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通识专栏】第二十讲:科创项目选题
大学生科创项目不仅是课堂知识的延伸,更是将创意变成现实的舞台。但是大学生受限于专业能力与知识面,在参与时经常面临选题迷茫、技术门槛高及表达焦虑等问题。DeepSeek可以成为贯穿项目流程的协作伙伴,不仅能够提供灵感和思路,还能协助撰写材料、制定计划。
本章围绕科创活动场景,以从选题到答辩的完整流程为线索,带领读者了解科创项目的关键环节,学习如何与DeepSeek写作,提升项目质量与竞争力。
万事开头难。对于参加大学生科创活动的同学,项目选题就是很大的挑战,容易陷入命题宽泛、资源脱节、路径迷失的困境中。系统收集并分析近年来的项目课题,在此基础上进行模仿和优化,对大学生来说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DeepSeek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数据分析和和资源匹配,形成系统化的选题方法。
7.1.1 解读参赛要求
同写作需要先审题,参加科创活动必须要系统研读参赛要求与申报指南。很多同学不重视研读项目申报文件,就可能在选题要求、材料格式等方面出现违规。DeepSeek可以系统化地研读规则、制定策略,来规避风险。
1. 结构化梳理与解析竞赛要求。
DeepSeek支持自动生成结构化摘要,解决申报材料冗长、关键信息分散的问题。
输入参赛要求与申报指南,生成输出关键要素表格(如资格要求/时间节点)。以计算机设计大赛为例,上传竞赛通知文件后,提问如下:
【我是**大学**专业*年级大学生,拟参加**年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请阅读上传竞赛通知文件,输出关键要素表格,要求包括条款位置、核心要求和易忽略的问题点】。
如图7-1所示,DeepSeek根据计算机设计大赛的参赛要求文档,将分散在文档中的核心要求整理为结构化表格,可以让我们快速高效地把握参赛要求。如果对某些规则存在疑问,可以向DeepSeek追问以进行详细解读。
2. 生成检查清单,强制要求逐项打勾检查,可以实现系统化审核。
仍以计算机设计大赛为例,继续提问如下:【请根据上述关键要素生成checklist清单,以Word格式输出】。如图7-2所示,DeepSeek生成的Checklist清单,要求逐项打勾确认,可以避免人为疏漏、提升审核效率。
3. 跨文档比对。
科创活动的竞赛规则既有总体的延续性,又会不断调整,规则的差异点就需要格外关注。上传本届与往届的竞赛通知文件,向DeepSeek提问如下:【请阅读上传的**年与**年竞赛通知文件,比较参赛要求有哪些重要的差异点,以对比表格形式输出】。
图7-1:使用DeepSeek生成科创活动关键要素表
图7-2:使用DeepSeek生成科创项目检查清单
7.1.2 确立选题方向
分析往届立项课题
查阅往届大创计划的立项项目或科创竞赛的获奖名单,是科学选题最有效的指导。这些项目资料通常可以从互联网搜索获取。
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为例,基于大创项目历史立项数据分析,可以多维度挖掘立项课题的规律与趋势,为选题参赛提供指导。
1. 收集近年大创项目立项名单。例如通过省市大创平台、教育厅网站信息公开渠道可以搜索和下载某省近3年国家级大创项目立项名单。
2. 学科热点领域分析。
将大创项目名单文档上传到DeepSeek,要求归纳学科热点领域,提问如下:【请根据上传的**省**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名单,归纳学科热点领域】。如图7-3所示,DeepSeek根据往届立项名单归纳出各学科的高频关键词和典型项目。但是,该大创项目立项名单涵盖了全省各高校所有专业的项目,因此分析结果显得过于笼统。我们可以结合自身的学科专业、研究领域和实验室资源,不断进行细化分析,例如继续提问如下。
【我的专业是人工智能,请针对该专业归纳学科热点领域。】
【我的研究领域是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的应用,请针对该领域归纳学科热点领域。】
3. 提取高频主题词。使用DeepSeek从立项课题名称及简介信息中提取高频关键词,通过Python语言程序生成词云图。
图7-3:使用DeepSeek归纳学科热点领域
