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开关电源篇】自激振荡开关电源原理详解-从模块解析到故障维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前言

在手机充电器、小家电这些电子设备里,藏着一个“能量转换器”——开关电源,它的稳定与否直接决定了设备能不能正常工作。其中,自激振荡开关电源因为结构简单、便宜,成了很多小功率设备的首选。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拆解它的工作原理,讲讲各个部分的作用,再聊聊常见故障怎么修,帮新手也能轻松搞懂。

开关电源之自激振荡电路

    • 前言
    • 一、自激振荡开关电源:到底是个啥?
    • 二、拆开看:自激电源的6大“功能模块”
      • 1. ==输入整流滤波模块==:把==交流电==变“平顺高压电”
      • 2. ==启动电路模块==:给电源“点个火”
      • 3. ==振荡正反馈模块==:电源的“心脏”,让开关不停跳
      • 4. ==功率转换模块==:能量的“搬运工”
      • 5. ==输出整流滤波模块==:把高频电变“稳定低压电”
      • 6. ==保护电路模块==:电源的“保镖”
    • 三、扒开细节:自激振荡的4个关键阶段
      • 阶段1:==启动点火==(==开关管==开始导通)
      • 阶段2:==反馈加速==(==开关管==彻底导通)
      • 阶段3:==转向截止==(==开关管==关断)
      • 阶段4:==复位准备==(能量放完,再启动)
    • 四、常见故障:电源坏了,大概率是这几种问题
      • 1. ==完全无输出==(插电没反应)
      • 2. ==输出电压异常==(偏高/偏低/纹波大)
      • 3. ==时好时坏==(间歇性工作)
      • 4. ==有异常响声==(嗡嗡响/滋滋响)
    • 五、维修思路:按步骤查,安全又高效
      • 步骤1:==直观检查==(先看再摸,少走弯路)
      • 步骤2:==静态测量==(断电测电阻,查短路/开路)
      • 步骤3:==动态测量==(通电测电压,看工作状态)
      • 步骤4:==波形分析==(有==示波器==的进阶操作)
      • 常见故障处理小技巧
    • 六、总结

一、自激振荡开关电源:到底是个啥?

自激振荡开关电源,简单说就是“自己能给自己‘发信号’,让开关不停开合”的电源。它不用专门的控制芯片,全靠电路里的“正反馈”机制,让开关管一会儿通、一会儿断,完成“交流电高压直流电高频交流电低压直流电”的转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可以把这个自激振荡开关电源线路想象成一个“高效的电压转换工厂”,各部分就像工厂里的不同车间和机器,分工明确:

  • 输入部分(Ui、C1):先把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压(就像把不规则的水流捋顺),C1是“过滤器”,让直流电压更平稳。
  • 启动与振荡部分(R1、Q1、C2、R2、变压器TRAN-2P1S的TR1绕组):R1是“启动器”,给三极管Q1的基极一个初始动力;Q1是核心“开关”,像个快速开合的闸门;C2、R2和变压器的TR1辅助绕组组成“振荡车间”,让Q1不停地“开-关”,产生振荡能量,变压器则负责“传递并放大/缩小能量”。
  • 输出部分(VD1、C3、R3、Uo):变压器次级的能量经过VD1“整流二极管”(再次把交流电捋成直流)、C3“滤波电容”(把电压磨得更光滑),最后输送给负载R3,输出稳定的直流电压Uo,供设备使用。
    简单来说,它就是通过“开关振荡”的方式,把输入的直流电压(由交流电整流而来)高效转换成负载需要的输出电压Uo,就像一个智能的“电压改造工厂”,靠自身振荡维持工作,所以叫“自激振荡开关电源”。

跟那些带专门控制芯片的“他激式电源”比,它的优点很明显:零件少、省钱、不容易坏;但缺点也突出,电压稳度稍差,带重负载时电压容易掉。不过对付手机充电、路由器供电这些小功率场景,完全够用。
1 开关电源超快学习思路 点击跳转
1.1开关电源的原理、结构和实物入门篇-超简单解读 点击跳转
1.2开关电源的EMI输入电路-超简单解读 点击跳转
1.3开关电源的整流滤波电路-超简单解读 点击跳转

二、拆开看:自激电源的6大“功能模块”

自激振荡开关电源看着绕,但拆成模块后其实很清晰,就像一台机器的不同部件,各管一摊事。

1. 输入整流滤波模块:把交流电变“平顺高压电”

