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执行计划:如何发现隐藏的性能瓶颈?
有些SQL查询单看执行计划似乎没问题(用了索引,扫描行数也不多),但实际执行却非常慢。这些“隐藏”的性能瓶颈,往往需要更深度的执行计划分析才能发现。
解决方案一:使用EXPLAIN ANALYZE进行实际执行分析
MySQL 8.0引入了`EXPLAIN ANALYZE`,它不仅能提供预估的执行计划,还会实际执行查询,并返回每一步的实际执行时间、实际返回行数等详细信息,是发现深层问题的利器。
```sql
EXPLAIN ANALYZE
SELECT o., u.name
FROM orders o
JOIN users u ON o.user_id = u.id
WHERE o.amount > 1000;
```
分析输出时,重点关注:
实际时间(actual time):每个步骤的实际执行耗时,精准定位哪个步骤消耗最多。
循环次数(loops):例如,嵌套循环连接(Nested Loop Join)中,内表被扫描了多少次。如果次数极多,即使单次很快,总耗时也会很高。
执行计划与实际的差异:比较`estimated rows`(预估行数)和`actual rows`(实际行数)。如果差异巨大,说明MySQL的统计信息(Statistics)可能已经过时,需要使用`ANALYZE TABLE`命令重新收集,以帮助优化器生成更准确的执行计划。
解决方案二:使用备份工具捕获生产负载进行真实测试
`EXPLAIN ANALYZE`在测试环境运行,但测试环境的数据量和负载可能与生产环境相去甚远,导致无法复现问题。
备份工具可以帮助你解决这个困境:
1. 你可以使用80KM-mysql备份工具在生产业务低峰期创建一个数据备份。
2. 将此备份还原到一台性能强劲的测试服务器上,从而获得一个与生产数据完全一致的测试环境。
3. 在这个“真实”的数据集上,运行`EXPLAIN ANALYZE`,你得到的结果将极具参考价值,能够真实地反映出查询在生产环境可能遇到的性能瓶颈。
这相当于将生产环境的“病情”完美复制到“病房”(测试环境)中,让你可以放心地进行各种“诊断”和“手术”,从而找到最真实的隐藏性能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