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广域网 (答案见原书 P116)
第3章 数据链路层 (续)
3.7 广域网 (答案见原书 P116)
01. 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差异不仅在于它们所覆盖的范围不同, 还主要在于它们 ( B )
题目原文
- 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差异不仅在于它们所覆盖的范围不同, 还主要在于它们 ( )
A. 所使用的介质不同
B. 所使用的协议不同
C. 所能支持的通信量不同
D. 所提供的服务不同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
- 考点分析: 本题考察局域网(LAN)和广域网(WAN)的根本性区别。
- 正确选项分析 (B. 所使用的协议不同):
- 局域网通常由单个组织拥有和管理,技术(如以太网)可以做到统一、高速、简单。
- 广域网则需要连接分布在广阔地理范围内的多个异构网络,网络环境复杂,链路速率和可靠性差异巨大。
- 这就导致了两者在协议设计上的根本差异:
- LAN协议(如以太网MAC协议)主要解决单个广播域内的介质访问控制问题。
- WAN协议(如PPP, HDLC, 帧中继)主要解决点对点链路上的数据封装、链路控制和网络层协议承载问题。网络层协议(如IP)则负责在广域网中进行路由选择。
- 错误选项分析:
- A: 两者都可以使用光纤、双绞线等介质。
- C, D: 都是协议不同所带来的结果,而不是根本原因。
02. 广域网覆盖的地理范围从几十千米到几千千米,它的通信子网主要使用 ( B )
题目原文
02. 广域网覆盖的地理范围从几十千米到几千千米,它的通信子网主要使用 ( )
A. 报文交换技术 B. 分组交换技术 C. 文件交换技术 D. 电路交换技术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
- 考点分析: 本题考察构成现代广域网(特别是Internet)的核心交换技术。
- 正确选项分析 (B. 分组交换技术):
- 现代广域网,尤其是Internet,其通信子网的核心就是由大量路由器构成的。
- 路由器的基本工作方式是存储-转发分组(Packet)。
- 分组交换技术能够高效地共享昂贵的长途链路,可靠性高(一条链路故障可绕行),非常适合广域网环境。
- 错误选项分析:
- A. 报文交换:已被分组交换取代。
- C. 文件交换:不存在这种交换技术。
- D. 电路交换:主要用于电话网,信道利用率低,不适合计算机的突发性数据通信。
03. 广域网所使用的传输方式是 ( B )
题目原文
03. 广域网所使用的传输方式是 ( )
A. 广播式 B. 存储转发式 C. 集中控制式 D. 分布控制式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
- 考点分析: 本题与上一题类似,考察广域网的数据传输模式。
- 正确选项分析 (B. 存储转发式, Store-and-Forward):
- 由于广域网通常采用分组交换技术,其基本传输方式就是存储转发。
- 每个分组在从源到目的地的路径上,每经过一个中间节点(路由器),都会被该节点完整地接收下来(存储),然后路由器查找路由表,决定下一跳,再将该分组发送出去(转发)。
- 错误选项分析:
- A. 广播式:是局域网(特别是共享介质局域网)的典型传输方式。
- C, D: 描述的是网络的控制方式,而不是数据传输方式。
04. 广域网的拓扑结构通常采用 ( C )
题目原文
04. 广域网的拓扑结构通常采用 ( )
A. 星形 B. 总线形 C. 网状 D. 环形
正确答案:C
题目解析
- 考点分析: 本题考察广域网的典型网络拓扑结构。
- 正确选项分析 (C. 网状, Mesh Topology):
- 广域网由大量的交换节点(路由器)和连接它们的链路组成。
- 为了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性能,节点之间通常存在多条冗余路径。
- 这种节点间连接关系复杂、不规则,任意两个节点间可能存在多条路径的拓扑结构,被称为网状拓扑。
- 网状结构使得在某条链路或某个节点故障时,数据流可以通过其他路径进行路由,保证了通信的鲁棒性。
- 错误选项分析:
- A, B, D: 星形、总线形、环形是局域网中常见的、规则的拓扑结构。
05. 现在大量的计算机是通过诸如以太网这样的局域网连入广域网的,而局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连是通过 ( A ) 实现的。
题目原文
05. 现在大量的计算机是通过诸如以太网这样的局域网连入广域网的,而局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连是通过 ( ) 实现的。
A. 路由器 B. 资源子网 C. 桥接器 D. 中继器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
- 考点分析: 本题考察连接不同网络的关键设备。
