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玳瑁的嵌入式日记---0928(ARM--UART)

一、通信双工模式(数据传输方向)

        根据通信过程中数据传输的方向和同时性,可分为单工、半双工、全双工三种模式,三者的核心差异体现在信道使用方式与冲突风险上。

1. 单工通信

  • 定义:数据只能实现单向传输,即从 “发送端” 向 “接收端” 传递数据,接收端无法向发送端反馈信息,整个通信链路是单向不可逆的。
  • 核心特点:仅有一条单向信道,无需考虑 “冲突” 问题(因为接收端不会发送数据);发送端和接收端的角色固定不变,发送端只负责数据发送,接收端只负责数据接收;硬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 典型应用:广播信号传输、电视信号传输、红外遥控器与设备的通信。

2. 半双工通信

  • 定义:数据能够实现双向传输,但无法在同一时间内双向进行 —— 同一时刻,通信链路仅允许一个方向的数据流动,发送端和接收端需要 “交替” 工作,即 “发送数据时不能接收,接收数据时不能发送”。
  • 核心特点:共享一条信道(或一组信道),通过 “分时复用” 的方式实现双向通信,也就是 “轮流占用信道”;存在 “冲突风险”,若通信双方同时发送数据,会导致信号叠加、数据丢失,因此需要额外的冲突避免机制(如 “载波监听”);发送端和接收端的角色可以根据需求切换。
  • 典型应用:对讲机通信、早期以太网通信、RS-485 通信(默认模式)。

3. 全双工通信

  • 定义:数据能够在同一时刻实现双向传输,发送端和接收端可以 “同时” 发送和接收数据,相当于存在 “两条独立的单向信道”(一条用于从 A 到 B 传输,一条用于从 B 到 A 传输),通信链路是 “双向同步” 的。
  • 核心特点:拥有两条独立信道(或一条信道划分成两个子信道),无需 “分时复用”,数据发送和接收可并行进行;不存在 “冲突风险”(因为双向数据通过不同信道传输),通信效率在三种模式中最高;能够支持实时交互场景。
  • 典型应用:手机通话、现代以太网通信、RS-422 通信、串口通信。

二、通信传输方式(数据位传输方式)

        根据数据位的并行传输程度,可分为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二者的核心差异集中在传输线路数量、传输速率和抗干扰能力上。

1. 串行通信

  • 定义:通过一条传输线路(或一对线路,包含地线)逐位传输数据,例如一个 8 位的数据字节,需要分成 8 次,按照一定顺序(如先传最高位,再传次高位,最后传最低位)一位一位地发送,接收端再将接收到的各位数据逐位拼接,还原成完整的数据。
  • 核心特点
    • 线路数量少:仅需要 1 条(或 2 条,含地线)传输线,硬件成本低,布线简单,适合复杂环境下的布线需求。
    • 依赖时序同步:数据位按时间顺序依次发送,需要严格的 “时序同步”—— 发送端和接收端需提前约定好传输速率,确保每一位数据都能准确对齐。
    • 抗干扰能力强:由于线路数量少,在长距离传输时,不同线路之间信号的 “串扰”(信号互相干扰)风险低,适合远距离通信场景。
    • 速率存在限制:理论上单次只能传输 1 位数据,传输速率受限于单条线路的信号频率,但现代技术可通过提高单路线路的信号频率来弥补这一不足(如高速串行接口)。
  • 典型应用:串口通信(RS-232、RS-485)、USB 通信、现代以太网通信。

