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元宇宙与医疗产业:数字孪生赋能医疗全链路革新

1 元宇宙重构医疗核心服务场景

1.1 临床诊疗:从 “经验判断” 到 “虚实融合精准诊疗”

传统临床诊疗依赖医生经验,复杂病症诊断误差率高、手术风险难预判,元宇宙通过 “患者数字孪生 + 多模态数据联动”,实现诊疗全流程精准化。在诊断层面,元宇宙整合患者 CT、MRI、基因测序等数据,构建 1:1 人体数字孪生模型,清晰呈现器官结构、病灶位置及病变程度 —— 针对肿瘤患者,模型可动态模拟癌细胞扩散路径;针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还原血管狭窄处血流动力学变化,某三甲医院的元宇宙诊断系统,复杂病症诊断准确率从 75% 提升至 92%,误诊率下降 40%。

手术规划的 “虚拟预演 + 风险评估” 降低手术风险。外科医生在元宇宙中模拟手术全流程(如肿瘤切除路径、器官移植吻合方案),通过 AI 计算手术出血量、并发症概率,优化操作步骤;针对高难度手术(如脑部微创手术),可反复演练关键环节,某神经外科的元宇宙手术预演,手术时间缩短 3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从 25% 降至 8%。

远程诊疗的 “虚实协同” 打破地域限制。元宇宙搭建 “远程手术虚拟中枢”,专家通过数字分身远程指导基层医生操作 —— 佩戴 AR 设备的基层医生,可在现实手术视野中看到专家标注的虚拟操作指引(如 “此处需避开血管”);通过 5G + 边缘计算,实现手术动作的毫秒级同步,某偏远地区医院的元宇宙远程手术,成功完成 30 例腹腔镜手术,患者转诊率下降 65%。

1.2 医学教育:从 “理论 + 标本” 到 “虚拟仿真沉浸式实训”

传统医学教育依赖课本理论与实体标本,实操机会有限、风险高,元宇宙通过 “医学数字孪生 + 场景化实训”,打造安全高效的教学体系。在解剖教学中,元宇宙构建高保真人体数字孪生模型,学生可 “逐层拆解” 虚拟器官(如观察肝脏内部血管分布、神经走向),标记关键结构并反复练习;支持模拟病理状态(如肝硬化肝脏形态、肺癌肺部病变),对比正常与异常组织差异,某医学院的元宇宙解剖课程,学生知识掌握率提升 70%,实训时间比传统教学增加 3 倍。

技能培训的 “虚拟实操 + 实时反馈” 提升临床能力。学生通过 VR 设备进入 “虚拟病房”,模拟接诊、问诊、急救流程 —— 处理心梗患者时,需快速判断病情并执行心肺复苏,系统实时纠正操作错误(如按压深度不足、通气频率过快);通过动作捕捉技术,记录手术操作细节(如缝合角度、打结力度),生成评分报告,某护理专业的元宇宙急救实训,学生技能考核通过率从 60% 提升至 90%,临床适配周期缩短 50%。

1.3 健康管理:从 “被动干预” 到 “主动预防个性化管理”

传统健康管理以疾病治疗为核心,缺乏提前预防与个性化方案,元宇宙通过 “健康数字孪生 + 动态监测”,实现全周期健康管控。在健康监测层面,用户佩戴智能设备(如心率手环、血糖监测仪),实时将生理数据同步至元宇宙健康模型,AI 分析数据趋势(如血糖波动规律、睡眠质量变化),预警健康风险(如 “未来一周高血压风险升高,建议调整饮食”),某健康管理平台的元宇宙系统,用户慢性病发作率下降 35%,年度就医次数减少 25%。

个性化健康方案的 “虚拟模拟 + 动态优化” 提升干预效果。元宇宙根据用户年龄、体质、生活习惯,模拟不同健康方案(如运动计划、饮食搭配)的效果 —— 为减重用户生成虚拟体重变化曲线,展示不同运动强度下的减重进度;根据用户执行反馈(如 “运动后膝盖不适”),调整方案参数,某减重项目的元宇宙健康管理,用户达标率从 40% 提升至 75%,体重反弹率下降 50%。

2 元宇宙革新医疗产业运营模式

2.1 医疗资源分配:从 “地域不均” 到 “全球协同共享”

