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MySQL C API 的“连接孵化器”-`mysql_init()`

<摘要>
mysql_init() 是 MySQL C API 的“连接孵化器”,是任何 C/C++ 程序与 MySQL 数据库建立沟通桥梁的第一步。本文将以图书馆借书为生动比喻,深度解析这个看似简单却至关重要的函数。我们将从其诞生的背景和核心概念入手,剖析其“轻初始化,重配置”的设计哲学,并通过连接池这一高级应用场景,展示其在实际大型项目中的关键作用。全文将配以精美的 Mermaid 时序图、流程图和完整的代码示例,力求在严谨的技术细节与轻松活泼的叙述风格之间找到完美平衡,让读者不仅能透彻理解 mysql_init(),更能领略 MySQL C API 的整体设计之美。


<解析>

第一章:欢迎来到 MySQL C API 的世界——从“图书馆借书”说起

大家好!欢迎来到 MySQL C API 的奇妙世界!想象一下,你是一位求知若渴的读者,面前矗立着一座宏伟的图书馆——这就是我们的 MySQL 数据库服务器。里面藏书(数据)万卷,分类明确(表结构)。

但你直接冲进去就能开始看书吗?当然不行!你需要先办一张借书卡。这张卡本身不是书,也不能让你直接拿到书,但它是你与图书馆建立借阅关系的凭证工具

在我们程序的世界里,mysql_init() 函数,就是为你办理这张借书卡的第一步!

1.1 为什么要存在 mysql_init()?——历史的回响

在计算机科学的早期,数据库连接是昂贵且复杂的操作。开发者需要手动分配内存、设置一大堆晦涩的参数、处理各种可能的错误,才能得到一个连接句柄(Handle)。这个过程繁琐且容易出错,就像过去办借书卡要填一大堆纸质表格,跑好几个窗口。

MySQL 的开发者们为了简化这个过程,提高开发效率并减少错误,创造出了 MySQL C API 这一套编程接口。而 mysql_init(),就是这套接口的“开门大吉”之函数。它的设计初衷非常明确:

为用户提供一个简单、统一、安全的方式来初始化一个连接对象,为后续真正的连接操作做好准备。

它封装了所有繁琐的初始化细节,让开发者可以专注于业务逻辑,而不是内存分配的细枝末节。这就是库函数(Library Function)的价值——将复杂留给自己,将简单留给他人。

1.2 核心概念“黑话”大扫盲

在深入“解剖” mysql_init() 之前,我们先来熟悉几个核心“黑话”,保证后面交流无障碍。

术语比喻官方解释
MySQL C API图书馆的《借阅规定手册》一套用 C 语言编写的函数、类型和变量的集合,规定了程序如何与 MySQL 数据库服务器进行通信。
MYSQL你的“借书卡”一个非常重要的结构体(struct)。它定义在 mysql.h 头文件中,包含了连接状态、错误信息、服务器信息等几乎所有连接相关的数据。它是你后续所有数据库操作的“入场券”。
mysql_init()“填写借书卡申请表”一个函数,它的职责是分配并初始化一个 MYSQL 结构体对象,为你后续连接数据库准备好这个“工具”。
连接句柄 (Handle)“借书卡”本身通常就是指指向 MYSQL 结构体的指针。你通过操作这个句柄(指针)来操作背后的整个连接。
mysql_real_connect()“去柜台提交申请表,正式办理借书卡”另一个函数,它使用 mysql_init() 准备好的 MYSQL 对象,真正地建立到MySQL服务器的网络连接和身份认证。
mysql_close()“退还并注销借书卡”一个函数,用于关闭连接并释放 mysql_init() 分配的所有资源。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下面这个简单的时序图一目了然:

应用程序MySQL C APIMySQL服务器MySQL CAPImysql_init(NULL)1. 分配内存2. 初始化MYSQL结构体返回一个初始化后的MYSQL*句柄mysql_real_connect(MYSQL*, ...)1. 建立TCP连接2. 进行身份认证3. 选择数据库网络通信连接成功/失败返回连接状态执行查询(mysql_query等)发送SQL语句返回结果集返回结果mysql_close(MYSQL*)释放所有资源无返回值应用程序MySQL C APIMySQL服务器MySQL CAPI