2. 并行通信

  • 定义:通过多条独立的传输线路同时传输数据,例如一个 8 位的数据字节,可以通过 8 条线路同时发送,一次就能完成整个字节的传输。
  • 核心特点
    • 线路数量多:需要与数据位数相同(或更多)的线路,如 8 位数据需要 8 条数据线,通常还需额外配备时钟线、地线,硬件成本高,布线复杂。
    • 速率有优势:多个数据位(如 8 位、16 位)可同时发送,理论上传输速度是相同频率下串行通信的 N 倍(N 为线路数量),单次传输的数据量较大。
    • 抗干扰能力弱:线路密集时,不同线路之间的信号 “串扰” 问题严重(尤其在高频传输场景下);且在长距离传输过程中,不同线路的信号延迟存在差异,会导致 “数据错位”(同步困难),因此仅适合短距离通信。
    • 速率上限有限:虽然单次传输的数据量多,但受限于串扰和同步问题,实际传输速率难以无限提升,在高频场景下,反而不如优化后的串行通信。
  • 典型应用:计算机内部总线(如 PCI 总线)、早期打印机并行接口、芯片内部通信。

三、通信同步方式(收发节奏协调)

        通信同步方式主要解决 “收发双方如何对齐数据节奏” 的问题,可分为异步通信和同步通信,核心差异在于是否共享时钟信号。

1. 异步通信

  • 定义:发送端和接收端不需要共享时钟信号,双方可以使用各自独立的时钟(只要时钟频率在允许范围内接近即可)。数据以 “离散的帧(Frame)” 为单位传输,每个数据帧的开头和结尾会分别添加 “起始位” 和 “停止位” 作为标记,用于告诉接收端 “数据开始了” 和 “数据结束了”。
  • 核心特点
    • 无需共享时钟:双方的时钟可独立运行(允许一定误差,通常在 ±5% 以内),硬件实现简单,无需额外布置时钟线。
    • 帧格式固定:每个数据帧(如一个字节)的结构固定,例如常见的 “1 位起始位(低电平)+8 位数据位 + 1 位停止位(高电平)”,接收端通过这些固定的标记来识别数据的边界。
    • 传输存在间隔:数据帧与数据帧之间可以有任意时长的空闲时间,接收端只需等待下一个数据帧的起始位即可,无需连续传输数据。
    • 容错性较强:即使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时钟存在微小偏差,由于每帧数据的长度较短(通常为 10-11 位),偏差不会累积到导致数据错误的程度,适合长距离、中低速率的通信场景。
  • 典型应用:串口通信、Modem 通信、网络通信。

2. 同步通信

  • 定义:发送端和接收端使用同一个时钟信号(或严格同步的时钟)来协调数据传输节奏,双方在 “统一的时间节拍” 下收发数据。数据以 “连续的数据流” 形式传输,无需额外添加标记来分隔单个数据单元(如字节),接收端通过时钟信号的节拍来判断每一位数据的开始和结束。
  • 核心特点
    • 需共享时钟:发送端和接收端必须保持时钟同步,同步方式可以是发送端提供时钟信号,也可以是双方通过锁相环等技术实现时钟对齐,硬件复杂度较高。
    • 数据连续传输:数据像 “流水” 一样连续发送,除传输结束外,没有额外的间隔或标记,通信效率高。
    • 无额外标记:不需要用 “起始位 / 停止位” 等标记来分隔数据,数据密度更高(每一位都是有效数据)。
    • 对同步要求极高:若时钟出现微小偏差,随着传输时间的累积,偏差会逐渐增大,可能导致数据错位(比如把 “101” 错读成 “110”),因此适合短距离、高速率的通信场景。
  • 典型应用:芯片内部通信、高速数据采集系统、SD 卡通信。

四、串口通信的归类与电气规范

1. 串口通信的核心归类

        串口通信是典型的异步、全双工、串行通信,融合了三种模式的核心特点:通过串行方式逐位传输数据,支持全双工同时收发数据,借助异步通信的帧标记实现数据节奏对齐。

2. 串口通信的电气规范(电气层面实现)

        串口通信的 “电气规范”,本质是其在电气层面的实现标准,涵盖信号电平定义、传输方式(单端 / 差分)、接口形式、抗干扰能力等核心特性。不同的电气规范决定了串口通信的传输距离、稳定性和适用场景,主流规范包括 RS-232、RS-485、RS-422 和 TTL 串口。