4. 学科交叉点识别。使用DeepSeek建立知识图谱或生成学科交叉热力图,分析立项课题的学科标签,识别高频交叉组合。
5. 区域特色挖掘。结合地域产业特征,使用DeepSeek分析本地高校立项项目的地域性标签,挖掘具有区域特色的选题。
分析立项课题的目的,是通过对立项课题的系统整理和分析,对科创项目选题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启发选题的思路。
依托课题研究基础进行创新场景移植
基于导师与课题组的研究路径、科研成果进行创新场景移植与需求再造,可以解决大学生技术能力和科研经验薄弱的困难,形成既有科研根基又有现实需求的选题。移植不是抄袭,也不是重复。通过AI工具分析提取课题的关键创新要素与技术瓶颈,构造新的应用场景,既保留导师课题的学术深度,又确保大创项目具备独立创新价值。
例如,针对本课题组已完成的“基于人体姿态检测的老年人跌倒监测系统研究”课题,向DeepSeek提问如下:【请提取以下课题的核心创新要素与解决的技术瓶颈:“基于人体姿态检测的老年人跌倒监测系统研究”,并列出与之存在技术耦合潜力的3个非医疗场景】
DeepSeek回答的要点如下,首先分析了提取该课题的创新要素与技术瓶颈,然后将相关技术拓展到其它应用场景,可以作为选题的参考。
针对基于人体姿态检测的老年人跌倒监测系统的核心创新要素与技术瓶颈
一、核心创新要素
1. 非接触式隐私保护监测…
2. 多模态算法融合与高精度姿态估计…
3. 多级响应与主动干预机制…
二、技术瓶颈
1. 复杂场景的误报率高…
2. 数据积累与系统泛化能力不足…
三、技术耦合潜力的非医疗场景
以下场景可复用姿态检测的核心技术(高精度动作识别、实时响应、非接触感知):
1. 工业安全生产:煤矿井下实时检测工人跌倒、坠物闪避等姿态,降低事故响应延迟,提升高危作业安全等级。
2. 智能健身指导:视频云姿态估计算法分析健身动作,实时纠正错误姿势,替代人工教练,减少运动损伤,适配居家/健身房场景。
3. 机器人交互:传感器赋予服务机器人人体姿态理解能力,实现跌倒辅助、手势控制及避障,提升养老陪伴机器人自主性,拓展人机协作场景。
总结:该课题通过非接触感知、算法融合与主动干预实现突破,但需攻克误报率与场景泛化瓶颈。其在工业、健身、机器人领域的跨场景迁移,体现了“人体姿态数字化”的核心技术通用性——未来可进一步探索虚拟现实交互、自动驾驶舱内行为监测等方向。
7.1.3 拟定项目名称
在确定选题方向之后,就要确定项目名称。取名是个技术活,必须用最精炼的语言突出项目的核心价值,高度概况、准确表达研究对象、技术方法和创新价值。
DeepSeek见多识广,可以快速根据初步的选题信息拟定出不同风格的项目名称。例如,向DeepSeek提问如下:【根据科创项目选题信息“使用摄像头实时拍摄,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识别人体姿态,来监测老年人跌倒”,请拟定几个不同风格的项目名称。】
DeepSeek初步拟定了多种不同风格的标题如下。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调整和优化。
一、科技感与专业感(突出技术与精准)
1. “慧眼守护:基于实时姿态识别的老年人跌倒监测系统”,风格:专业、技术导向。
2. “姿态感知·防跌卫士:AI视觉实时监护方案”,风格:融合技术术语与防护概念。
二、人文关怀与温度感(突出关爱与守护)
1. “安护视界:长者跌倒智能实时守护者”,风格:温暖、关怀、有安全感。
2. “慈护之眼:AI实时守护长者居家安全”,风格:温情、信赖、突出居家场景。
三、简洁直接与功能性(突出核心价值与响应速度)
1. “AI防跌哨兵:实时姿态监测,秒级告警响应”,风格:直接、有力、强调速度与可靠性。
2. “长者安居盾:跌倒AI实时感知与干预”,风格:简洁、目标明确、强调主动防护。
四、产品化与解决方案感(适合推向市场或应用落地)
1. “智护安行:老年人跌倒智能监测与应急响应解决方案”,风格:完整、专业、系统化。
2. “安居e护:基于视觉AI的居家跌倒SOS系统”,风格:贴近用户、突出紧急救助。
部分赛事对项目名称有特殊要求,可以直接输入赛事规则作为上下文输入,或将往届获奖项目名称作为示例输入,为DeepSeek提供参照依据。
往期回顾:
【人工智能通识专栏】第十七讲:课程学习指导
【人工智能通识专栏】第十八讲:作业辅导提升
【人工智能通识专栏】第十九讲:复习考试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