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第四章(4)——网络层《IPV6》
【知识点地位】
【思维导图】
一、IPV6诞生原因(回顾知识点)
1、NAT技术
前面【IPV4】的章节我们也学过,IPV4地址根本不够分给全世界所有人的所有设备,于是人们引入了 [NAT地址转化技术]
- 首先【局域网】的网络经过【NAT路由器(网关)】接入【广域网 ip】
- NAT路由器发出时,会把【私有IP地址 : 端口号】转换成【公网IP地址 : 端口号】
- 接收时NAT路由器把【公网IP地址 : 端口号】转换成【私有IP地址 : 端口号】
2、ipv6诞生
但是哪怕用了NAT技术,ip地址还是越来越不够用;尤其是申请公网,公网是没有用NAT技术转换的,那么每申请一个就少一个ip地址能用,于是ipv4在2011年正式宣布枯竭。随后ipv6诞生,它是一个8字节的十六进制地址,这样一来足够给地球上每一粒沙子都分配一个ip地址了
但是由于ipv4和ipv6的协议不一样,所以他两不能直接转换,只能通过中间设备再次映射;而且还有很多老设备都还在用ipv4,所以ipv6虽然越来越多人用,但是他暂时还不能取代ipv4!
二、IPV6地址形式
1、基本构成
【IPV6】是一个【16字节 的 十六进制】地址,中间用冒号 “:” 隔开,每一字节为16bit,总共128bit
注意!!!一定要区分一下这几个概念:
- 【每一位】:是【1个十六进制数】
- 而1个十六进制数又由【4位二进制】表示
- 【:分隔开的每一段】:是【4个十六进制数】
- 那也就是【16位二进制数】
- 用字节表示就是【2B】
- 切记不是【1段】≠【1字节 (一段里的2位十六进制数才是)】
- 一个IPV6共【8个字节】
- 所以【整个IPV6】地址共
- 【32个十六进制数】
- 【16字节】
- 【128位二进制数】!!!
【IPV4】对比【IPV6】表示法
- 【IPV4】
- 【IPV6】
2、IPV6压缩记法
即便二进制位全压缩成十六进制,8个字节(32个)十六进制数也还是太长了,于是还有下面几种压缩表示法(就是【省略每个字节过多的0】)
;
;
【例题】
3、【课后例题】
三、IVP6协议
【精华知识点】
快速学习重点:
- 1、IPV6不像IPV4一样协议首部长度可变,IPV6长度固定40B
- 2、首部字段数量减少了
- 不分片,所以没有【标识】【标志】【片偏移】这些字段
- 相当于IPV4的DF=1,如果数据报过长就丢弃、并发ICMP异常
- 没有校验和字段,校验交给传输层干
- 3、把IPV4的【TTL(Time To Live)】字段改名为【Hop Limit】,只改名不改功能
- 4、有QoS保障,在【Flow Label】字段(别管,记就行了)
- 5、为了让IPV4向IPV6过渡,采用2种技术:
- 【双协议栈】:IPV4、IPV6两种协议都能同时传播
- 【隧道技术】:把IPV6装进IPV4里发
【课后例题】
四、IPV6地址分配
就是可以像IPV4的【CIDR无分类编址】一样任意划分子网
(由于没考过,都是咸鱼学长的自己猜测,所以想考140+就看两眼吧,不看也无所谓)
五、IPV6地址分类
(由于没考过,都是咸鱼学长的自己猜测,所以想考140+就看两眼吧,不看也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