看了这个图,你是不是已经对 mysql_init() 在整个流程中的位置和作用有了一个清晰的印象?它是一切故事的开始,但绝不是全部。

第二章:深入“申请表”的细节——mysql_init() 的设计哲学

好了,现在我们知道了 mysql_init() 是办卡的第一步。那这张“申请表”到底长什么样?设计它的时候,工程师们是怎么想的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2.1 函数签名——简洁的力量

我们先来看看它的官方定义:

MYSQL *mysql_init(MYSQL *mysql);

是不是简单得有点出乎意料?它的设计遵循了 UNIX哲学的一条准则:“只做一件事,并把它做好”

参数:

  • MYSQL *mysql:这是一个指向一个已存在的 MYSQL 结构体的指针。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传入 NULL。传入 NULL 是在告诉函数:“我手上没有现成的申请表,请帮我全新申请一张空白的。”

    (高级用法提示:在某些极其特殊的场景下,比如你想重用某个连接的大部分设置,可以传入一个已存在的 MYSQL*。但这非常罕见,99.9% 的情况你都应该传 NULL。)

返回值:

  • 成功时:返回一个指向新分配初始化MYSQL 结构体的指针。这个指针就是你的“借书卡申请表”,后续所有函数都需要它。
  • 失败时:返回 NULL。失败的原因通常是内存不足,无法为新的 MYSQL 对象分配内存。

2.2 设计意图与权衡——为什么它不直接连接数据库?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设计决策。为什么要把 初始化真实连接 拆分成 mysql_init()mysql_real_connect() 两个函数呢?

这种“两步走”的设计体现了出色的软件工程思想,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量:

  1. 职责分离 (Separation of Concerns)

    • mysql_init() 的职责单一而纯粹:准备一个可用的连接对象。它只关心内存分配和内部字段的默认值设置。
    • mysql_real_connect() 的职责也很明确:建立网络连接和进行身份认证。它关心主机地址、用户名、密码等。
    • 这样设计使得每个函数的逻辑更简单,更易于维护和调试。想象一下,如果把它们合二为一,这个函数的参数会变得无比冗长,错误处理也会变得复杂。
  2. 灵活性 (Flexibility)

    • 在两个调用之间,程序有机会对初始化后的 MYSQL 句柄进行一些额外配置。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 例如,你可以设置连接超时时间、启用压缩协议、设置字符集等。这些选项需要在连接建立之前就告知客户端库。
    • 代码示例:
      MYSQL *conn;
      conn = mysql_init(NULL); // 1. 初始化
      if (conn == NULL) {fprintf(stderr, "初始化失败:内存不足\n");exit(1);
      }// 1.5 【灵活的配置阶段】
      // 设置连接超时为10秒(在连接之前设置才有效)
      unsigned int timeout = 10;
      mysql_options(conn, MYSQL_OPT_CONNECT_TIMEOUT, &timeout);// 设置默认字符集为 UTF8(强烈推荐!)
      mysql_options(conn, MYSQL_SET_CHARSET_NAME, "utf8mb4");// 2. 现在才进行真正的连接
      if (mysql_real_connect(conn, "host", "user", "password", "database", 0, NULL, 0) == NULL) {fprintf(stderr, "连接失败: %s\n", mysql_error(conn));mysql_close(conn);exit(1);
      }
      
      这种设计给了程序一个宝贵的“机会窗口”来定制连接行为。
  3. 错误处理的清晰性

    • 如果合并在一个函数里,出错了你很难快速判断是内存分配失败,还是网络不通,或是密码错误。
    • 分开之后,mysql_init() 失败基本就是内存问题;mysql_real_connect() 失败则是网络或认证问题。错误定位更加清晰。
  4. 资源管理的明确性

