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版本管理规范:从分支策略到发布流程
本文是一份非常全面和实用的《系统版本管理规范》。它不仅规定了“怎么做”,更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做”,能够直接指导研发团队进行高效、协作和高质量的开发工作。
系统版本管理规范 V1.0
1. 引言
1.1 目的
为规范软件系统的版本管理流程,明确分支策略、版本号规则、发布流程及紧急问题处理机制,确保代码仓库的整洁、可追溯性,提高团队协作效率,保障产品交付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1.2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所有研发、测试及运维人员,涉及所有正式发布的软件项目。
1.3 核心原则
- 稳定性: 主分支(如
main
)的代码应始终处于可随时发布的稳定状态。 - 可追溯性: 任何一次代码提交、版本发布都必须有据可查。
- 自动化: 版本构建、测试、发布流程应尽可能自动化。
- 协作高效: 分支策略应清晰,减少合并冲突,支持并行开发。
2. 版本号命名规范(Semantic Versioning)
我们采用语义化版本控制(SemVer 2.0.0),格式为:主版本号.次版本号.修订号
,例如:2.1.3
。
- 主版本号: 当你做了不兼容的 API 修改。
- 指导意义: 大版本升级,通常意味着有破坏性变更,需要使用者高度关注。
- 次版本号: 当你做了向下兼容的功能性新增。
- 指导意义: 新功能发布,是向前兼容的,可以安全地升级。
- 修订号: 当你做了向下兼容的问题修正。
- 指导意义: Bug修复版本,建议所有用户尽快升级。
预发布版本标识(可选):
在正式版本后追加 -
和标识符,用于标记非稳定版本,供测试使用。
2.1.4-alpha.1
:内部测试版。2.1.4-beta.1
:公开测试版。2.1.4-rc.1
:发布候选版,功能已冻结,基本与正式版无异。
3. 分支管理策略(GitFlow简化版)
我们采用一种简化且高效的 GitFlow 策略,包含以下主要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