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P-项目管理-PMBOK第六版_中文版:项目管理标准
一、项目管理标准
章节分类 | 具体内容 | 关键要点 | 关联说明 |
---|---|---|---|
2.1 项目管理标准概述 | 介绍标准的开发基础、原则及与PMBOK®指南的关系 | 1. 标准基于权威、惯例或共识制定,强调普遍适用性 2. PMBOK®指南是标准的扩展解释,提供实践细节 3. 标准与指南共同构成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 为后续过程组定义提供理论依据,明确标准与指南的互补关系 |
2.2 项目管理过程组 | 启动过程组 - 定义:正式授权项目或阶段,明确初步范围和资源 | 1. 核心过程:制定项目章程、识别相关方 2. 输出:项目章程、相关方登记册 3. 目标:确保项目与组织战略目标一致 | 项目生命周期的起点,为后续规划提供基础 |
规划过程组 - 定义:明确项目范围、优化目标,制定行动方案 | 1. 核心过程:制定项目管理计划、收集需求、定义范围、创建WBS等 2. 输出:项目管理计划、范围基准、进度基准等 3. 目标:为执行和监控提供详细路线图 | 涉及所有知识领域,是项目成功的关键规划阶段 | |
执行过程组 - 定义:完成项目管理计划中的工作,产出可交付成果 | 1. 核心过程:指导与管理项目工作、管理项目知识、建设团队等 2. 输出:可交付成果、工作绩效数据、团队绩效评价 3. 目标:实现项目目标,满足相关方需求 | 将计划转化为实际行动,直接体现项目价值 | |
监控过程组 - 定义:跟踪、审查和调整项目进展,确保绩效与计划一致 | 1. 核心过程:监控项目工作、实施整体变更控制、确认范围、控制进度等 2. 输出:工作绩效报告、变更请求、经验教训登记册 3. 目标: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 | 贯穿项目始终,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 | |
收尾过程组 - 定义:正式完成项目或阶段,释放资源 | 1. 核心过程:结束项目或阶段 2. 输出:最终产品、服务或成果移交,组织过程资产更新 3. 目标:确保项目成果被正式接受,总结经验教训 | 项目生命周期的终点,为未来项目提供借鉴 | |
过程组交互 | 描述五大过程组之间的逻辑关系及迭代特性 | 1. 过程组非线性执行,可能交叉或迭代 2. 监控过程组贯穿所有阶段 3. 变更请求可能触发任何过程组的重新执行 | 强调项目管理的动态性和灵活性,避免机械式执行 |
项目管理计划 | 说明项目管理计划的组成、作用及更新机制 | 1. 包含所有子计划(范围、进度、成本等)和基准 2. 是项目执行的依据和监控的基准 3. 通过变更控制流程更新 | 作为项目管理的核心文件,需动态调整以适应变化 |
事业环境因素与组织过程资产 | 分析影响项目的外部和内部因素,以及组织过程资产的作用 | 1. 事业环境因素:政府法规、行业标准、市场条件等 2. 组织过程资产:政策、流程、历史信息、经验教训库 3. 两者共同构成项目运行的约束和资源 | 项目经理需主动管理环境因素,并充分利用组织资产 |
裁剪项目管理 | 解释如何根据项目需求裁剪标准过程、工具和技术 | 1. 裁剪考虑因素:项目规模、复杂性、团队能力、技术不确定性等 2. 裁剪方法:调整过程输入/输出、合并或分解活动、选择适用工具 3. 目标:提高管理效率,避免过度规范 | 强调PMBOK®的灵活性,避免“一刀切”的应用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