- 正确选项分析 (A. 路由器, Router):
- 路由器是工作在网络层(L3) 的设备。
- 它的核心功能就是在不同的网络(如一个局域网和一个广域网,或者两个不同的局域网)之间进行分组的转发和路由选择。
- 因此,连接局域网和广域网的“网关(Gateway)”设备就是路由器。
- 错误选项分析:
- B: 资源子网是网络的功能组成部分,不是物理设备。
- C. 桥接器(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L2),用于连接相同类型的局域网网段。
- D. 中继器:工作在物理层(L1),用于扩展同一个网段的物理距离。
06. 下列协议中不属于 TCP/IP 族的是 ( D )
题目原文
06. 下列协议中不属于 TCP/IP 族的是 ( )
A. ICMP B. TCP C. FTP D. HDLC
正确答案:D
题目解析
- 考点分析: 本题要求从几个协议中,识别出不属于TCP/IP协议簇的。
- 正确选项分析 (D. HDLC, 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
- 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 是一个由ISO制定的、面向比特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标准,它属于OSI参考模型体系。
- 错误选项分析(属于TCP/IP协议簇):
- A. ICMP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是网际层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传输差错报告和网络探测信息。
- B. 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是传输层的核心协议。
- C. FTP (File Transfer Protocol): 文件传输协议,是一个经典的应用层协议。
07. 为实现透明传输 (默认为异步线路), PPP 使用的填充方法是 ( B )
题目原文
07. 为实现透明传输 (默认为异步线路), PPP 使用的填充方法是 ( )
A. 位填充
B. 字符填充
C. 对字符数据使用字符填充,对非字符数据使用位填充
D. 对字符数据使用位填充,对非字符数据使用字符填充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
- 考点分析: 本题考察点对点协议(PPP)在异步传输环境下的透明传输机制。
- 正确选项分析 (B. 字符填充, Character Stuffing):
- PPP(Point-to-Point Protocol) 是一种设计非常灵活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 当PPP用于异步传输线路时(如通过串口的拨号上网),它采用面向字符的帧格式。
- 在这种模式下,为了实现透明传输,它采用的是字符填充的方法:
- 如果信息字段中出现了与帧定界符
7EH
或转义字符7DH
相同的字节,就在该字节前插入一个转义字符7DH
,并对原字节进行异或20H
的操作。
- 如果信息字段中出现了与帧定界符
- 错误选项分析:
- A. 位填充:是PPP在同步传输线路(如HDLC)上时采用的方法。
08. 以下对 PPP 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B )
题目原文
08. 以下对 PPP 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
A. 具有差错控制能力
B. 仅支持 IP
C. 支持动态分配 IP 地址
D. 支持身份验证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
- 考点分析: 本题考察PPP协议的特性和组成。
- 错误选项分析 (B. 仅支持 IP):
- 这是错误的。PPP的一个主要设计目标就是要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够承载多种网络层协议。
- PPP通过其网络控制协议(NCP) 族来实现这一点。每一种要承载的网络层协议,都有一个对应的NCP。例如,IPCP用于协商IP协议参数,IPXCP用于协商IPX协议参数。
- 因此,PPP不仅支持IP,还支持IPX, AppleTalk等多种网络层协议。
- 正确选项分析(是PPP的特点):
- A: 正确,PPP帧尾部有FCS字段,可以进行CRC差错检测。
- C: 正确,通过IPCP协议,可以为拨号上网的用户动态分配IP地址。
- D: 正确,PPP提供了认证协议,如PAP(口令认证协议)和CHAP(挑战握手认证协议),用于验证用户身份。
09. PPP 提供的功能有 ( D )
题目原文
09. PPP 提供的功能有 ( )
A. 一种组帧方法
B. 链路控制协议 (LCP)
C. 网络控制协议 (NCP)
D. A、 B 和 C 都是
正确答案:D
题目解析