    • 如果 mysql_init() 成功但 mysql_real_connect() 失败,你需要调用 mysql_close() 来释放 mysql_init() 分配的资源。
    • 这种设计迫使开发者清晰地意识到:只要 mysql_init() 成功了,你就拥有了一份需要管理的资源,无论后续连接是否成功。这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资源管理习惯。

权衡:
这种设计唯一的“代价”就是代码多了一行。但相比于它带来的巨大灵活性、清晰性和可维护性,这点代价微不足道。

第三章:小试牛刀——基础应用场景与实例

光说不练假把式。现在让我们亲手写代码,看看如何用好这张“申请表”。

在开始之前,请确保你的系统已经安装了 MySQL 的开发库。在 Ubuntu 上可以使用 sudo apt-get install libmysqlclient-dev,在 CentOS 上可以使用 sudo yum install mysql-devel

3.1 案例一:最简单的“Hello, Database”

这是一个最基础的连接示例,相当于你走进图书馆,办卡,借一本最简单的书,然后离开。

场景: 连接本地数据库,执行一个简单的查询 SELECT "Hello, World!" AS message,并打印结果。

代码实现 (basic_example.c):

/*** @brief 最简单的MySQL C API示例程序* * 此程序演示了使用mysql_init(), mysql_real_connect(), mysql_query() 等函数* 完成一次最基本的数据库连接和查询操作。* * 输入变量说明:*   无命令行参数,所有连接参数在代码中硬编码(实际项目不推荐)* * 输出变量说明:*   在标准输出打印查询结果或错误信息* * 返回值说明:*   程序返回0表示成功,非0表示失败*/#include <stdio.h>
#include <mysql/mysql.h> // 核心头文件int main() {// 第一步:初始化一个MYSQL句柄(填写申请表)MYSQL *conn = mysql_init(NULL);if (conn == NULL) {// 如果连申请表都拿不到,通常是内存耗尽了,直接退出fprintf(stderr, "Fatal Error: 无法初始化MySQL连接对象,内存不足?\n");return 1;}// 第二步:建立真实连接(递交申请表,正式办卡)// 参数含义:句柄, 主机名, 用户名, 密码, 数据库名, 端口号(0为默认), Unix套接字名(NULL默认), 客户端标志(0)if (mysql_real_connect(conn, "localhost", "root", "your_password", NULL, 0, NULL, 0) == NULL) {// 连接失败,打印错误信息。mysql_error(conn)可以获取人类可读的错误描述fprintf(stderr, "连接数据库失败: %s\n", mysql_error(conn));// 注意:初始化成功了,即使连接失败,也需要关闭句柄来释放资源!mysql_close(conn);return 1;}printf("恭喜!数据库连接成功!\n");// 第三步:执行一个查询(借书)if (mysql_query(conn, "SELECT 'Hello, World!' AS message")) {// 如果mysql_query返回非0,表示执行出错fprintf(stderr, "查询执行失败: %s\n", mysql_error(conn));mysql_close(conn);return 1;}// 第四步:获取结果集(拿到书了)MYSQL_RES *result = mysql_store_result(conn);if (result == NULL) {// 如果mysql_store_result返回NULL,可能是出错,也可能是查询没有返回结果集(如UPDATE语句)if(mysql_errno(conn)) { // 如果有错误号,说明是出错了fprintf(stderr, "获取结果集失败: %s\n", mysql_error(conn));} else {printf("查询执行成功,但该语句不返回结果集。\n");}} else {// 有结果集,处理它(阅读书的内容)MYSQL_ROW row;unsigned int num_fields = mysql_num_fields(result);// mysql_fetch_row() 一行行地取出结果while ((row = mysql_fetch_row(result))) {// 一行中每个字段的值存储在row数组里for (int i = 0; i < num_fields; i++) {printf("%s ", row[i] ? row[i] : "NULL"); // 打印字段值,如果为NULL则显示"NULL"}printf("\n");}// 不要忘记释放结果集(读完的书要还回去)mysql_free_result(result);}// 第五步:关闭连接(退还借书卡)mysql_close(conn);printf("程序执行完毕,连接已关闭。\n");return 0;
}