(1)RS-232(EIA RS-232):短距离单端传输标准

RS-232 是最早普及的串口电气标准,主要用于设备间短距离点对点通信(如早期电脑与调制解调器、打印机的连接),核心特点是 “单端传输”(信号相对于地电平定义)。

  • 信号电平定义:与 “逻辑电平” 反向,逻辑 “1” 对应的电平为 - 3V~-15V(负电平),逻辑 “0” 对应的电平为 + 3V~+15V(正电平);需注意,电压范围需超出 ±3V 才被视为有效信号,±3V 之间为 “不确定区域”,可避免噪声导致的误判。
  • 传输方式:单端传输,即信号通过一根线传输,参考 “地(GND)” 电平。
  • 传输距离与速率:在标准速率下(≤20kbps),最大传输距离约为 15 米;传输速率越高,传输距离越短,如速率为 115.2kbps 时,传输距离通常小于 5 米。
  • 抗干扰能力:弱,单端传输方式容易受到共模干扰(如电源线噪声、地线波动)的影响。
  • 接口形式:经典接口为 DB9 接口(9 针公头 / 母头),部分设备曾使用 DB25 接口(25 针,目前已极少使用)。
  • 典型引脚(DB9):仅需 3 根核心线即可实现通信(其他为控制信号,非必需),分别是 2 脚(RXD,接收数据)、3 脚(TXD,发送数据)、5 脚(GND,公共地线)。
  • 适用场景:短距离点对点设备连接,如电脑与调试模块、老式串口打印机的通信。
(2)RS-485(EIA RS-485):工业级差分传输标准

RS-485 是为解决 RS-232“传输距离近、抗干扰能力弱” 的问题而设计的工业级标准,核心特点是 “差分传输”(通过两根线的电压差定义信号),支持多节点组网(一台主机连接多台从机)。

  • 信号电平定义:基于差分电压,逻辑 “1” 的判定条件是 B 线电压 - A 线电压 > +200mV(即 B>A),逻辑 “0” 的判定条件是 B 线电压 - A 线电压 < -200mV(即 A>B);无需参考地电平,仅依赖 A、B 线的压差,抗共模干扰能力极强。
  • 传输方式:差分传输,通过两根双绞线实现,分别为 A 线(DATA-)、B 线(DATA+)。
  • 传输距离与速率:在低速传输下(≤100kbps),最大传输距离可达 1200 米;在高速传输下(10Mbps),传输距离缩短至 15 米,整体呈现 “速率与距离成反比” 的特点。
  • 抗干扰能力:强,差分传输方式可抵消共模噪声,适合工业现场复杂的电磁环境。
  • 节点数:最多支持 32 个节点,通过中继器可将节点数量扩展至更多。
  • 双工模式:默认半双工,需通过 “收发控制引脚(DE/RE)” 切换发送 / 接收状态,部分芯片支持全双工(需额外增加一对差分线)。
  • 接口形式:无固定接口,工业场景中常用端子台(方便连接双绞线),或兼容 DB9 接口。
  • 典型引脚:A(DATA-)、B(DATA+)、GND(可选,连接后可增强通信稳定性)。
  • 适用场景:工业现场组网(如传感器、PLC、变频器之间的通信)、长距离数据采集(如楼宇自控、智能电表抄表)。
(3)RS-422(EIA RS-422):全双工差分传输标准

