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kubeadm部署K8S单master架构实战

🌟Kubernetes集群架构

什么是Kubernetes

Kubernetes简称K8S,是一款用于编排容器的工具,支持单点,集群模式。

官网地址: https://kubernetes.io/

github地址: https://github.com/kubernetes/kubernetes

K8S架构

master —> control plane 控制面板

管理K8S集群。

  • etcd: 默认使用https协议,用于数据存储。
  • api-server: 默认使用https协议,用于K8S集群管理访问控制入口。
  • controller manager: 用于维护K8S集群。
  • schedule: 负责调度相关工作。

slave —> worker node 工作节点

负责干活的。

  • kubelet: 管理容器的生命周期,并上报容器状态和节点状态到api-server。
  • kube-proxy: 实现容器访问,用于代理容器的访问入口。

CNI:Container Network Interface

  • Falnnel
  • Calico
  • cilium
  • Canel

Kubernetes的三种网络类型

  • k8s组件网络:即物理机的IP地址网段。
  • CNI: Pod(容器)网络:为容器提供网络。
  • Service: 服务网络:为容器提供统一的访问入口,可以提供Pod的负载均衡和服务发现功能。

Kubernetes的部署方式

官方默认都有两种部署方式

  • 二进制部署K8S集群

手动部署K8S各个组件,配置文件,启动脚本及证书生成,kubeconfig文件。
配置繁琐,对新手不友好,尤其是证书管理。但是可以自定义配置信息,老手部署的话2小时起步,新手20+小时

  • kubeadm部署K8S集群

是官方提供的一种快速部署K8S各组件的部署方式,如果镜像准备就绪的情况下,基于容器的方式部署。

需要提前安装kubelet,docker或者containerd,kubeadm组件。

配置简单,适合新手。新手在镜像准备好的情况下,仅需要2分钟部署完毕。

第三方提供的部署方式

国内公司:

  • 青云科技: kubesphere —》kubekey

底层基于kubeadm快速部署K8S,提供了丰富的图形化管理界面。

  • kuboard

底层基于kubeadm快速部署K8S,提供了丰富的图形化管理界面。

  • kubeasz

底层基于二进制方式部署,结合ansible的playbook实现的快速部署管理K8S集群。

国外的产品:

  • rancher:

和国内的kubesphere很相似,也是K8S发行商,提供了丰富的图形化管理界面。还基于K8S研发出来了K3S,号称轻量级的K8S。

云厂商:

  • 阿里云的ACK的SAAS产品

  • 腾讯云的TKE的SAAS产品

  • 华为云的CCE的SAAS产品

  • ucloud的UK8S的SAAS产品

  • 亚马逊的Amazon EKS的SAAS产品

  • 京东云,百度云的SAAS产品等。

其他部署方式:

  • minikube:

适合在windows部署K8S,适合开发环境搭建的使用。不建议生产环境部署。

  • kind:

可以部署多套K8S环境,轻量级的命令行管理工具。

  • yum:

不推荐,版本支持较低,默认是1.5.2。

CNCF技术蓝图:https://landscape.cncf.io/

二进制部署和kubeadm部署的区别

相同点:

都可以部署K8S高可用集群。

不同点:

  • 1.部署难度: kubeadm简单.
  • 2.部署时间: kubeadm短时间。
  • 3.证书管理: 二进制需要手动生成,而kubeadm自建三套10年的CA证书,各组件证书有效期为1年。
  • 4.软件安装: kubeadm需要单独安装kubeadm,kubectl和kubelet组件,由kubelet组件启动K8S其他相关Pod,而二进制需要安装除了kubeadm的其他K8S组件。

Kubernetes的版本选择

首先,是K8S 1.23.17版本,该版本的第一个rc版本是2021年初,最后一个版本是23年年初结束。

值得注意的是,k8s 1.24版本移除了对于docker运行时的原生支持,如果需要使用docker运行时的话需要单独部署cri-docker组件。

建议生产环境如果高于1.24版本直接使用Containerd运行时,因为官方测试性能更高,为了追求更高的性能建议使用Containerd。

Containerd需要使用ctr工具来进行管理。

🌟k8s集群环境准备

环境准备

推荐阅读:

https://kubernetes.io/zh/docs/setup/production-environment/tools/kubeadm/install-kubeadm/

ip主机名配置
10.0.0.231master231硬件配置: 2core 4GB
磁盘: 100GB+ [系统盘]
磁盘b: 300GB [Rook待用]
磁盘C: 500GB [Rook待用]
磁盘D: 1TB [Rook待用]
10.0.0.232worker232硬件配置: 2core 4GB
磁盘: 100GB+ [系统盘]
磁盘b: 300GB [Rook待用]
磁盘C: 500GB [Rook待用]
磁盘D: 1TB [Rook待用]
10.0.0.233worker233硬件配置: 2core 4GB
磁盘: 100GB+ [系统盘]
磁盘b: 300GB [Rook待用]
磁盘C: 500GB [Rook待用]
磁盘D: 1TB [Rook待用]