- 考点分析: 本题考察PPP协议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 正确选项分析 (D. A、 B 和 C 都是):
- PPP协议由三个核心部分组成:
- 一种将IP数据报封装到串行链路的方法 (A): PPP定义了其帧格式,规定了如何添加帧定界符、地址、控制、协议和校验字段。
- 链路控制协议 (LCP - Link Control Protocol) (B): 用于建立、配置和测试数据链路连接。协商的内容与链路本身有关,如最大接收单元(MRU)、认证协议类型、是否压缩等。
- 网络控制协议 (NCP - Network Control Protocol) ©: 用于建立和配置不同的网络层协议。每种网络层协议都有一个对应的NCP。
- PPP协议由三个核心部分组成:
- 结论: A, B, C都是PPP提供的功能。
10. PPP 中的 LCP 帧的作用是 ( A )
题目原文
10. PPP 中的 LCP 帧的作用是 ( )
A. 在建立状态阶段协商数据链路协议的选项
B. 配置网络层协议
C. 检查数据链路层的错误,并通知错误信息
D. 安全控制,保护通信双方的数据安全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
- 考点分析: 本题专门考察LCP(链路控制协议)的作用。
- 正确选项分析 (A. …协商数据链路协议的选项):
- 如上题所述,LCP负责的是数据链路层本身的参数协商。
- 在PPP链路建立阶段,通信双方会交换LCP帧,来商定本次连接要使用的选项,例如:
- 最大接收单元(MRU)
- 要不要使用认证,以及使用哪种认证协议(PAP or CHAP)
- 要不要进行协议字段和地址控制字段的压缩
- 错误选项分析:
- B. 配置网络层协议:这是NCP的作用。
- C. 检查…错误:差错检查是通过FCS字段,在数据传输阶段进行的。
- D. 安全控制:认证是LCP协商的内容之一,但A的描述更概括和准确。
11. 下列关于 PPP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D )
(该题答案应为C)
题目原文
11. 下列关于 PPP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PPP 是网络层协议
B. PPP 支持半双工或全双工通信
C. PPP 两端的网络层必须运行相同的网络层协议
D. PPP 是面向字节的协议
正确答案:C
题目解析
- 考点分析: 本题综合考察PPP协议的特性。
- 【答案校对与分析】 您提供的答案是
D (PPP是面向字节的协议)
。这个说法不完全准确。- PPP既可以工作在异步线路上(此时是面向字节的,用字符填充),也可以工作在同步线路上(如HDLC,此时是面向比特的,用比特填充)。所以D不具有普适性。
- 我们来分析其他选项,特别是C:
- A. PPP是数据链路层协议。错误。
- B. PPP只支持全双工通信。错误。
- C. PPP 两端的网络层必须运行相同的网络层协议: 正确。
- PPP的作用是为网络层提供一个透明的点对点通道。
- 如果一端封装的是IP包,另一端却期望解封装出IPX包,通信必然失败。
- 因此,通信双方在NCP协商阶段,必须就将要承载哪一种网络层协议达成一致。
- 结论: C的描述是正确的。D的描述不全面。此题的标准答案应为C。
12. PPP 提供的是 ( C )
题目原文
12. PPP 提供的是 ( )
A. 无连接的不可靠服务
B. 无连接的可靠服务
C. 有连接的不可靠服务
D. 有连接的可靠服务
正确答案:C
题目解析
- 考点分析: 本题考察PPP协议提供的服务类型。
- 正确选项分析 (C. 有连接的不可靠服务):
- 有连接 (Connection-Oriented):
- PPP在数据传输前,需要经过一个链路建立阶段(通过LCP协商)和网络层协议协商阶段(通过NCP协商)。通信结束后,还需要一个链路终止阶段。
- 这个“建立-通信-终止”的过程,是面向连接服务的典型特征。
- 不可靠 (Unreliable):
- PPP协议只提供差错检测(通过FCS字段),但它没有提供确认和超时重传机制。
- 如果一个PPP帧在传输中出错,接收方会直接将其丢弃。
- 纠正这个错误(通过重传)的责任被交给了上层协议(如TCP)。
- 因此,PPP提供的是不可靠的服务。
- 有连接 (Connection-Oriented):
- 结论: PPP提供的是有连接的不可靠服务。
3.7 广域网 & PPP协议 知识体系与考法总结
这一小节将视野从局域网扩展到连接城市、国家乃至全球的广域网(WAN)。内容上,重点在于理解广域网与局域网的根本区别,掌握广域网的核心技术(分组交换),并深入学习一种最重要、最经典的点对点数据链路层协议——PPP。
知识体系梳理
本部分的知识体系可以围绕“广域网的宏观特征”和“PPP协议的微观实现”两大模块展开。
一、 广域网的宏观特征
- 定义与范围: 覆盖几十到几千公里的广阔地理范围,用于连接远距离的计算机网络。
- 核心技术 (高频考点):
- 交换技术: 现代广域网(Internet)的核心是分组交换 (Packet Switching) 技术。