编译与运行:

我们需要一个 Makefile 来编译它。

Makefile 范例:

# 编译器
CC = gcc
# 编译 flags: 开启调试信息,显示所有警告
CFLAGS = -g -Wall
# 链接 flags: 告诉链接器需要链接 mysqlclient 库
LDFLAGS = -lmysqlclient# 目标可执行文件的名字
TARGET = basic_example# 默认目标
all: $(TARGET)# 如何从 .c 文件生成目标文件
$(TARGET): basic_example.c$(CC) $(CFLAGS) -o $@ $< $(LDFLAGS)# 清理生成的文件
clean:rm -f $(TARGET) *.o# 伪目标,防止有同名文件时出错
.PHONY: all clean

编译方法:
在终端中,进入代码所在目录,直接输入 make 命令。

make

如果一切顺利,你会生成一个名为 basic_example 的可执行文件。

运行方式:
在运行前,请确保:

  1. MySQL 服务器正在运行。
  2. 将代码中的 "your_password" 替换为你自己 MySQL root 用户的真实密码。
  3. (可选)你可以修改 mysql_real_connect 中的数据库名参数(第四个 NULL)来连接一个特定的数据库。

然后运行:

./basic_example

结果解读:

  • 成功输出:
    恭喜!数据库连接成功!
    Hello, World! 
    程序执行完毕,连接已关闭。
    
    这表示程序成功执行了所有步骤。
  • 常见错误输出:
    • 连接数据库失败: Access denied for user 'root'@'localhost' (using password: YES)
      • 原因: 密码错误,或者该用户没有从本地连接的权限。
    • 连接数据库失败: Can't connect to local MySQL server through socket '/tmp/mysql.sock' (2)
      • 原因: MySQL 服务器没有启动,或者指定的 Unix socket 路径不对(如果你用的是本地连接)。
    • 连接数据库失败: Unknown MySQL server host 'localhost' (0)
      • 原因: 主机名解析失败(这种情况对于 localhost 极少见)。

这个例子完美展示了 mysql_init 在标准数据库操作流程中的核心地位。它的调用流程我们可以用下图总结:

成功
失败NULL
成功
失败
成功
失败
程序开始
调用 mysql_initNULL
得到 MYSQL* 句柄
打印内存错误并退出
调用 mysql_real_connect
连接建立
打印连接错误并关闭句柄
调用 mysql_query执行SQL
处理结果集
打印查询错误并关闭句柄
调用 mysql_close关闭连接
程序结束

3.2 案例二:融入灵活的配置阶段

现在我们来演示一下为什么要把 initconnect 分开。我们将在两者之间设置连接选项。

场景: 连接数据库,并在连接前设置字符集为 utf8mb4(全面支持Emoji和所有Unicode字符)和连接超时时间。

代码片段(仅展示关键部分):

// ... 头文件和变量声明同上 ...conn = mysql_init(NULL);
if (conn == NULL) { ... } // 错误处理同上// --- 这就是“灵活的配置阶段” ---
// 设置连接字符集
if (mysql_options(conn, MYSQL_SET_CHARSET_NAME, "utf8mb4") != 0) {fprintf(stderr, "设置字符集失败: %s\n", mysql_error(conn));mysql_close(conn);return 1;
}// 设置连接超时时间为5秒(单位:秒)
unsigned int timeout = 5;
if (mysql_options(conn, MYSQL_OPT_CONNECT_TIMEOUT, &timeout) != 0) {fprintf(stderr, "设置超时时间失败: %s\n", mysql_error(conn));mysql_close(conn);return 1;
}
// --- 配置阶段结束 ---// 然后再进行真实连接
if (mysql_real_connect(conn, "localhost", "root", "your_password", "test_db", 0, NULL, 0) == NULL) {... // 错误处理
}
// ... 后续操作 ...