这模块是电源的“第一道工序”,负责把家里220V的交流电,变成平滑的高压直流电,给后面的电路“喂能量”。

工作流程(看下图更清楚):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简单说就是两步:

  • 整流:用二极管(或四个二极管组成的“整流桥”)当“单向门”,把交流电的“负半圈”翻过来,变成只有正方向的“脉动直流电”(像波浪一样上下晃的电)。

  • 滤波:用一个大容量的高压电容(比如400V/220μF)当“海绵”,把脉动电的“波浪”吸平,最后输出约280V的平稳高压直流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关键零件挑重点:

  • 整流二极管:得选耐压高的,比如常用的1N4007(能扛1000V电压,过1A电流),不然容易被高压击穿。

  • 滤波电容:容量不能太小,不然“吸波浪”不彻底,电会晃;耐压也得够,220V交流电整流后电压有280V,电容耐压至少要400V,不然会鼓包甚至炸。

2. 启动电路模块:给电源“点个火”

这模块就像打火机,负责给开关管“递第一把火”,让电路启动起来。

工作流程:

上电瞬间,280V高压直流电会通过一个大电阻(比如820kΩ),给开关管的“基极”送一小股电流——这股电流就是“火种”,能让开关管微微导通。等电路自己振荡起来后,这模块就“歇着了”,后面靠反馈信号维持工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选启动电阻的小技巧:
电阻太大,“火种”不够,开关管点不着,电源启动不了;电阻太小,启动电流大。所以一般选大功率的大阻值电阻,兼顾启动和省电。

3. 振荡正反馈模块:电源的“心脏”,让开关不停跳

这是自激电源的核心,负责让开关管“自动开合”,形成持续振荡。
简单说,就是利用振荡,使得“开关导通→产生反馈信号→让开关更导通→开关截止→反馈信号反转→让开关更截止”循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核心零件分工:

  • 开关管:相当于“高频开关”,每秒开合几十万次,控制能量的通断。
  • 脉冲变压器:像个“能量中转站+信号传声筒”,有三个关键“绕组”(线圈):
    • 初级绕组:接高压电和开关管,负责“存能量”;
    • 次级绕组:接输出端,负责“送能量”给负载
    • 正反馈绕组:接开关管基极,负责“传信号”,维持振荡。

振荡过程大白话版:

  1. 开关管刚导通时,初级绕组有电流流过,产生“上正下负”的电压;
  2. 正反馈绕组通过变压器“感应”到同样的“上正下负”电压,把这电压传给开关管基极——相当于给开关管“加油”,让它彻底导通(饱和);
  3. 开关管饱和后,初级绕组电流不怎么变了,感应电压消失,正反馈信号也没了;
  4. 开关管基极没了“动力”,开始截止,初级绕组电流突然减小,电压反转成“上负下正”;
  5. 正反馈绕组也跟着反转,给开关管基极送“反向电压”,把它彻底“关死”;
  6. 等变压器存的能量放完,正反馈信号归零,启动电阻又送“火种”,重复上面的过程——这就是“自激振荡”。

4. 功率转换模块:能量的“搬运工”

这模块负责把初级绕组的能量,安全地“搬”到次级绕组,给负载供电,还能实现高低压隔离(防止触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两步完成能量搬运:

  • 存能量(开关管导通时):开关管打开,高压电给初级绕组充电,电能变成“磁能”存在变压器里;这时候次级绕组的电压方向会让整流二极管“关着”,负载靠输出电容里的电工作。
  • 放能量(开关管截止时):开关管关上,变压器里的磁能转成电能,次级绕组电压反转,整流二极管“打开”,把能量送给负载,同时给输出电容充电。

简单说就是“导通存能,截止放能”,变压器像个“储能电池”,不停在存和放之间切换。

5. 输出整流滤波模块:把高频电变“稳定低压电”

次级绕组送出来的是高频脉冲电,没法直接给手机、芯片用,这模块就负责把它变成平稳的低压直流电(比如5V、12V)。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核心零件作用:

  • 整流二极管:得用“快恢复二极管”,因为脉冲电频率高,普通二极管反应慢,会浪费能量;它的作用和输入整流一样,把脉冲电变成单向的脉动直流电
  • 滤波电容:用低压电容(比如50V/220μF),把脉动直流电的“小波浪”吸平,输出平滑的直流电;最好选“低漏电”的,不然纹波大,设备可能出杂音。
  • 假负载电阻:防止设备没接负载(比如充电器没插手机)时,电压飙太高,烧零件。