关闭swap分区

swapoff -a && sysctl -w vm.swappiness=0
sed -ri '/^[^#]*swap/s@^@#@' /etc/fstab

确保各个节点MAC地址或product_uuid唯一

ifconfig  eth0  | grep ether | awk '{print $2}'
cat /sys/class/dmi/id/product_uuid 

温馨提示:

一般来讲,硬件设备会拥有唯一的地址,但是有些虚拟机的地址可能会重复。

Kubernetes使用这些值来唯一确定集群中的节点。 如果这些值在每个节点上不唯一,可能会导致安装失败。

检查网络节点是否互通

简而言之,就是检查你的k8s集群各节点是否互通,可以使用ping命令来测试。

允许iptable检查桥接流量

cat <<EOF | tee /etc/modules-load.d/k8s.conf
br_netfilter
EOFcat <<EOF | tee /etc/sysctl.d/k8s.conf
net.bridge.bridge-nf-call-ip6tables = 1
net.bridge.bridge-nf-call-iptables = 1
net.ipv4.ip_forward = 1
EOF
sysctl --system

检查端口是否被占用

参考链接: https://kubernetes.io/zh-cn/docs/reference/networking/ports-and-protocols/

检查master节点和worker节点的各组件端口是否被占用。

所有节点修改cgroup的管理进程为systemd

  • 安装docker环境
  • 检查cgroup驱动是否是systemd
[root@master231 ~]# docker info  | grep "Cgroup Driver:"Cgroup Driver: systemd
[root@master231 ~]# [root@worker232 ~]# docker info  | grep "Cgroup Driver:"Cgroup Driver: systemd
[root@worker232 ~]# [root@worker233 ~]# docker info  | grep "Cgroup Driver:"Cgroup Driver: systemd
[root@worker233 ~]# 

所有节点安装kubeadm,kubelet,kubectl

你需要在每台机器上安装以下的软件包:

kubeadm:用来初始化K8S集群的工具。

kubelet:在集群中的每个节点上用来启动Pod和容器等。

kubectl:用来与K8S集群通信的命令行工具。

kubeadm不能帮你安装或者管理kubelet或kubectl,所以你需要确保它们与通过kubeadm安装的控制平面(master)的版本相匹配。 如果不这样做,则存在发生版本偏差的风险,可能会导致一些预料之外的错误和问题。

然而,控制平面与kubelet间的相差一个次要版本不一致是支持的,但kubelet的版本不可以超过"API SERVER"的版本。 例如,1.7.0版本的kubelet可以完全兼容1.8.0版本的"API SERVER",反之则不可以。

apt-get -y install kubelet=1.23.17-00 kubeadm=1.23.17-00 kubectl=1.23.17-00

  • 检查版本
[root@master231 opt]# kubeadm version
[root@master231 opt]# kubelet --version

参考链接: https://kubernetes.io/zh/docs/tasks/tools/install-kubectl-linux/

检查时区

ln -svf /usr/share/zoneinfo/Asia/Shanghai /etc/localtime

验证cpu核心数

lscpu  | grep ^CPU\(s\)

🌟基于kubeadm组件初始化K8S的master组件

提前导入镜像(master节点)

docker load -i master-1.23.17.tar.gz 

使用kubeadm初始化master节点(master节点)

[root@master231 opt]# kubeadm init --kubernetes-version=v1.23.17 --image-repository registry.aliyuncs.com/google_containers  --pod-network-cidr=10.100.0.0/16 --service-cidr=10.200.0.0/16  --service-dns-domain=zhubl.xyz......
......
Your Kubernetes control-plane has initialized successfully!To start using your cluster, you need to run the following as a regular user:mkdir -p $HOME/.kubesudo cp -i /etc/kubernetes/admin.conf $HOME/.kube/configsudo chown $(id -u):$(id -g) $HOME/.kube/configAlternatively, if you are the root user, you can run:export KUBECONFIG=/etc/kubernetes/admin.confYou should now deploy a pod network to the cluster.
Run "kubectl apply -f [podnetwork].yaml" with one of the options listed at:https://kubernetes.io/docs/concepts/cluster-administration/addons/Then you can join any number of worker nodes by running the following on each as root:kubeadm join 10.0.0.231:6443 --token f0jgqi.luzlsi2sfxfdflgn \--discovery-token-ca-cert-hash sha256:021b73c92c38939417dc7d7e920ad2c3793ae8b39da7aa72ba4d4674f458b258 
[root@master231 opt]# 

