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SAR CP开发流程总结
前言
本文主要对AUTOSAR CP的开发流程进行了总结,以方便后续学习过程中查漏补缺。
工具链
目前,针对AUTOSAR CP国内的主流开发方式为:
MATLAB/Simulink + Vector * + EB Tresos + Tasking
MATLAB/Simulink
主要做应用层SWC模块开发,以及生成符合AUTOSAR规范的代码。
详细参考:AutoSar ASW介绍、Matlab/Simulink开发总结
EB Tresos
主要用来配置MCAL,并生成MCAL动态代码。
软件兼容英飞凌、NXP、TI等多家厂商的车规级芯片。
详细参考:EB Tresos工具使用总结
Vector PREEvision
PREEvision工具可以辅助OEM用来设计整车架构,使得E/E开发更高效、更易于管理。其优势,主要包括:
- 在一个工具中设计,管理和记录完整的E/E系统
- 支持图形建模
- 支持AUTOSAR方法
- 支持安全相关系统设计,符合ISO 26262功能安全规范
Vector DaVinci
DaVinci Developer
主要用来设计ASW的程序框架,并导出ARXML描述文件。
DaVinci Configurator
主要用来配置BSW,并生成BSW、RTE代码。
注:除了使用EB Tresos,DaVinci Configurator本身也可以用来配置MCAL。
详细参考:DaVinci Configurator&Developer 使用总结
Vector CANoe
一款用于ECU开发、测试的工具。
主要用来总线报文录制、回放、数据分析,DBC设计,诊断,自动化测试等。
详细参考:CANoe介绍及使用总结
Vector CANape
一款用于ECU开发、测试和标定的工具。
主要用来信号参数测量、校准等。
详细参考:CANape介绍及使用总结
Tasking
主要用来集成AUTOSAR所有模块的代码,并生成可执行程序和调试相关文件,包括.hex、.elf、.map等文件。
详细参考:Tasking编译器介绍
编译器的使用,待后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