6. 保护电路模块:电源的“保镖”

自激电源结构简单,容易受高压、大电流冲击,保护模块就是“保镖”,防止核心零件烧坏。最常见的是“浪涌吸收电路”(比如图里的VD3、R7、C4)。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比如开关管突然截止时,初级绕组会产生上千伏的“高压尖峰”,就像“电冲击”,浪涌吸收电路里的电容会瞬间“接住”这股高压,电阻再慢慢把能量放掉,避免开关管被击穿

除此之外,还有过流保护(电流太大时关断电源)、软启动(防止上电瞬间电流冲击)等,都是为了让电源更耐用。

三、扒开细节:自激振荡的4个关键阶段

振荡是自激电源的“灵魂”,咱们把它拆成4步,每步都讲透:

阶段1:启动点火开关管开始导通)

上电后,启动电阻给开关管基极送“火种”电流,开关管微微导通。初级绕组有电流流过,根据“楞次定律”(电流变的时候,绕组会产生反向电压阻止它变),产生“上正下负”的电压。

阶段2:反馈加速开关管彻底导通)

正反馈绕组感应出“上正下负”电压,传给开关管基极——这时候基极电流变大,开关管像“踩了油门”,迅速进入“饱和导通”状态,初级绕组电流达到最大,开始存能量。

阶段3:转向截止开关管关断)

开关管饱和后,电流不怎么变了,初级绕组的感应电压消失,正反馈信号也没了。基极电流减小,开关管开始“松油门”,初级绕组电流下降,电压突然反转成“上负下正”,正反馈绕组也跟着反转,给开关管基极送“反向电压”,把它彻底关死。

阶段4:复位准备(能量放完,再启动)

开关管截止时,变压器里的磁能通过次级绕组送给负载。等能量放完,变压器“复位”,正反馈信号归零,启动电阻又送“火种”,开始下一个循环。

就这样周而复始,开关管每秒开合几十万次,能量就源源不断地从初级传到次级了。

四、常见故障:电源坏了,大概率是这几种问题

自激电源的故障很集中,咱们按“现象→原因”对应着说,新手也能对号入座:

1. 完全无输出(插电没反应)

最常见的情况,大概率是核心零件坏了:

  • 保险丝烧了:说明后面有严重短路(比如开关管击穿),得先查短路点。
  • 整流二极管坏了:要么开路(没电流过),要么短路(高压电直接对地,烧保险丝)。
  • 开关管击穿:集电极和发射极短路,这是“重灾区”,往往连带烧启动电阻浪涌吸收电路元件。
  • 启动电阻开路:“火种”送不过去,开关管点不着,电路没法启动。
  • 反馈绕组断了:没正反馈信号,振荡不起来,自然没输出。

2. 输出电压异常(偏高/偏低/纹波大)

电压不稳,设备可能死机、充电慢:

  • 输出滤波电容坏了:用久了容量变小,“吸波浪”不行了,输出电压晃得厉害(纹波大)。
  • 反馈零件变值:比如反馈电阻阻值变大、电容漏电,导致正反馈信号不准,电压偏高或偏低。
  • 负载太重:比如充电器接了大功率设备,超过电源负荷,电压就会掉下来。
  • 稳压电路坏了:如果带稳压功能,稳压管光耦坏了会导致电压失控。

3. 时好时坏(间歇性工作)

这种故障最头疼,多是“接触不良”或“零件老化”:

  • 虚焊开关管变压器的引脚焊点开了,受热时接触上,凉了又断,导致时好时坏。
  • 零件热稳定性差开关管、电阻用久了,温度一高性能就变,凉下来又正常。
  • 电容老化:电容容量随温度变,热的时候容量不够,凉了又恢复,导致振荡不稳定。

4. 有异常响声(嗡嗡响/滋滋响)

声音来自“机械振动”或“异常振荡”:

  • 变压器磁芯松了:振荡时磁芯振动,发出嗡嗡声,拧紧或粘牢就行。
  • 反馈电容坏了正反馈信号不准,振荡频率掉到音频范围(人能听到的频率),就会有响声。
  • 负载太轻:比如充电器没插手机,电源进入“间歇振荡”模式,会发出滋滋声。
  • 开关管驱动不足开关管没彻底导通/截止,工作在“半开半关”状态,会产生噪音。

