 (OFs) 具有不同的维度。为了解决问题 (75),我们提出一种帕累托最优策略(Pareto optimality strategy)来确定无人机的位置。具体来说,如图 6 所示,我们首先将在 (72) 中的平均融合结果作为粗略的位置估计。然后,我们围绕这个粗略估计构建 LLL 个格点(lattice points),并计算对应于这些格点的两个 OF 值。为了同时最小化这两个 OF 值,我们首先识别出格点中的被支配解(dominated solutions),即

U~k={pkl1∣fr(pkl1)>fr(pkl2),fd(pkl1)>fd(pkl2),pkl1,pkl2∈Uk},(76)\tilde{U}_k=\{\mathbf{p}_k^{l_1}|f_r(\mathbf{p}_k^{l_1})>f_r(\mathbf{p}_k^{l_2}), f_d(\mathbf{p}_k^{l_1})>f_d(\mathbf{p}_k^{l_2}), \mathbf{p}_k^{l_1}, \mathbf{p}_k^{l_2} \in U_k \}, \tag{76} U~k={pkl1fr(pkl1)>fr(pkl2),fd(pkl1)>fd(pkl2),pkl1,pkl2Uk},(76)

其中 Uk={pk1,…,pkL}U_k = \{\mathbf{p}_k^1, \dots, \mathbf{p}_k^L\}Uk={pk1,,pkL} 表示由 LLL 个格点形成的集合。然后,我们移除被支配解并保留解的帕累托集为

Uˉk=Uk∖U~k.(77)\bar{U}_k = U_k \setminus \tilde{U}_k. \tag{77} Uˉk=UkU~k.(77)

最后,我们根据系统配置从帕累托集中确定解作为最终的位置估计。具体来说,在每个 BS 被分配了大量子载波但只配备了相对少量天线的场景中,距离估计总是比 AoA 估计表现出更高的精度。因此,距离估计在定位中应该更具主导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从帕累托集中选择具有最小距离损失函数值的解,即

p^k=arg⁡min⁡pkl∈Uˉkfr(pkl).(78)\hat{\mathbf{p}}_k = \arg \min_{\mathbf{p}_k^l \in \bar{U}_k} f_r(\mathbf{p}_k^l). \tag{78} p^k=argpklUˉkminfr(pkl).(78)

另一方面(On the flip side),当 BS 配备了大量天线但子载波数较少时,AoA 估计成为关键因素,引导我们从帕累托集中选择具有最小方向损失函数值的解,即

p^k=arg⁡min⁡pkl∈Uˉkfd(pkl).(79)\hat{\mathbf{p}}_k = \arg \min_{\mathbf{p}_k^l \in \bar{U}_k} f_d(\mathbf{p}_k^l). \tag{79} p^k=argpklUˉkminfd(pkl).(79)

此外,我们也可以在设计的单基地参数估计算法中考虑 AoA 和距离估计的精度,以实现更好的定位性能。注意到计算对应于格点的 OF 值只需要几次简单的计算,因此复杂度是可以接受的。

http://www.dtcms.com/a/442799.html

相关文章:

  • YOLO入门教程(番外):卷积神经网络—填充与步幅
  • 中国建设银行校园招聘网站注册个公司要多少钱费用
  • 商务网站建设的主流程网站作为医院形象建设
  • 旅游网站推广方案华为外包做的网站
  •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
  • 1.6 傅里叶变换7-拉氏变换、Z变换
  • h5响应式网站设计方案软件开发步骤流程
  • 网站建设所用的工具大丰网店制作
  • 网站建设及网站推广网站开发与建设课程
  • python计算化学(autode系列—xTB)Atoms类详解
  • 网站没有在工信部备案中山seo外包
  • 不通过网站可以做360全景吗网页设计与制作基础教程
  • Simulink模型转换为UPPAAL模型(2016)
  • 部署Spring Boot项目+mysql并允许前端本地访问的步骤
  • 嵌入式linux内核驱动学习4——LED
  • 建设银行人力资源招聘网站建筑行业教育培训平台
  • 蚌埠网站制作网站开发好找工作吗
  • Spring Boot 整合 MyBatis
  • 【C++实战(70)】C++ 跨平台开发:CMake构建实战指南
  • algorithm <B> data manipulation in huffman algorithm 4/99
  • 三网合一网站建设福建省建设执业资格注册中心网站
  • Rokid JSAR 技术开发全指南+实战演练
  • 昆明做网站哪家便宜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 《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A卷答案成都o2o网站建设
  • 建筑工程网官网入口商丘seo教程
  • 求解子网掩码
  • 网站 转成 微信小程序西城上海网站建设
  • 【AI论文】SLA:通过精细可调的稀疏线性注意力机制突破扩散变换器中的稀疏性局限
  • 博客自定义网站服饰 视频 网站建设
  • SSM创新实践学分管理系统08a30(程序+源码+数据库+调试部署+开发环境)带论文文档1万字以上,文末可获取,系统界面在最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