传统医疗资源集中于大城市三甲医院,偏远地区资源匮乏,元宇宙通过 “虚拟医疗资源共享 + 跨机构协同”,推动资源均衡。在专家资源共享层面,顶级专家通过元宇宙 “入驻” 基层医院虚拟诊室,开展远程会诊、病例讨论 —— 某北京专家的元宇宙远程会诊,每月服务 50 名西部患者,基层医院疑难病例解决率提升 60%;通过 “专家数字孪生”,将专家诊疗经验转化为 AI 辅助模型,赋能基层医生,某 AI 辅助诊断模型,基层医生诊疗准确率提升 45%。

医疗设备共享的 “虚拟调度 + 高效利用” 降低成本。元宇宙搭建 “医疗设备共享平台”,整合区域内 CT、手术机器人等设备资源,通过虚拟模型展示设备使用状态(如 “某医院 CT 机下午 3 点空闲”),优化调度方案;针对稀缺设备(如质子治疗设备),通过元宇宙远程操作,为多地区患者提供治疗,某区域医疗设备共享项目,设备利用率提升 50%,患者等待治疗时间缩短 40%。

2.2 医药研发:从 “漫长试错” 到 “虚拟仿真加速突破”

传统医药研发依赖动物实验与临床试错,周期长(平均 10 年)、成本高(超 10 亿美元),元宇宙通过 “药物数字孪生 + 虚拟试验”,加速研发进程。在药物设计阶段,元宇宙构建药物分子与靶点蛋白的数字孪生模型,模拟两者结合过程,预测药物疗效与副作用,筛选最优分子结构,某药企的元宇宙药物设计,候选药物筛选效率提升 80%,研发成本降低 35%。

临床试验的 “虚拟模拟 + 数据迭代” 减少风险。在元宇宙中构建 “虚拟患者群体”,模拟不同剂量药物在患者体内的代谢过程(如药物浓度变化、器官反应),预测临床试验结果;针对高风险药物(如抗癌新药),提前识别不良反应,优化试验方案,某抗癌药物的元宇宙虚拟试验,临床试验周期从 3 年缩短至 1.5 年,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 60%。

2.3 康复治疗:从 “单一训练” 到 “场景化互动康复”

传统康复治疗以重复性训练为主,患者依从性低、效果难评估,元宇宙通过 “康复场景数字孪生 + 互动激励”,提升康复效果。在肢体康复中,元宇宙构建虚拟训练场景(如 “虚拟健身房”“家庭日常场景”),患者通过动作捕捉完成训练(如举虚拟哑铃、模拟开门动作),系统实时反馈动作标准度,生成康复进度曲线;设置游戏化激励(如完成任务解锁虚拟勋章),某康复中心的元宇宙肢体康复项目,患者训练依从性从 50% 提升至 85%,康复周期缩短 30%。

心理康复的 “沉浸式干预” 缓解负面情绪。元宇宙为抑郁症、焦虑症患者构建 “疗愈虚拟场景”(如森林、海边),患者通过数字分身参与放松训练(如虚拟冥想、互动游戏);结合 VR 生物反馈技术,实时调整场景氛围(如心率过高时播放舒缓音乐),某心理诊所的元宇宙心理康复,患者情绪改善率达 75%,复发率下降 45%。

3 元宇宙医疗的核心技术支撑

3.1 医疗数字孪生技术:精准医疗的基础载体

医疗数字孪生技术是元宇宙医疗的核心基础,通过 “物理人体 / 医疗场景 - 虚拟模型 - 数据链路” 的闭环,实现医疗全要素精准映射。在人体孪生层面,结合医学影像(CT、MRI)、基因数据、生理信号,构建高保真人体模型,细节精度达细胞级 —— 虚拟心脏可模拟跳动频率、瓣膜开合状态;虚拟肿瘤可展示癌细胞增殖过程,某人体数字孪生系统,模型与真实人体的生理参数误差率低于 2%,为诊疗提供可靠数据支撑。

医疗场景孪生层面,通过激光扫描、BIM 技术,复刻医院病房、手术室、康复中心,虚拟场景与现实空间完全匹配 —— 医生可在虚拟手术室规划设备布局;患者可通过虚拟病房熟悉住院环境,某医院的场景孪生系统,手术间利用率提升 30%,患者术前焦虑率下降 50%。