这个例子体现了 mysql_initmysql_real_connect 分离设计的巨大优势。如果没有这个阶段,很多重要的连接参数将无法配置。

第四章:进阶战场——mysql_init 在连接池中的应用

前面的例子都是“即用即连,用完即关”。这在访问量很小的个人项目中没问题。但在高并发的网络服务中(比如一个流行的网站),频繁地创建和断开数据库连接是非常昂贵的性能瓶颈

这就引出了数据库连接池(Connection Pool) 的概念。而 mysql_init 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奠基”角色。

4.1 什么是连接池?

比喻: 图书馆不可能为每个读者现场办卡,那样柜台会排长队。 Instead,图书馆会提前办好一批“通用借书卡”放在一个盒子里。读者来了,就从盒子里拿一张空卡直接用,用完了再把卡还回盒子里,而不是注销掉。下一个读者可以继续用这张卡。这个“盒子”就是连接池。池子里的“通用借书卡”就是已经初始化并建立好连接的 MYSQL 句柄。

技术定义: 连接池是在程序启动时,就预先建立好一定数量的数据库连接,并将这些连接维护在一个“池子”(通常是一个队列或链表)中。当应用程序需要操作数据库时,它不再自己建立连接,而是从池中请求一个空闲连接。使用完毕后,应用程序将连接归还给池子,而不是真正关闭它。

这样做的好处是:

  1. 性能极致提升:避免了频繁的 mysql_real_connect 带来的网络开销和认证开销。
  2. 资源可控:可以限制最大连接数,防止数据库过载。
  3. 连接管理:池可以管理连接的健康状态(如检查断开后重连)。

4.2 mysql_init 在连接池中的职责

在连接池的初始化阶段,mysql_init 会被多次调用,为池中的每一个连接初始化 MYSQL 对象。

下面是一个极度简化的连接池实现示例,重点关注 mysql_init 是如何被使用的:

代码实现 (connection_pool.c 片段):

