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PT100铂电阻高精度原理图设计,已量产(温度传感器)

目录

1、电源系统:稳定供电与精密基准的双重保障

1.1、主电源稳压:基于 RT9193 的低纹波供电

1.2、 精密基准电压:TL431 构建 2.495V 高精度参考源

2、PT100 测温电桥:温度 - 电压信号的初始转换

3、信号放大:LMV321 实现精密差分放大

3.1、放大拓扑与增益计算

3.2、共模抑制与噪声抑制


温度测量在工业控制、医疗设备、科研实验等领域占据核心地位,PT100 铂电阻凭借精度高、稳定性强的特性成为中低温域(-200℃~850℃)测温的优选方案。但铂电阻的阻值变化(每℃仅约 0.385Ω)十分微小,需配套精密电路才能充分发挥其性能。

本文将从电源系统、电桥设计、信号放大等维度,深度解析一款高精度 PT100 温度采集电路的设计逻辑。原理图请见文章末尾。

1、电源系统:稳定供电与精密基准的双重保障

1.1、主电源稳压:基于 RT9193 的低纹波供电

电路采用RT9193-30PB 线性稳压器为系统提供 + 3.0V 稳定电源。线性稳压器的核心优势是输出纹波小,能为模拟电路提供 “干净” 的电源。

从电路可见,RT9193 的 输入引脚(IN)接入前级 + 3.0V 电源,输出引脚(OUT)通过 “4.7μF 电解电容(C1)+100nF 陶瓷电容(C2)” 的滤波组合稳定输出 VCC(+3.0V)—— 大容量电解电容抑制低频纹波,陶瓷电容则针对性滤除高频噪声,确保输出电压的纯净度。此外,稳压器的使能端(EN)直接与输出短接,保证系统上电后稳压器持续工作,无需额外使能控制。

1.2、 精密基准电压:TL431 构建 2.495V 高精度参考源

为了给 PT100 测温电桥提供 “无漂移” 的基准电压,电路采用TL431ACDBZR 可编程精密并联稳压器生成 2.495V 参考源。

TL431 内部集成高精度带隙基准(典型值 2.5V),本设计中通过 R9(100Ω)限流后,TL431 的阴极(引脚 1)稳定输出 + 2.495V。该电压作为电桥的供电核心,其精度直接决定测温准确性,因此选用低温度系数的 TL431(如 AC 档,温度系数典型值 50ppm/℃),并配合 0.1% 精度的电阻,确保基准电压的长期稳定性与温度适应性。

2、PT100 测温电桥:温度 - 电压信号的初始转换

PT100 的阻值随温度变化满足近似线性关系:R_T = R_0(1 + aT)),其中R_0 = 100Ω为 0℃时阻值,a = 0.00385Ω/(Ω X ℃)为温度系数。为将电阻变化转化为电压信号,电路采用惠斯通电桥结构,由 R1、R2、R3 与 PT100 共同组成:

  • R1、R2为 1.8kΩ/0.1%高精度匹配电阻,确保电桥在初始温度(如 0℃,PT100 为 100Ω)下的对称性,减少零点误差;
  • R3(100Ω/0.1%)与 PT100 构成桥臂,共同响应温度变化;
  • 电桥供电由 TL431 提供的 + 2.495V 基准电压,从源头避免电源波动对电桥输出的干扰。

当温度变化时,PT100 阻值改变,电桥输出的差分电压随之变化,该电压直接反映温度的变化量。

3、信号放大:LMV321 实现精密差分放大

电桥输出的差分信号为毫伏级,需经放大后才能被后续 ADC 采集。电路采用LMV321IDBVR 单通道运算放大器构建差分放大电路,其低失调电压(典型值 2mV)、低噪声特性,非常适合精密信号调理场景。

3.1、放大拓扑与增益计算

电路为差分放大结构,由 R4、R5、R6、R7 组成反馈网络。差分放大的增益公式为:A_v = R_6/R_4代入参数R_6 = 180kΩ、R_4 = 10kΩ,可得增益A_v = 18。该增益将电桥输出的小信号放大至 “几十毫伏到几百毫伏” 的范围,满足后续 ADC 的输入要求。

3.2、共模抑制与噪声抑制

差分放大的核心优势是抑制共模噪声:电桥输出的差分信号中,有用信号为 “差模成分”,而电源噪声、环境干扰多为 “共模成分”。通过0.1% 精度匹配电阻(R4 与 R5 均为 10kΩ,R6 与 R7 均为 180kΩ),电路可获得较高的共模抑制比(CMRR),显著提升信号信噪比。

此外,C5(100nF) 为运放电源的去耦电容,滤除 + 3.0V 电源引入的高频噪声;C7(1μF)为输出滤波电容,进一步平滑放大后的信号,减少纹波干扰。

该电路通过 “精密基准源→惠斯通电桥→差分放大→滤波输出” 的链路设计,实现了 PT100 信号的高精度采集与调理。各环节选用的高精度元件(0.1% 精度电阻、低失调运放、精密稳压器),理论上可支持±0.1℃以内的测温分辨率(需配合高位数 ADC)。

实际应用中,还需关注 PCB 布局(如模拟地与数字地的分割、信号走线的阻抗控制)、PT100 与被测对象的热耦合效率等细节,以进一步优化系统性能。

http://www.dtcms.com/a/395936.html

相关文章:

  • 推荐 6 个本周 yyds 的 GitHub 项目。
  • 内存释放机制以及栈和堆(c++)
  • PCL基础:点云体积计算,若需更精确的体积估算,可采用 Alpha Shape 或 Marching Cubes 等方法重建表面后再进行积分计算。
  • OSPF实验-20250922
  • Python控制流概述
  • 【LLM学习】【Ollama】四、MCP
  • 5G RedCap模组:轻量化5G技术的商业化实现
  • 深入探索卷积神经网络:从基础到高级架构(二)
  • 什么是DeepSeek-V3.1-Terminus版本?
  • 【C语言代码】堵车问题
  • A Survey of Zero-Shot Learning: Setting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 Windows连接Linux做开发的安装和配置
  • 【C++】lambda表达式类型相关问题
  • HTML应用指南:利用GET请求获取全国大疆限飞区域shp图层信息
  • Nginx进阶(二)
  • VSCode+WSL+cpolar:打造跨平台的随身Linux开发舱
  • Redis高可用方案:主从复制、哨兵与集群
  • STM32_03_库函数
  • SGP30气体传感器详解 (STM32)
  • stm32 BootLoader之检查栈顶地址是否合法(否则无法跳转到APP程序)
  • PyTorch 神经网络工具箱学习总结
  • 容器化 Spring Boot 应用程序
  • python 打包单个文件
  • Python自学21 - Python处理图像
  • 比特浏览器的IP适配性
  • LLHTTP测试
  • 2. 基于IniRealm的方式
  • 第三十四天:矩阵转置
  • MySQL执行计划:如何发现隐藏的性能瓶颈?
  • embedding多模态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