- 传输方式: 基于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 (Store-and-Forward) 方式在路由器之间传输数据。
- 拓扑结构:
- 通常采用网状拓扑 (Mesh Topology),节点之间存在多条冗余路径,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鲁棒性。
- 与局域网的根本区别 (高频考点):
- 所有权: LAN通常归单个组织私有,WAN通常由多个网络服务提供商(ISP)共同运营。
- 技术与协议: LAN技术(如以太网)关注单个广播域内的介质访问控制。WAN技术则关注长距离的点对点链路通信和跨越多个网络的路由选择。
- 互联设备: 局域网内部主要用交换机,而局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连,以及广域网内部的节点,都是路由器 (Router)。
二、 PPP协议 (Point-to-Point Protocol) (核心重点)
PPP是当今使用最广泛的点对点数据链路层协议,是理解广域网链路上数据如何封装和控制的基础。
-
PPP的三个组成部分 (必考):
- 封装方法: 定义了一种将IP数据报等网络层分组封装成PPP帧的方法。
- 链路控制协议 (LCP - Link Control Protocol):
- 作用: 负责建立、配置、测试和终止数据链路连接。
- 协商内容: 链路层本身的参数,如最大接收单元(MRU)、认证协议类型(PAP/CHAP)、是否压缩等。
- 网络控制协议 (NCP - Network Control Protocol):
- 作用: 负责为不同的网络层协议协商参数并建立连接。
- 特点: 每种网络层协议都有一个对应的NCP(如IPCP, IPXCP),这使得PPP能够承载多种网络层协议,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
PPP的帧格式:
Flag(0x7E) | Address | Control | Protocol | Information | FCS | Flag(0x7E)
- 是面向字节的,各字段长度为字节的整数倍。
-
透明传输 (高频考点):
- 同步传输时: 采用零比特填充法。
- 异步传输时: 采用字符填充法(使用
0x7D
作为转义字符)。
-
PPP协议的特点 (高频考点):
- 简单: 不提供复杂的序号和确认机制。
- 封装: 只负责封装成帧。
- 差错检测: 提供CRC检错,出错的帧直接丢弃。
- 可靠性: 不提供可靠传输(无确认、无重传),提供不可靠服务。
- 连接性: 需要LCP/NCP协商,是面向连接的。
- 网络层支持: 支持多种网络层协议。
- 地址分配: 支持动态分配IP地址(通过IPCP)。
- 认证: 支持身份验证(PAP/CHAP)。
- 通信模式: 只支持全双工通信。
常见考法与例题梳理
-
广域网基本特征辨析(高频基础题)
- 考法: 考察广域网的核心交换技术(分组交换)、传输方式(存储转发)和拓扑结构(网状)。
- 例题02, 03, 04: 集中考察了这三个基本特征。
- 例题01: 考察了LAN和WAN的根本区别在于协议不同。
- 例题05: 明确了连接LAN和WAN的设备是路由器。
-
PPP协议的组成与功能(高频核心)
- 考法:
- 识别PPP的三个组成部分。
- 区分LCP和NCP的功能。
- 判断PPP的各项特性(如服务类型、可靠性、协议支持等)。
- 例题08: “仅支持IP”是典型错误说法,考察了NCP支持多种网络层协议的特性。
- 例题09: 考察了PPP的三个组成部分(封装、LCP、NCP)。
- 例题10: 专门考察了LCP的作用是协商数据链路层的选项。
- 考法:
-
PPP协议的定性
- 考法: 总结PPP协议提供的服务类型。
- 例题12: 是该考点的经典结论题。PPP是有连接(需要协商建立)、不可靠(无确认重传)的服务。
-
PPP的透明传输机制
- 考法: 区分PPP在不同线路(同步/异步)下采用的填充方法。
- 例题07: 明确了在异步线路下,PPP使用字符填充。
刻意练习建议
-
制作“LAN vs. WAN”对比表:
- 创建一个表格,详细对比局域网和广域网。
- 对比维度:作用范围、所有权、核心技术、拓扑结构、典型协议、互联设备。
- 这张表能帮你从宏观上清晰地区分这两大类网络。
-
画出“PPP协议栈”图:
- 画一个简单的层次图。底层是物理层。
- 中间是PPP层,在PPP层内部,画出三个并列的盒子:封装方法、LCP、NCP。
- 上层是网络层,在网络层画出多个协议,如IP, IPX等。
- 用箭头表示NCP是如何为不同的网络层协议提供服务的,以及LCP是如何管理底层链路的。
- 这张图能帮你理清PPP内部的复杂结构。
-
制作“PPP特性”速查卡片:
- 将PPP的所有重要特性(简单、封装、检错不纠错、不可靠、面向连接、支持多协议、支持动态地址、支持认证、全双工)写在一张卡片上。
- 反复记忆和理解每个特性的含义。这是解决辨析题的关键。
通过以上系统性的梳理和有针对性的刻意练习,您将能够全面掌握广域网的基本概念,并深刻理解PPP协议这一重要的数据链路层协议的工作原理和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