五、维修思路:按步骤查,安全又高效

修电源先讲安全:高压电容断电后还存电,一定要先放电(用螺丝刀短接电容引脚);最好用隔离变压器,防止触电。

按“先看外观,再测零件,最后动态查”的顺序来:

步骤1:直观检查(先看再摸,少走弯路)

  • :有没有零件烧黑、炸裂、鼓包(比如电容鼓了、开关管焦了);保险丝是不是断了;焊点有没有松动、裂纹。
  • :断电后摸开关管变压器,有没有异常发烫(说明过载或短路)。

步骤2:静态测量(断电测电阻,查短路/开路)

万用表电阻档”测:

  • 输入端:正反向电阻是不是正常,若为0,可能整流桥开关管短路。
  • 开关管:测集电极和发射极的电阻,若为0,说明击穿了。
  • 启动电阻:测阻值是不是和标称一样,若为无穷大,就是开路了。
  • 输出端:若电阻太小,说明负载短路。

步骤3:动态测量(通电测电压,看工作状态)

万用表电压档”测:

  • 输入滤波后:是不是280V左右,没有就查整流滤波模块
  • 开关管集电极:是不是有280V,没有说明初级没供电。
  • 输出端:是不是标称电压(比如5V),偏低查反馈滤波,偏高查反馈电容
  • 反馈绕组:是不是有感应电压(几伏到十几伏),没有说明反馈断了。

步骤4:波形分析(有示波器的进阶操作)

示波器看:

  • 开关管集电极:正常是“方波”,若波形畸变,说明反馈异常。
  • 基极驱动:正常是“正负交替的脉冲”,没有说明启动反馈坏了。
  • 输出端纹波是不是很小(比如几十mV),太大说明滤波电容坏了。

常见故障处理小技巧

  • 开关管反复烧:先查浪涌吸收电路(电容/二极管坏了没),再查负载是不是短路,最后看散热够不够。
  • 启动困难:换启动电阻(可能阻值变大了),查反馈电容(可能漏电了),减轻点负载试试。
  • 电压不稳:优先换输出滤波电容,再查反馈回路的电阻、电容,最后看稳压元件。

六、总结

自激振荡开关电源虽然看着绕,但核心逻辑很简单:靠“启动点火+正反馈维持”实现振荡,通过“开关管通断”完成能量转换,各个模块分工明确,故障集中在核心零件。

新手学的时候,先记“输入整流启动振荡输出整流”的主线,再拆每个模块的零件作用;维修的时候,按“外观→静态动态”的顺序排查,优先换电容开关管这些易损件。

掌握这些,不管是看懂电路还是修坏电源,都能心里有底啦。

http://www.dtcms.com/a/391251.html

相关文章:

  • SpringBoot+Vue实现图片上传
  • C++ 函数指针与排序策略
  • 12分钟讲解Python核心理念
  • 01数据结构-串和KMP算法
  • 前端性能优化实用方案(三):骨架屏提升30%用户感知速度
  • NVR设备ONVIF接入平台EasyCVR视频融合平台智慧小区视频监控一站式建设方案
  • window XP环境下配置VC6.0的Win32汇编语言开发环境
  • 【算法】0_算法工程师常见算法题
  • 免费插件分享 | BaseTool
  • sk04.【scikit-learn基础】--『监督学习』之 线性回归
  • Ubuntu终端切换WiFi
  • eBest渠道商管理软件:快消品渠道数字化的“破局利器”
  • 基于protues的电子时钟仿真与模拟
  • FastProperty 高效的属性读写设置
  • 【开题答辩全过程】以 基于Java的失物招领平台为例,包含答辩的问题和答案
  • 【7/20】前后端整合:Vue.js 调用 Express API,操作 MongoDB 数据,实现用户管理系统
  • 【8/20】用户认证基础:JWT 在 Express 中的实现,实现安全登录
  • 独立站有哪些建站工具
  • Linux 终端常用快捷键整理
  • 跨域的两种解决方法
  • 小程序中获取年月日时分的组件
  • Redis热升级秘籍:零停机迁移方案与工具链
  • 时序数据库选型指南深度解析IoTDB架构设计与性能对比
  • springboot超市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代码+数据库+LW)
  • 让Trae写一个AI的api中继服务
  • 跨国制造业SD-WAN:延迟下降78%,运维成本下降53%
  • MySQL服务启动不成功的可能解决方法
  • 硬解码出现画面回退分析
  • P1068 [NOIP 2009 普及组] 分数线划定-普及-
  • 用python语言如何排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