3.2 医疗物联网(IoT)与边缘计算技术: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

医疗物联网是元宇宙医疗的数据来源,通过部署多样化医疗设备(智能穿戴设备、床旁监测仪、手术机器人传感器),采集全流程医疗数据 —— 智能手环记录用户心率、睡眠;床旁监测仪实时传输患者血压、血氧;手术机器人传感器捕捉操作力度、角度,某医院部署超 1 万台 IoT 设备,日均采集医疗数据超 50TB,为数字孪生建模与分析提供海量数据支撑。

边缘计算技术解决 “医疗数据实时处理” 问题。在医院机房、患者终端部署边缘计算节点,对采集的实时数据(如手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康复训练动作数据)进行预处理,快速生成分析结果(如 “心率异常预警”“动作偏差提示”),避免数据传输延迟影响医疗决策,某手术边缘计算系统,数据处理时间从 10 秒缩短至 0.5 秒,手术风险预警准确率达 98%。

3.3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智能医疗的核心

AI 技术为元宇宙医疗提供 “智能分析与决策支撑”。在诊疗层面,AI 分析患者数字孪生模型与医疗数据,辅助诊断病症(如识别早期肿瘤、预测疾病进展);在康复层面,AI 根据患者训练数据优化康复方案(如调整训练强度、更换训练场景);在医药研发层面,AI 加速药物分子筛选与临床试验设计,某医疗 AI 系统,病症诊断效率提升 60%,康复方案适配率达 92%,药物研发周期缩短 40%。

医疗机器人是元宇宙医疗的 “执行终端”,通过与元宇宙平台联动,实现自动化医疗服务。手术机器人根据元宇宙的手术规划,精准完成切割、缝合;康复机器人通过虚拟场景引导患者训练,实时纠正动作;配送机器人根据虚拟病房地图,运送药品与耗材,某医院的医疗机器人系统,手术精度提升 50%,康复训练效率提高 40%,医护人员工作负担减轻 35%。

3.4 AR/VR 与区块链技术:医疗交互与信任保障

AR 技术实现 “虚实融合的医疗交互”,将虚拟信息叠加现实医疗场景 —— 医生佩戴 AR 眼镜,在患者身体表面看到虚拟解剖结构(如 “标注肝脏位置”);护士通过 AR 查看药品信息(如用法、禁忌);康复患者通过 AR 接收训练动作指引,某 AR 医疗应用,手术失误率下降 30%,用药错误率减少 45%,康复训练达标率提升 60%。

VR 技术为元宇宙医疗打造 “沉浸式医疗环境”,适合医学教育、心理康复、术前模拟 —— 学生通过 VR 进行虚拟解剖、手术实训;心理患者通过 VR 参与疗愈场景;医生通过 VR 预演复杂手术,某 VR 医疗系统,医学实训周期缩短 50%,心理康复效果提升 70%,手术预演准确率达 95%。

区块链技术为元宇宙医疗的 “数据安全与信任” 提供保障。通过区块链记录患者病历、诊疗记录、药品溯源信息,确保数据不可篡改、可追溯;为医疗资质(医生执业证书、医院等级认证)上链存证,避免资质造假,某医疗区块链平台,病历数据信任度达 99%,药品溯源效率提升 80%,医疗资质造假率下降 95%。

4 元宇宙医疗面临的实践挑战

4.1 技术门槛与成本:中小医疗机构适配难题

元宇宙医疗的技术与设备成本高昂,超出多数中小医疗机构的承受能力。在硬件方面,医疗数字孪生系统、手术机器人、AR/VR 设备的采购成本超千万元;在软件方面,AI 辅助诊断算法、虚拟康复平台的开发与授权费用每年超 500 万元;在运营方面,需专业技术团队维护系统、分析医疗数据,年度运营成本占总投入的 25%,某县级医院的元宇宙医疗改造预算达 800 万元,远超年度医疗经费的 70%,导致项目搁置。

技术操作的复杂性进一步限制普及。元宇宙医疗系统的使用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专业数字素养(如操作数字孪生模型、分析 AI 诊断报告),而中小医院医护人员的数字技能不足,培训周期需 6-12 个月,某行业调研显示,仅 18% 的基层医护人员能独立使用元宇宙医疗工具,技术适配性不足成为普及的重要障碍。

