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之前去重还是投稿之后去重?
✅ 结论:最好在 投稿之前就去重并修改,这样能大大降低被“形式退稿”的风险。
期刊流程里“去重”的位置
MDPI(包括 Remote Sensing)在稿件提交后,会自动进行一次学术不端检测(通常是 iThenticate)。
编辑部会在送审前检查 整体重复率 和 单篇来源的相似度。
如果重复率过高(通常 >20–25%,不同编辑可能略有差别),稿件会被直接退回要求修改,根本不会进入外审。
什么时候去重更合适?
投稿之前就要自己先去重 ✅
自查可以提前发现高重复段落,尤其是文献综述、方法描述里容易“撞车”的部分。
提前优化语言,避免“因文字复制导致的技术退稿”。
投稿之后再去重 ❌
就只能等编辑给反馈,若退稿再修改,不仅浪费时间,还会在系统里留痕迹。
实际经验建议
投稿前:
用 Turnitin、iThenticate(如果学校或单位有订阅)做一次自查。
如果条件有限,可以用知网、PaperPass 之类的国内检测工具做辅助。
重点处理:
文献综述部分 → 多改写,多用自己的理解总结。
方法部分 → 避免和自己以前的文章“自我抄袭”。
图表说明 → 尽量改写或重绘,避免原文直接复用。
目标:
总重复率 < 15–20% 最稳妥。
单一来源相似度 < 5–10%。
✅ 结论:最好在 投稿之前就去重并修改,这样能大大降低被“形式退稿”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