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软件测试用例设计编写测试点-连接数据库服务器
将测试点写入测试需求分析说明书,或者XMind等,留存以供将来编写测试用例使用。测试点描述怎么测、测哪些方面。测试点的编写要用到前面介绍的用例设计的全部方法:场景法、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决策表、错误推测法,需要综合使用这些方法,而非单独使用其中的某一种。编写测试点,不要求太细,粒度可以大一点,但是要覆盖全面,不能有遗漏。如果太过详细耗费时间,容易遗漏。
1.1 编写测试点-连接数据库服务器
对整理后的需求,分别使用前面的用例设计的全部方法,进行测试点的编写。关于用例设计的方法选取,需根据具体的需求,哪些合适就选用哪些,没有绝对的标准。
1.1.1 整理后的需求
1、服务器:开机并设置计算机IP,安装sql server 2008,设置sa的密码为sql_2008,附加数据库,开启TCP/IP并重启sql server,关闭防火墙或防火墙放行1433;
2、网络:网络连接好(网线、路由器、交换机);
3、客户机:设置计算机IP,安装被测软件,打开软件,输入服务器的IP(合法IP还要求第一段1-223的数,之后的0-255的数,主机号二进制不能全0、全1,IP格式错误应该报错),点击确定,第一次连接时弹出psping许可协议,点击拒绝,psping不工作,窗口停留在连接窗口,点击同意后,Psping开始探测两台主机能否联通,连接失败则给出明确的提示信息,连接成功,关闭连接窗口,打开登录窗口,IP明文存入安装目录下的db.info文件中(IP格式正确就会存起来,说明文件可写);第二次以后再打开软件,直接读取db.info中的IP地址(说明文件可读,读取的IP正确),psping尝试连接,连接窗口不出现,连通成功直接打开登录窗口。
4、默认焦点在第1个IP部分;
5、tab顺序:IP4个部分,确定,关闭;
6、按回车连接;
1.1.2 基本流测试点
场景法中的基本流是正确操作的流程。使用场景法的基本流,即成功连接;使用等价类对连接成功的场景进行划分。编写测试点为成功连接:关闭服务器防火墙、开启服务器防火墙但放行1433端口、第二次连接(自动)、服务器ip更改以后重新连接。
1.1.3 备选流测试点
场景法中的备选流是错误操作的流程。使用场景法的备选流,即连接失败时进行错误处理;使用等价类、边界值分析、错误推测法,对连接失败的场景进行划分。编写测试点如下:
服务器:关机、重启、不安装数据库、密码修改为非sql_2008、不附加数据库、关闭tcp/ip、开启防火墙不放行1433。
网络:拔网线(服务器、客户机)。
客户机:连接界面中不输入ip、ip中输入字符、ip中输入小数、ip中第一个超范围(1-223,边界值)、ip中后3个超范围(0-255,边界值)、ip中的主机号为0或2555(A、B、C)、ip非服务器的ip地址、拒绝psping协议、db.info文件只读、db.info文件不可读、修改db.info文件中的ip(字符、ip3段、ip5段、修改为非服务器的ip地址)。
1.1.4 测试点整理
将最终的测试点用xmind或excel保存,便于后续编写用例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