4.2 数据安全与隐私风险:医疗信任的隐患

元宇宙医疗收集的海量医疗数据(如患者病历、基因信息、生理信号),涉及高度隐私,面临泄露、滥用风险。在数据采集环节,部分平台过度收集患者敏感信息(如基因数据、心理疾病记录),用于商业用途(如定向推送保健品);在数据存储环节,服务器漏洞可能导致数据外泄,2024 年某医疗平台因安全漏洞,导致 10 万患者的病历与基因数据泄露,引发患者信任危机,平台用户流失率达 40%。

数据共享与隐私保护的矛盾难以平衡。元宇宙医疗需要跨机构数据共享(如医院与药企共享临床试验数据、不同医院共享患者病历),但共享过程中可能侵犯患者隐私,某药企因共享数据时未脱敏,导致患者身份信息与病情泄露,引发集体维权,直接经济损失超千万元。

4.3 行业标准与伦理争议:规范发展的障碍

元宇宙医疗的 “技术标准”“诊疗规范”“伦理准则” 尚未统一,行业发展缺乏指引。在技术层面,不同厂商的医疗数字孪生模型、AI 诊断算法兼容性差,跨机构数据共享需额外转换,某区域医疗协同项目中,数据格式转换成本占总投入的 35%,协同效率仅为预期的 50%;在诊疗层面,元宇宙辅助诊断的责任界定不清晰(如 AI 诊断失误,责任归医生还是技术提供方),某医院因 AI 误诊引发医疗纠纷,案件审理周期长达 2 年。

伦理争议也制约行业发展。人体数字孪生涉及 “身体自主权” 问题(如模型是否可用于科研、商业展示);元宇宙远程手术的 “操作边界” 模糊(如专家远程指导是否等同于亲自操作);虚拟康复场景的 “心理干预伦理” 待明确(如是否会对患者造成二次心理伤害),某伦理调研显示,65% 的患者担心 “个人数字孪生被滥用”,40% 的医生对元宇宙医疗的伦理风险持谨慎态度。

5 元宇宙医疗的未来发展路径

5.1 技术普惠化:降低门槛,推动医疗公平

通过 “轻量化技术 + 共享模式”,突破中小医疗机构与低收入群体的准入壁垒。在硬件方面,研发 “低成本医疗 IoT 设备”(如百元级血压监测仪、适配普通手机的健康数据采集插件)、“简化版数字孪生系统”,降低采购成本;推出 “医疗设备共享服务”,中小医院按使用次数付费(如手术机器人每台次收费 1 万元),无需购置设备,某共享平台已覆盖 500 家基层医院,硬件投入降低 80%。

软件层面,推出 “元宇宙医疗 SaaS 平台”,提供模块化服务(如基础诊断模板、康复训练插件),医疗机构按需订阅,年费仅 5-10 万元;平台内置 “傻瓜化操作工具”,医护人员通过简单培训即可使用,某 SaaS 平台上线 1 年吸引 2000 家医疗机构入驻,元宇宙医疗运营成本降低 75%。

5.2 安全与标准体系构建:保障医疗信任

建立 “全链路医疗数据安全防护机制” 与 “行业标准化体系”。在法律层面,出台《元宇宙医疗数据安全条例》,明确数据采集范围(如禁止过度收集基因数据)、使用边界(如仅用于诊疗与科研)、泄露追责标准,某地区实施条例后,医疗数据侵权案件下降 75%,患者隐私投诉率减少 60%。

技术层面,采用 “隐私计算 + 区块链存证” 技术,实现 “数据可用不可见”—— 跨机构数据共享时,通过联邦学习训练 AI 模型,不传输原始数据;数据访问记录上链存证,患者可实时查询数据使用轨迹,某医疗数据共享平台的隐私计算系统,数据协同分析准确率保持 90% 的同时,泄露风险降低 95%。

在标准层面,成立 “元宇宙医疗行业联盟”,制定技术标准(如数字孪生建模规范、AI 诊断误差标准)、诊疗规范(如远程手术操作流程、虚拟康复评估指标)、伦理准则(如数字孪生使用权限、AI 责任界定),某联盟已发布 15 项行业标准,覆盖 70% 的主流医疗场景,跨机构协同效率提升 60%,医疗纠纷率下降 45%。

