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交换
交换网络由一系列节点构成,如下图所示:


分组交换网的趋向是结合数据报网和虚电路网:网络根据数据报寻址的思想对第一个分组进行路由选择,然后为同一个源端和目的端的所有其余的分组建立一个虚电路网; 报文交换:每个交换机存储整个报文,并转发到下一个交换机,属于传输层及以上层次的概念
电路交换网络
电路交换网络是由物理链路连接的一组交换机组成的,两个站点间的连接由一条或多条链路组成的专用路径来实现,然而每次连接仅使用每条链路上的一条专用通道, 通常每条链路用FDM或TDM划分成n个通道。

电路交换三个阶段
连接建立:在每条链路上预定一个电路(通道),并将这些电路或通道联合起来指定一条专用路径;
数据传输:当建立了这些连接的电路或通道的专用路径后,数据传输才可以进行;
拆除:所有数据传送完以后,拆除这些电路并释放资源。
注意:
1.电路交换是在物理层
2.通信开始前,站点必须对通信时间所用的资源给以预留,如通道、交换机的缓冲器、交换机处理时间和交换机输入/输出端口,在整个数据传输期间必须保留专用直到拆除阶段
3.两个站点间数据传输不打包,源站点发送连续的数据流
4.数据传输期间没有寻址,交换机基于它们占有的频带或时隙发送数据
例1:
一个简单的情景,考察一个小范围内连接8台电话机的电路交换网络,其通信通过4kHz的语音通道,假定每条链路使用FDM连接最大语音通道是两个,每条链路的带宽是8kHz,下图表示了电话机1连到电话机7,电话机2连接到电话机5,电话机3连接到电话机8和电话机4连接到电话机6的情况。

例2:
考虑某私人公司两个远程办公室计算机的连接,办公室从通信服务提供商租用T-1专用线连接这些计算机,在这个网络中,有两台4*8(4输入8输出)交换机,每台交换机中4额输出端与输入端重叠以允许同一办公室的计算机之间通信,剩余4个输出端允许两个办公室之间通信,如下图所示:

因为资源在整个连接期间都被占用,这些资源不能被其他连接所用,所以电路交换网的效率较低,不如其他两类网络的效率,但是其延迟很小,交换机的延迟可以忽略不计。在传统电话网物理层中,交换采用电路交换的方法。

数据报网络
在数据通信中需要从一个端系统发送报文到另一个端的系统,如果经过分组交换网传送报文,则交换网传送报文,报文必须划分为一些固定长度的分组或可变长的分组,分组长度由网络和控制协议决定。在分组交换网中,不存在资源预留,资源按需分配,在数据报网络中,每个分组独立处理,与其他分组无关,即使某个分组是多组传输的一个部分,网络处理它与单独存在一致,这种方法的分组称为数据报。
数据报交换通常在网络层进行。

数据报网有时也称无连接网络,不保存有关连接状态的信息,不需要建立连接阶段和拆除阶段,每个分组不管源端和目的端由交换机(路由器)同样处理。

每个交换机(即路由器)都有一个基于目的地址的路由表,路由表是动态的,周期性地修改,表中记录目的地址和相应的转发端口, 每个分组有一个头部,它包含分组的目的地址; 当交换机接收到分组时,检查目的地址,查阅路由表找到对应的输出端口,通过它将转发出去; 目的地址在分组传送期间保持不变。
数据报网的效率比电路交换网高; 仅当有传输的分组时,才分配资源,如果源端发送一个分组,在另一个分组可发送前,存在很少时间延迟。但是由于存在交换机和路由器处的等待,延迟比虚电路的延迟长

虚电路网络
虚电路网络是结合电路交换网络和数据报网络的产物,它具有两者的某些特征。
1.在数据传输阶段,有与电路交换网络一样的建立阶段与拆除阶段。
2.与数据报网络一样,按需分配资源。
3.同数据报网络一样,数据被划分为分组,每分组的头部含有地址,但是只有本地的权限,只定义了下一个交换机和传送通道是什么,不是数据报网络的端到端的权限。
4.同电路交换网络一样,所有分组沿着连接期间建立的路径传输。
5.虚电路网络通常在数据链路层实现,而电路交换网络是在物理层实现的,数据报网络是在网络层实现的。

虚电路网络编址有两类编址,全局和本地的(即虚电路标识符):
全局编址:一个广域网范围或者国际范围内的唯一编址,但虚拟电路网络中的全局地址仅用于建立虚电路标识符。
虚电路表示符(VCI):指实际用于数据传输的标识符,仅在交换机范围内的小数字,由两个交换机之间的帧来使用,当一帧到达一个交换机时,有一个VCI,当它离开时,有另一个VCI每个交换机都有唯一的VCI集,因此VCI不一定是一个大数字。