/*** @brief 连接池结构体* * 维护一个数据库连接列表及其状态信息。*/
typedef struct connection_pool {MYSQL **conn_list;      // 指向一个MYSQL*数组的指针,存储所有连接句柄int *is_occupied;       // 标记对应下标的连接是否正在被使用(0空闲,1占用)int max_conn;           // 连接池容量(最大连接数)int free_conn;          // 当前空闲连接数// ... 通常还会有互斥锁(mutex)和信号量(semaphore)用于线程同步 ...
} connection_pool;/*** @brief 初始化数据库连接池* * 根据配置参数创建指定数量的数据库连接。* 该函数负责调用mysql_init和mysql_real_connect来建立与MySQL数据库的物理连接,* 并将所有连接维护在连接池中备用。* * 输入变量说明:*   - url: 数据库主机地址,格式为IP地址或域名*   - User: 数据库用户名,用于身份认证*   - PassWord: 数据库密码,用于身份认证*   - DBName: 数据库名称,指定要连接的具体数据库*   - Port: 数据库端口号,MySQL默认端口为3306*   - MaxConn: 最大连接数量,决定连接池容量* * 输出变量说明:*   - pool->connList: 初始化后的数据库连接列表*   - pool->is_occupied: 全部初始化为0(空闲)*   - pool->max_conn: 设置最大连接数量*   - pool->free_conn: 设置空闲连接数量等于MaxConn* * 返回值说明:*   成功返回初始化的连接池指针,失败返回NULL*/
connection_pool *connection_pool_init(const char *url,const char *User,const char *PassWord,const char *DBName,int Port,int MaxConn) {connection_pool *pool = (connection_pool *)malloc(sizeof(connection_pool));if (pool == NULL) {return NULL;}// 为连接句柄数组和状态数组分配内存pool->conn_list = (MYSQL **)malloc(sizeof(MYSQL *) * MaxConn);pool->is_occupied = (int *)malloc(sizeof(int) * MaxConn);if (pool->conn_list == NULL || pool->is_occupied == NULL) {free(pool->conn_list);free(pool->is_occupied);free(pool);return NULL;}pool->max_conn = MaxConn;pool->free_conn = MaxConn; // 开始时所有连接都空闲// 【核心步骤】:循环初始化每一个连接for (int i = 0; i < MaxConn; i++) {// 1. 调用 mysql_init 初始化句柄MYSQL *conn = mysql_init(NULL);if (conn == NULL) {// 初始化失败,需要清理之前已经成功初始化的连接fprintf(stderr, "初始化第%d个连接失败(内存不足)\n", i);// ... 此处应添加清理代码,关闭之前已成功的连接并释放资源 ...return NULL;}// 2. (可选但推荐)在此处设置连接选项,如字符集、超时等// mysql_options(conn, MYSQL_SET_CHARSET_NAME, "utf8mb4");// 3. 调用 mysql_real_connect 建立真实连接if (mysql_real_connect(conn, url, User, PassWord, DBName, Port, NULL, 0) == NULL) {// 连接失败fprintf(stderr, "连接第%d个连接到数据库失败: %s\n", i, mysql_error(conn));mysql_close(conn); // 关闭这个初始化失败的句柄// ... 同样,需要清理之前已成功的连接 ...return NULL;}// 4. 将成功建立的连接放入池中pool->conn_list[i] = conn;pool->is_occupied[i] = 0; // 标记为空闲printf("成功创建并连接第 %d 个连接\n", i);}// ... 初始化互斥锁和信号量 ...return pool;
}/*** @brief 从连接池获取一个连接*/
MYSQL *connection_pool_get(connection_pool *pool) {// ... 线程同步操作(等待信号量,加锁)...for (int i = 0; i < pool->max_conn; i++) {if (pool->is_occupied[i] == 0) {pool->is_occupied[i] = 1; // 标记为占用pool->free_conn--;// ... 解锁 ...return pool->conn_list[i]; // 返回这个现成的连接句柄}}// ... 解锁 ...return NULL; // 没找到空闲连接(理论上因为信号量控制,不会走到这里)
}/*** @brief 释放一个连接回连接池*/
void connection_pool_release(connection_pool *pool, MYSQL *conn) {// ... 加锁 ...for (int i = 0; i < pool->max_conn; i++) {if (pool->conn_list[i] == conn) {pool->is_occupied[i] = 0; // 标记为空闲pool->free_conn++;break;}}// ... 解锁 ...// 注意!这里不是调用 mysql_close(),只是改变状态,将连接归还给池子。
}/*** @brief 销毁连接池*/
void connection_pool_destroy(connection_pool *pool) {// ... 加锁 ...for (int i = 0; i < pool->max_conn; i++) {if (pool->conn_list[i] != NULL) {// 这里才是真正关闭每一个连接的地方mysql_close(pool->conn_list[i]);printf("关闭第 %d 个连接\n", i);}}free(pool->conn_list);free(pool->is_occupied);// ... 销毁锁和信号量 ...free(pool);
}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到,mysql_initmysql_real_connect 的调用发生在程序启动初期(连接池构建时),而不是在每次处理请求时。这极大地提高了程序的整体性能。

它的工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主程序连接池MySQL C APIMySQL Serverconnection_pool_init()mysql_init(NULL)返回 MYSQL* 句柄mysql_real_connect()TCP握手、认证、选择数据库连接成功返回成功状态loop[对于 MaxConn中的每一个连接]返回初始化好的连接池connection_pool_get()返回一个空闲的MYSQL*句柄(conn)使用 conn 执行 mysql_query()发送SQL返回结果返回结果connection_pool_release(conn)归还连接,而非关闭connection_pool_destroy()mysql_close(conn)发送退出请求,关闭TCP连接loop[关闭池中所有连接]主程序连接池MySQL C APIMySQL Server

4.3 真实世界中的连接池

在实际的大型C/C++项目中(如高性能Web服务器、游戏服务器),你几乎不会直接使用原生的 mysql_initmysql_real_connect,而是会通过一个封装好的连接池来获取连接。常见的开源C++连接池库有:

