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基础-day1
目标:
1.能复述软件测试的定义
2.能说出 7 种测试分类的区别
3.能说出质量模型的重点 5项
4.能说出测试流程的 6 个步骤
5.能说出测试模板 8 个要素
文章目录
- (一)认识软件及测试
- (二)测试主流技术
- (三)常见的测试分类
- (四)测试模型
- (五)软件测试流程
- (六)测试用例
- 4. 用例编写格式
(一)认识软件及测试
一、什么是软件?
软件:控制计算机硬件工作的工具。
二、软件基本组成
三、软件产生过程
四、什么是软件测试
软件测试:使用技术手段验证软件是否满足使用需求。
五、软件测试目的
减少软件缺陷(bug),保障软件质量!
(二)测试主流技术
1.功能测试
功能测试主要验证程序的功能是否满足需求。
2.自动化测试
使用代码或工具代替手工,对项目进行测试。
3.接口测试(工具实现、代码实现)
使用代码或工具验证程序中的接口是否访问正常。
4.性能测试
模拟多人使用软件,查找服务器缺陷。
(三)常见的测试分类
1.按测试阶段划分
- 单元测试:针对程序源代码进行测试。
- 集成测试:又称接口测试,针对模块之间访问地址进行测试。
- 系统测试:对整个系统进行测试,包括功能、兼容、文档等测试。
- 验收测试:主要分为内测、公测,使用不同人群来发掘项目缺陷。
2.按代码可见度划分:
源代码可见 | Ui功能可见 | |
---|---|---|
黑盒测试 | × | √ |
灰盒测试 | 部分 | × |
白盒测试 | √ | × |
黑盒测试:不关注源代码,针对程序UI 功能进行测试。
灰盒测试:针对程序部分代码进行测试(接口)。
白盒测试:针对程序源代码进行测试。
(四)测试模型
衡量一个优秀软件的维度。
功能性、性能、兼容性、易用性、可靠性、安全、可维护性、可移植性
- 功能性:软件能否准确实现需求里的功能(如计算器算对结果、购物 APP 能下单)。
- 性能:软件处理任务的效率,如响应速度(点按钮多久出结果)、并发能力(多少人同时用不卡)。
- 兼容性:在不同设备 / 系统 / 浏览器里能否正常用(如 APP 在安卓和苹果手机都能打开)。
- 易用性:用户好不好上手,如操作步骤简不简单、界面清不清晰(新用户很快会用)。
- 可靠性:软件能不能稳定运行,少崩溃、不丢数据(如连续用几天不出错)。
- 安全性:能不能防攻击、护数据,如账号不被盗、银行卡信息不泄露。
- 可维护性:后续修 bug、加功能难不难(如代码注释清晰,改一处不影响其他)。
- 可移植性:软件从一个环境移到另一个(如从 Windows 移到 Linux),改的工作量少不少。
(五)软件测试流程
① 需求评审:团队一起看需求文档,确认需求清晰、无矛盾,明确测试范围。
② 计划编写:制定测试计划,确定测试目标、资源、进度和风险应对方案。
③ 用例设计:根据需求,设计具体的测试步骤、预期结果,形成可执行的测试用例。
④ 用例执行:按照测试用例,在实际环境中操作,验证软件功能是否符合预期。
⑤ 缺陷管理:发现问题(缺陷)后,记录详情、跟踪修复进度,验证修复结果。
⑥ 测试报告:整理测试数据,总结测试结果、缺陷情况,给出软件质量结论。
(六)测试用例
1.什么是用例
用例:用户使用的案例。
① 是否能开机:打开手机按下电源键 3秒钟,看是否能开机。
② 验证内存:打开手机设置查看内存是否位 64G.
③ 验证屏幕:打开手机在白屏背景下检查屏幕是否黑色点。
④ 检查运行速度:打开手机下载某游戏,是否运行流畅。
2.什么是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是为测试项目而设计的执行文档。
3.用例的作用
(1) 防止漏测
(2) 实施测试的标准
4. 用例编写格式
用例编号、用例标题、项目/模块、优先级、前置条件、测试步骤、测试数据、预期结果
- 用例编号:项目_模块_编号
- 用例标题:预期结果(测试点)
- 模块/项目:所属项目或模块
- 优先级:表示用例的重要程度或影响力,P0~P4(P0最高)
- 前置条件:要执行此条用例,有哪些前置操作
- 测试步骤:描述操作步骤
- 测试数据:操作的数据,没有的话可以为空
- 预期结果:期望达到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