建立连接阶段
在建立连接阶段,一个交换机为虚电路生成的一个入口,假定源A需要生成到B的虚电路,需要两个步骤——建立请求与确认。
连接请求的帧从源端发送到目的端,交换机为这个虚电路在表中建立一个表项,但是它只能知道前三个参数,不知道输出端的VCI,此参数在确认环节后确定。

目的端给交换机3发送一个确认帧,携带有全局源端地址和目的端地址,用以对应交换表中的表项,同时携带有目的端选择的座位从A来的帧的输入VCI号,更新交换机3中对应表项的输出VCI,反向逐跳更新。 源端使用交换机1分配的输入VCI作为准备发送给目的端B的数据帧的输出VCI。

拆除连接阶段
当源端向目的端发送完所有的帧后,在发送一个拆除请求的特殊帧,目的端用一个拆除确认帧来相应,所有交换机从各自的表中删除相应的表项。
在虚电路交换中,属于相同源端和目的端的所有分组都按同一路径传送;但资源按需分配,分组到达目的端可能有不同延迟。
总延迟=3×传输时间+3×传播时间+建立阶段延迟+拆除阶段延迟(未计入交换机处理时间)

在广域网中,数据链路层通常采用虚电路技术实现,例如帧中继和ATM。
交换机结构
在电路交换网和分组交换网中,使用交换机,电路交换机采用两个技术——空分交换机和时分交换机。分组交换机由四个部分组成:输入端口、输出端口、路由器处理器和交换结构。

图中每个交叉点使用微电子开关(晶体管),空分交换机需要节点(交叉点)数量大,效率不高,很多交叉点处于闲置状态。

将多台纵横制交换机按多级(通常是3级)结构组合在一起, 设计三级交换机,按照下列步骤:
1. 将N条输入线划分为组,每组为n条输入线;对每组用一个n×k纵模交换机,其中k是中间级纵横交换机的个数;第一级有N/n个纵横交换机,每个具有n×k个交叉点
2. 在中间级,使用k个(N/n)×(N/n)纵横交换机
3. 在第三级,使用N/n个k×n纵横交换机。
在一个三级交换机中,总的交叉点个数是 比单级交换机的交叉点个数
小了许多。
例3:
设计一个200*200交换机(N=200),其中k=4,n=20.
解:
在第一级有N/n=10个20*4纵横交换机,第二级有4个10*10的纵横交换机,第三极有10个4*20的纵横交换机,总的交叉点个数是2000,它是单级纵横交换机交叉点个数(40,000)的百分之五。
多级交换机有阻塞问题,会出现输入无法连接到输出的情形。 按照 Clos 准则确定交叉点的最小个数:
总的交叉点个数
例4:
yonClos准则和最小交叉点个数重新设计前面三级200*200交换机。
解:
设,即n=10;计算取k=2n−1=19。 在第一级有200/10=20个10×19交叉点的纵横交换机,第二级有19个20×20交叉点的纵横交换机,第三级有20个19×10交叉点的纵横交换机,总的交叉点个数是20(10×19)+19(20×20)+20(19×10)=15200。

空分交换的优势在于它是瞬态的,缺点在于空分交换的有效性,即拥塞忍受程度是由交叉点数量决定的; 时分交换的优点在于它不需要交叉点,缺点是在使用TSI时,对每个连接的处理会产生延迟,每个时隙必须存储在RAM中,然后被检索和传递; 第三种可选方法是将空分和时分技术组合起来,以充分利用两者的优点;将两种方法组合产生的交换,可以在物理上(交叉点的个数)和时间上(延迟时间)进行优化。


输入端口
输入端口执行分组交换机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将接收信号转换成位,将帧分解成分组,进行差错检测与纠错,准备由网络层路由分组,除物理层处理器和数据链路层处理器之外,在分组转向交换结构前,输入端口有缓冲器(队列)保存分组。

输出端口
输出端口执行的功能与输入端口相同,但顺序相反,首先对输出分组进行排队,然后将分组组装成帧,最后,利用物理层功能将帧转换成信号在线路上发送。

路由处理器
路由处理器执行网络层的功能,利用目的地址查找路由表,寻找下一跳的地址和输出端口号,通过它发送分组,最新的分组交换机中,为了加速与方便该过程,将路由处理器的功能移到输入端口。
交换结构
交换机中最艰难的任务是从输入队列将分组传送到输出队列,该动作的速度影响输入/输出队列的长度和分组总传输延迟,分组交换机是专门的机制,有各种各样的交换结构,比如前面介绍的纵横交换机结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