  • libzdb:一个功能强大的数据库连接池库。
  • 很多Web框架(如C++的 drogonCrow)也都内置了自己的数据库连接池实现。

它们的内核,都离不开对 mysql_init 的批量调用。

第五章:总结与升华

经过以上长篇大论(虽然离50000字还很远,但核心思想都已涵盖),我们可以对 mysql_init 做一个最终的总结了。

  1. 它是什么? 它是MySQL C API的起点,是创建数据库连接句柄的“工厂函数”。
  2. 它做什么? 它负责分配内存并初始化一个 MYSQL 结构体,为其设置合理的默认值,为后续操作准备好“工具”。
  3. 它不做什么? 它不建立任何网络连接,不进行任何身份认证。这是 mysql_real_connect 的工作。
  4. 为什么重要? 它的存在实现了“初始化”与“连接”的职责分离,带来了无与伦比的灵活性,允许开发者在两者之间进行关键配置,这是良好软件设计的典范。
  5. 如何使用? 绝大多数情况下,你应传入 NULL 参数来获取一个新的句柄,并务必检查返回值是否为 NULL
  6. 最佳实践:
    • 始终检查返回值:这是良好C/C++编程习惯的基石。
    • 配对使用:成功的 mysql_init 调用必须有一个对应的 mysql_close 调用,以避免内存泄漏。
    • 善用配置阶段:在 initconnect 之间使用 mysql_options 设置字符集、超时等参数。
    • 用于连接池:在高性能应用中,应在程序启动时批量调用 mysql_initmysql_real_connect 来预热连接池。

mysql_init 就像一个低调而可靠的幕后英雄,它默默无闻地完成了所有准备工作,为舞台上光彩夺目的数据查询操作铺平了道路。理解它,是理解整个MySQL CAPI运作机制的关键第一步。

http://www.dtcms.com/a/389244.html

相关文章:

  • oracle 数据库导入dmp文件
  • 第二部分:VTK核心类详解(第28章 vtkMatrix4x4矩阵类)
  • JDK、JRE、JVM 是什么?有什么关系?【Java】
  • Visual Studio 2022创建CPP项目
  • Nginx反向代理+负载均衡
  • React Suspense底层原理揭秘
  • 关于pycharm高版本导入torch的问题
  • 【硬件研讨】【笔记本电脑】给老ThinkPad升级内存
  • 论文Review 3DGS SuGaR | CVPR 2024 | 3DGS 转 Mesh 开源方案!!
  • Makefile学习(一)- 基础规则
  • 动态代理 设计模式
  • APP小程序被攻击了该如何应对
  • 零基础从头教学Linux(Day 37)
  • ADB 在嵌入式 Linux 系统调试中的应用
  • 7HTMLCSS高级
  • 玩游戏/用设计软件提示d3dcompiler_47.dll缺失怎么修复?5步快速定位问题,高效修复不踩坑
  • HTML应用指南:利用GET请求获取全国宝马授权经销商门店位置信息
  • 《Java网络编程》第一章:基本网络概念
  • Python内存机制全解析:从基础到高级应用
  • Ubuntu24修改ssh端口
  • hadoop实现一个序列化案例
  • DBG数据库加密网关实现mySQL敏感数据动态脱敏与加密全攻略
  • 解决 Vue SPA 刷新导致 404 的问题
  • 大型语言模型 (LLMs) 的演进历程:从架构革命到智能涌现
  • 大语言模型为什么要叫【模型】
  • 教程上新丨ACL机器翻译大赛30个语种摘冠,腾讯Hunyuan-MT-7B支持33种语言翻译
  • 《C++程序设计》笔记
  • NVR接入录像回放平台EasyCVR海康设备视频平台视频监控系统常见故障与排查全解析
  • 半导体制造常提到的Fan-Out晶圆级封装是什么?
  • Qt 系统相关 - 文件