RS-422 与 RS-485 同属差分传输标准,但核心差异是支持全双工通信(无需切换收发状态),主要用于 “点对点或一点对多点(仅接收)” 场景。

  • 信号电平定义:与 RS-485 完全一致,依赖 A、B 线的差分电压,以 ±200mV 为判定阈值。
  • 传输方式:差分传输,但需配备两对差分线,分别用于发送和接收,即发送端的 TX+(B1)、TX-(A1),接收端的 RX+(B2)、RX-(A2)。
  • 传输距离与速率:与 RS-485 接近,低速传输时可达 1200 米,高速传输时为 15 米。
  • 抗干扰能力:强,与 RS-485 采用相同的差分传输机制,可有效抵御干扰。
  • 节点数:仅支持 “1 个发送端 + 最多 10 个接收端”,不支持多节点发送,无法实现复杂组网,仅适用于点对点或 “一主多从接收” 场景。
  • 双工模式:全双工,发送和接收通道相互独立,可同时进行数据传输。
  • 适用场景:需要实时双向通信的短距离工业场景,如 PLC 与伺服驱动器、高精度传感器的高速数据交互。
(4)TTL 串口:芯片级短距离通信标准

TTL 串口并非 “正式工业标准”,而是芯片内部或电路板之间短距离串行通信的电气规范(如单片机、FPGA、模块间的通信),核心特点是 “低电压单端传输”。

  • 信号电平定义:与 “逻辑电平” 一致,分为 5V 和 3.3V 两种类型。5V TTL 中,逻辑 “1” 对应的电平为 4.0V~5.0V,逻辑 “0” 对应的电平为 0V~0.8V;3.3V TTL 中,逻辑 “1” 对应的电平为 2.4V~3.3V,逻辑 “0” 对应的电平为 0V~0.4V。
  • 传输方式:单端传输,依赖 GND 作为参考电平。
  • 传输距离与速率:当传输速率≤115.2kbps 时,最大传输距离仅为 1~3 米(属于超短距离);传输速率越高,传输距离越短,如速率为 1Mbps 时,传输距离小于 1 米。
  • 抗干扰能力:极弱,低电压信号容易受到噪声影响,仅适合电路板内部或相邻电路板之间的通信。
  • 接口形式:无固定接口,通常为 “杜邦线引脚”(如 Arduino 的 TX/RX 引脚、模块的排针)。
  • 典型引脚:TX(发送数据)、RX(接收数据)、GND(地)。
  • 注意事项:TTL 电平与 RS-232 电平不兼容(前者为低电压,后者为正负高压),若需实现二者互通,需通过 “电平转换芯片”(如 MAX232)进行转换。
  • 适用场景:芯片级通信,如单片机与 GPS 模块、蓝牙模块的板间连接。
http://www.dtcms.com/a/418450.html

相关文章:

  • CentOS 8 部署 Zabbix 7.0 LTS 完整流程(PostgreSQL)及不同系统agent安装
  • 网站开发环境设计怎么在百度做网站推广
  • Langchain+Neo4j+Agent 的结合案例-电商销售
  • 计算机网络【第二章-物理层】
  • 计算机网络【第一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 mac 安装npm之后,其他终端无法访问
  • 购物网站哪个最好记账公司如何拉客户
  • 汽车网络安全 CyberSecurity ISO/SAE 21434 测试之四
  • ARM芯片架构之APB,ATB总线
  • 死信队列(Dead-Letter Queue,DLQ)
  • Python 2025:网络安全与智能防御新范式
  • 2025软考甄选范文“论分布式事务及其解决方案”,软考高级,系统架构设计师论文
  • 学习前端开发的网站占酷设计网站官网入口
  • 【R语言验证统计量的渐进分布】
  • starrocks查询伪代码
  • R语言中的S3 泛型与方法
  • 安全运维实战指南:常见病毒防护操作手册
  • 爬虫逆向——RPC技术
  • tldr的安装与使用
  • Imatest-Star模块(西门子星图)
  • Unity 3D笔记——《B站阿发你好》
  • R语言从入门到精通Day3之【包的使用】
  • rocr专栏介绍
  • 济南网站建设 推搜点搜索优化的培训免费咨询
  • pc网站建设哪个好重庆seo网站运营
  • 沙箱1111111
  • 2、order-service 企业级代码目录结构规范
  • C# MVVM模式和Qt中MVC模式的比较
  • html mip 网站阿里云装wordpress慢
  • 权限校验是否应该在 Spring Cloud Gateway 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