5.3 绿色与全球化协同:助力医疗高质量发展

推动元宇宙医疗与 “绿色医疗” 融合,通过虚拟优化减少医疗资源消耗。在运营层面,元宇宙远程诊疗减少患者往返医院的交通碳排放;虚拟手术预演降低手术耗材浪费,某医院的元宇宙绿色医疗项目,年度碳排放量减少 20%,手术耗材成本降低 30%。

在全球化层面,构建 “元宇宙国际医疗协同平台”,整合全球优质医疗资源(如顶级专家、先进诊疗技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远程会诊、技术培训;通过虚拟场景传授传染病防控、慢性病管理技术,某国际医疗平台已为 100 个发展中国家提供服务,当地疑难病例解决率提升 50%,医护人员专业水平提高 40%。

6 结语:元宇宙医疗 —— 重构医疗产业的未来形态

元宇宙与医疗产业的融合,不是技术对医疗的简单改造,而是通过 “虚实融合的精准诊疗、数据驱动的智能决策、无边界的资源共享”,

重构医疗服务的 “效率边界、质量边界与公平边界”。它让偏远地区患者能享受全球顶级医疗资源,让年轻医生在安全环境中积累临床经验,让慢性病患者实现长期精准管理,重新定义了 “医疗服务的可能性”。

7 元宇宙医疗的未来发展趋势

7.1 技术融合深化:从 “单一功能” 到 “多技术原生协同”

未来元宇宙医疗将实现 “数字孪生 + AI + 脑机接口 + 6G” 的深度融合,突破现有医疗局限。在神经疾病治疗中,脑机接口技术可直接读取患者大脑信号,结合人体数字孪生模型分析神经异常(如帕金森病的脑电波波动),实现 “意念控制” 的康复训练 —— 患者通过意念驱动虚拟肢体运动,同步带动现实康复设备,某试点项目使神经损伤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率提升 60%。

在诊疗设备领域,可穿戴设备将向 “微型化、无创化” 升级,如植入式血糖传感器、皮肤贴式心电监测仪,实现医疗数据的长期连续采集;AR/VR 设备将集成生物传感器,实时监测患者生理状态(如通过眼动追踪判断情绪变化、通过皮肤电阻监测压力水平),某微型可穿戴设备的血糖监测准确率达 98%,患者佩戴舒适度评分达 9.2/10,长期使用依从性提升 75%。

7.2 服务个性化:从 “标准化诊疗” 到 “个体精准医疗”

基于个人数字孪生模型与大数据分析,元宇宙医疗将实现 “一人一策” 的精准服务。在肿瘤治疗中,AI 根据患者基因序列、肿瘤数字孪生模型,模拟不同治疗方案(如化疗剂量、靶向药选择、放疗范围)的效果,预测治疗响应率与副作用风险,为患者定制最优方案;治疗过程中,实时更新数字孪生模型,动态调整方案,某肿瘤医院的个性化治疗系统,患者 5 年生存率提升 25%,治疗副作用发生率下降 40%。

在慢性病管理中,元宇宙结合用户生活习惯(如饮食、运动、作息),生成个性化健康干预计划 —— 为糖尿病患者模拟不同饮食搭配的血糖变化曲线,推荐适配食谱;为高血压患者设计 “运动 + 饮食 + 药物” 的综合管理方案,通过虚拟教练实时指导,某慢性病管理平台的用户健康指标达标率提升 65%,并发症发生率下降 35%。

7.3 生态全球化:从 “区域服务” 到 “全球医疗协同”

元宇宙医疗将打破地域与国界限制,构建 “全球医疗互联生态”。在应急医疗领域,全球专家可通过元宇宙共同参与重大疫情、疑难病症的诊疗 —— 针对新型传染病,不同国家的病毒学家通过虚拟实验室共享基因测序数据、疫苗研发进度;针对罕见病患者,全球专科医生通过元宇宙联合会诊,制定治疗方案,某全球罕见病诊疗平台已连接 200 个国家的 500 家医院,完成跨国诊疗案例 3000 个,患者确诊周期从 1 年缩短至 1 个月。