相关参数说明:

–kubernetes-version: 指定K8S master组件的版本号。

–image-repository: 指定下载k8s master组件的镜像仓库地址。

–pod-network-cidr: 指定Pod的网段地址。

–service-cidr: 指定SVC的网段

–service-dns-domain: 指定service的域名。若不指定,默认为"cluster.local"。

使用kubeadm初始化集群时,可能会出现如下的输出信息:

[init]

使用初始化的K8S版本。

[preflight]

主要是做安装K8S集群的前置工作,比如下载镜像,这个时间取决于你的网速。

[certs]

生成证书文件,默认存储在"/etc/kubernetes/pki"目录哟。

[kubeconfig]

生成K8S集群的默认配置文件,默认存储在"/etc/kubernetes"目录哟。

[kubelet-start]

启动kubelet,

环境变量默认写入:“/var/lib/kubelet/kubeadm-flags.env”

配置文件默认写入:“/var/lib/kubelet/config.yaml”

[control-plane]

使用静态的目录,默认的资源清单存放在:“/etc/kubernetes/manifests”。

此过程会创建静态Pod,包括"kube-apiserver",“kube-controller-manager"和"kube-scheduler”

[etcd]

创建etcd的静态Pod,默认的资源清单存放在:“”/etc/kubernetes/manifests"

[wait-control-plane]

等待kubelet从资源清单目录"/etc/kubernetes/manifests"启动静态Pod。

[apiclient]

等待所有的master组件正常运行。

[upload-config]

创建名为"kubeadm-config"的ConfigMap在"kube-system"名称空间中。

[kubelet]

创建名为"kubelet-config-1.22"的ConfigMap在"kube-system"名称空间中,其中包含集群中kubelet的配置

[upload-certs]

跳过此节点,详情请参考”–upload-certs"

[mark-control-plane]

标记控制面板,包括打标签和污点,目的是为了标记master节点。

[bootstrap-token]

创建token口令,例如:“kbkgsa.fc97518diw8bdqid”。

如下图所示,这个口令将来在加入集群节点时很有用,而且对于RBAC控制也很有用处哟。

[kubelet-finalize]

更新kubelet的证书文件信息

[addons]

添加附加组件,例如:"CoreDNS"和"kube-proxy”

拷贝授权文件,用于管理K8S集群(master节点)

[root@master231 ~]# mkdir -p $HOME/.kube
[root@master231 ~]# sudo cp -i /etc/kubernetes/admin.conf $HOME/.kube/config
[root@master231 ~]# sudo chown $(id -u):$(id -g) $HOME/.kube/config

查看master组件是否正常工作(master节点)

[root@master231 ~]# kubectl get componentstatuses
[root@master231 ~]# kubectl get cs

查看工作节点(master节点)

[root@master231 ~]# kubectl get nodes
[root@master231 ~]# kubectl get no
[root@master231 ~]# kubectl get no -o wide

master初始化不成功解决问题的方法

可能存在的原因:

  • 由于没有禁用swap分区导致无法完成初始化;
  • 每个2core以上的CPU导致无法完成初始化;
  • 没有手动导入镜像;

解决方案:

  • 1.检查上面的是否有上面的情况

free -h

lscpu

  • 2.重置当前节点环境

[root@master231 ~]# kubeadm reset -f

  • 3.再次尝试初始化master节点

🌟基于kubeadm部署worker组件

提前导入镜像

[root@worker232 opt]# docker load -i slave-1.23.17.tar.gz

[root@worker233 opt]# docker load -i slave-1.23.17.tar.gz

将worker节点加入到master集群

[root@worker232 ~]# kubeadm join 10.0.0.231:6443 --token ov7zso.0h0z24mn8y4e1t9c \--discovery-token-ca-cert-hash sha256:892e3c4ba20ef4fba726b79d12779252f94b0d2f4fc0f2c35383aee73ec3e7af[root@worker233 ~]# kubeadm join 10.0.0.231:6443 --token 4esc2h.oje3ndjv8nnass6v \--discovery-token-ca-cert-hash sha256:17410de1af03dc84422819dbe1a3d50ce587664da82d703d025f4d9093be15ac

