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1——TCP/IP之常用协议
ARP(地址解析协议):
-
ARP是地址解析协议,是网络层协议(TCP/IP模型中),在同一广播域内,将IP地址解析成MAC地址,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
ARP分为无故ARP和代理ARP,无故ARP是使用广播方式主动发送自己的IP地址的ARP。无故ARP又分为请求型无故ARP、应答型无故ARP。请求型无故ARP是请求自己IP地址,用于重复IP地址检测。应答型无故ARP是将自己的IP-MAC地址映射广播出去,用于刷新其他主机或设备的ARP表和交换机的MAC表。代理ARP是由中间设备代替目标主机回应ARP请求,使不同子网的主机误以为彼此在同一网段上,从而直接通信。
-
ARP的工作流程:首先检查自身 ARP 表中是否存在该 IP 对应的 MAC 地址,若有则直接使用此映射进行数据传输;若不存在,设备会向本网段发送包含自身 IP、MAC 及目标 IP 的 ARP 请求广播,其他设备接收后,只有目标 IP 对应的设备会返回包含自身 MAC 的 ARP 应答,请求设备收到应答后将该 IP-MAC 映射存入 ARP 表以更新缓存,后续与该目标 IP 通信时便可直接查表,无需重复查询。
-
请求型无故ARP应用于:①设备接入网络时检测 IP 地址冲突,若收到回应则表明 IP 已被占用;②当设备 MAC 地址变动(如更换网卡)时,触发其他设备更新 ARP 缓存,确保通信正常。
ICMP(网络控制信息协议):
工作在网络层,封装于IP,协议号1,用于发送错误消息和控制消息。
DNS(域名解析系统):
DNS域名系统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架构,封装于UDP中,服务器端口号为53,用于解决“能记住名字但记不住IP”的问题,应用场景:网页访问、邮件传输等。
D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