在医疗资源普惠层面,元宇宙为发展中国家提供 “医疗技术共享平台”—— 通过虚拟场景传授微创手术、重症监护等技术;提供低成本的元宇宙医疗解决方案(如简化版数字孪生系统、AI 辅助诊断工具),帮助其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某非洲国家通过该平台,基层医院的常见病诊断准确率从 55% 提升至 85%,母婴死亡率下降 25%。

7.4 伦理与监管成熟:从 “探索试点” 到 “规范发展”

随着元宇宙医疗的普及,伦理与监管体系将逐步完善,形成 “技术创新与风险防控平衡” 的发展格局。在伦理层面,将建立 “数字孪生人体使用权” 分级制度 —— 患者拥有数字孪生的所有权,医疗机构需获得明确授权方可使用;针对科研用途,需通过伦理审查并保障患者隐私,某伦理审查平台已审核元宇宙医疗科研项目超 2000 个,驳回不合规项目 300 个,有效规避伦理风险。

在监管层面,将构建 “动态监管体系”—— 通过 AI 实时监测元宇宙医疗服务质量(如诊断准确率、手术成功率);针对新兴技术(如脑机接口医疗应用),设立 “监管沙盒”,在可控环境中测试技术安全性,某监管沙盒已培育 100 项元宇宙医疗创新技术,其中 80 项通过评估实现商业化落地,技术创新速度加快 40%。

8 结语:元宇宙医疗 —— 开启医疗产业的全新纪元

元宇宙与医疗产业的深度融合,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更是医疗理念的重塑 —— 它将医疗从 “疾病治疗” 转向 “全周期健康管理”,从 “经验驱动” 转向 “数据驱动”,从 “资源集中” 转向 “全球共享”。尽管当前面临技术成本、数据安全、伦理监管等挑战,但随着技术普惠、生态完善、规范落地,元宇宙医疗将逐步成为推动全球医疗健康事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未来的元宇宙医疗,将是 “精准、高效、公平、人文” 的医疗新生态 —— 它既能通过数字孪生与 AI 实现疾病的早期预测与精准治疗,又能通过全球协同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每一个人;既能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又能坚守医学伦理底线,保障患者权益。最终,元宇宙医疗将为人类健康福祉提供坚实保障,开启医疗产业的全新纪元。

http://www.dtcms.com/a/389649.html

相关文章:

  • 为你的数据选择合适的分布:8个实用的概率分布应用场景和选择指南
  • 掌握Stable Diffusion WebUI:模型选择、扩展管理与部署优化
  • LVGL拼音输入法优化(无bug)
  • 多层感知机:从感知机到深度学习的关键一步
  • PostgreSQL绿色版整合PostGIS插件,以Windows 64位系统为例
  • GEO优化推荐案例:2025年上海源易信息科技的全链路实践
  • 时空预测论文分享:多模态融合 空间索引结构 超图 时演化因果关系
  • 智能手机产量增长4%
  • MySQL高可用MHA实战指南
  • Coze源码分析-资源库-创建工作流-后端源码-核心技术/总结
  • 《棒球团建》国家级运动健将·棒球1号位
  • 基于STM32单片机生理监控心率脉搏TFT彩屏波形曲线加体温测量
  • Selenium 浏览器自动化完全指南:从环境搭建到实战应用
  • C51单片机——开发学习:中断
  • 树与二叉树【数据结构】
  • RPM包版本号系统解析:设计哲学、比较规则与实践指南
  • IDEA启动异常
  • vite使用vue2项目
  • 前端性能优化实用方案(一):减少50%首屏资源体积的Webpack配置
  • SQL 条件函数 IF、CASE WHEN 用法速查
  • 【深度学习新浪潮】如何估算大模型的训练和推理内存需求?
  • PyTorch查看模块/类的所有方法/属性
  • 8大Android开发框架效率翻倍
  • docker基础知识与具体实践
  • 【多模态】Simple o3 提高多模态模型准确率
  • hybrid的配置
  • 理解虚拟细胞:初学者指南
  • 哪种体量的公司或者哪些行业哪些项目需要上云服务器?
  • Linux安装问题:404 Not Found?配置源列表sources.list,修改为可用镜像源就可以了!
  • Vue3 中 props 与 $emit 的使用及 defineProps 与 defineEmits 的区别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