验证worker节点是否加入成功

[root@master231 ~]# kubectl get no
[root@master231 ~]# kubectl get no -o wide

🌟部署CNI插件之Flannel

所有节点导入镜像(所有节点)

docker load -i flannel-v0.27.0.tar.gz

修改Pod网段(master节点)

[root@master231 opt]# sed -i '/16/s#244#100#' kube-flannel-v0.27.0.yml

部署服务组件

[root@master231 opt]# kubectl apply -f kube-flannel-v0.27.0.yml
[root@master231 opt]# kubectl get pods -A -o wide

检查节点是否就绪

[root@master231 opt]# kubectl get nodes
[root@master231 opt]# kubectl get nodes -o wide

🌟验证CNI网络插件是否正常

下载资源清单

network-cni-test.yaml

应用资源清单

[root@master231 opt]# cat network-cni-test.yaml
[root@master231 opt]# kubectl apply -f network-cni-test.yaml
pod/xiuxian-v1 created
pod/xiuxian-v2 created
[root@master231 opt]# 

访问测试

[root@master231 opt]# kubectl get pods -o wide
[root@master231 opt]# curl 10.100.1.2
[root@master231 opt]# curl 10.100.2.4

删除pod

[root@master231 opt]# kubectl delete -f network-cni-test.yaml
pod "xiuxian-v1" deleted
pod "xiuxian-v2" deleted
[root@master231 opt]# kubectl get pods -o wide
No resources found in default namespace.
[root@master231 opt]# 

🌟kubectl工具实现自动补全功能

添加环境变量

[root@master231 opt]# kubectl completion bash > ~/.kube/completion.bash.inc
[root@master231 opt]# echo source '$HOME/.kube/completion.bash.inc' >> ~/.bashrc
[root@master231 opt]# source ~/.bashrc

验证自动补全功能

[root@master231 ~]# kubectl # 连续按2次tab键测试能否出现命令 

http://www.dtcms.com/a/392317.html

相关文章:

  • npx命令介绍(Node Package Execute)(允许开发者直接执行来自npm注册表的包中的二进制文件,而无需全局安装)临时使用
  • LeetCode 3508.设计路由器:STL套STL——有什么需求就设计什么数据结构
  • 基本排序算法
  • 学习Python中Selenium模块的基本用法(15:窗口操作)
  • 能力(1)
  • UE4/UE5 如何迁移HotPatcher插件
  • SQL从入门到起飞:完整数据库操作练习
  • MyBatis 从入门到进阶:数据库操作全指南
  • spring cloud 同一服务多实例 websocket跨实例无法共享Session 的解决
  • 如何通过pycharm使用AutoDL服务器
  • 【Linux】4G网卡-AT命令
  • 新版本附近停车场推荐系统demo,基于python+flask+协同推荐+空车位识别+yolov人工智能开发,开发语言python,数据库mysql
  • 《UE5_C++多人TPS完整教程》学习笔记55 ——《P56 网络更新频率(Net Update Frequency)》
  • 华为鸿蒙 ArkTS 实战:基于 RelationalStore 的 SQLite 实现本地数据持久化
  • 流行的 3D 文件格式及其用途指南
  • 腾讯发布一站式工作平台“混元3D Studio
  • TGRS2025 | 视觉语言模型 | 文本驱动自适应网络实现高光谱跨场景零样本分类
  • PyQt6之选项卡示例
  • 研学小程序前端平台开发项目需求规格说明书
  • 【Linux】netplan配置网络;ntp搭建时间服务器;shc将脚本转二进制;ty0tty创建虚拟串口
  • C# ADO.NET 操作学习记录
  • PIT 定时器寄存器配置
  • 算法代码讲座6:最小二乘法理论原理、典型案例与MATLAB实现
  • 【深入浅出】交叉熵损失函数——原理、公式与代码示例
  • Vue实现路由守卫
  • Coze源码分析-资源库-删除工作流-前端源码-核心接口
  • 安踏集团 X OB Cloud:新零售创新如何有“底”和有“数”
  • Web3艺术品交易应用方案
  • Spring 事务管理详解:保障数据一致性的实践指南
  • 软考中级-软件设计师 答题解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